孔子说“君子博学于文”,就是说一个人真正从各方面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真正改变自己,必须读书,必须多读文化典籍。
3月24日上午,贵阳孔学堂明伦堂内,“《贵阳市国学教育读本》任课教师教材培训班”开班仪式上,贵阳市省府路小学张晓、王蕾、龚芸等7位教师拿着幼儿版《国学读本》朗读着其中的《弟子规》。当日有400余名幼儿教师代表参加了《国学读本》任课教师教材培训班开班仪式及《国学读本》幼儿版培训,大家对培训满怀期待,同时,3月29日在贵阳孔学堂亲民厅,将举办中小学教师国学读本培训和《名家讲堂》开播仪式暨讲座。
贵阳孔学堂管理处负责人侯楠认为,千万不要以为国学经典是“老古董”。国学经典,博大精深,内涵丰富。读国学经典,能提升我们的境界,安顿我们的心灵,锻造我们高尚的人格,使我们获得无限的智慧。《贵阳市国学教育读本》,是大学教授和特级教师、教材专家联合打造的经典读本,也是一线国学教育成果的结晶,对小学国学教育的开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贵阳市教育局党委书记李明昌说,贵阳孔学堂与贵阳市教育局联合,历时半年,共同研讨、会商、修改、校对共30余次后,编写了贵阳市地方教材《贵阳市国学教育读本》,这本书从2014年春季学期起作为地方教材在全市幼儿园、小学、初中使用,在全市幼儿和青少年中系统、适量地开展“国学经典”教育。在培训中,将就《贵阳市国学读本》解析,《百家姓》解读,《弟子规》解读、吟诵等内容对参训的幼儿教师进行一个系统而全面的培训。对幼儿教育来说,直接去学习国学是有一定难度,这就需要我们老师自己去转换教学方式,用最通俗的语言把我们国学文化扎根在小朋友的心里。
息烽县好孩子幼儿园潘露园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次培训对幼儿教师学习儒学文化,对幼儿教育和儒学文化的结合都有很重要的意义。作为园长,准备回去后就把自己学习到的东西传达给其他老师,马上把息烽县好孩子幼儿园国学教育的事情抓起来。
“百善孝为先,学习《弟子规》就是学习孝道,学习对师长的尊敬,这对现在的孩子来说是很有必要的,可以让他们从小就了解中华传统美德。”贵阳市乌当教育科研与教师培训中心教研员罗艺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据悉,从今年春季学期起,《贵阳市国学教育读本》作为地方教材在全市102所幼儿园、小学、初中使用,并被纳入必修课计划。培训班由贵阳市教育局、贵阳孔学堂管理处、市科教所联合举办,旨在让任课教师更好地在教学中把握课程内涵,2000名教师将接受两期、共计12天的培训。由北京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中华吟诵学会秘书长徐建顺等老师对教师进行《国学读本的教学思考与建议》、《国学课堂和语文教学的关系》、《吟诵中国传统读书法》等专题培训外,贵阳孔学堂还将采取学术报告与经典吟诵、国学课观摩、互动交流、经典教育联盟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教师推广国学的水平和能力。
无独有偶,在贵阳市省府路小学,迄今历时百年历史中,从未停止过国学教育。在1952之前的先后九任校长中,尤以校长贾功台为最杰出者,怀“教育救国”之恒心、造“大学之基”之鸿志,立规建章,育德树人,潜心三十年惨淡经营,恒持了国文英文并举、科学游艺共存、智育德育不怠之“志道”特色。虽光阴荏苒,人事更迭,校名更易,历任校长和广大教工薪火传承、奋力涵养,“志道精神”绵延不绝,“志道特色”愈见光大。该校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校本教材的编写和运用研究中,逐渐形成了健康的育人氛围。
该校校长杜鹃说:“我们从全科渗透、全员参与、全心投入到全面提升入手,开设有古诗文诵读的校本课程,利用每天早读15分钟时间组织孩子背诵唐诗宋词、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诗文名篇,让孩子从小继承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文化。学生受益匪浅,在百年校庆活动中得以充分展示。如今,以《贵阳市国学教育读本》为蓝本,教育界已经与孔学堂展开深入合作,推动国学教育向纵深发展。”
在该校兼任国学课程的老师张晓说:“我是坚决主张读国学经典的。原因很简单,我从小学到师范学校缺了这一课。等到有条件学了,年龄又大了。但我还是努力地学着,使劲地背着,尽力地践行着。刚跨进国学经典的大门,便发现我们的老祖宗真的了不起!老祖宗的思想、智慧真是无与伦比!作为一名教师,我觉得不能再让我们的学生缺失读国学经典这一课了!幼学如漆。学习经典要从小开始。小学阶段是记忆力最强的时期,是学语言的最佳期。广大少年儿童千万不要错过这个黄金期。”
该校五年级学生廖洛慧子在老师和家长的引导下去学了国学知识。小小年纪的她认为,学国学先要粗知大意。只要多朗读,就能背下来。而且,记忆力是可以锻炼的,越背越会背,越背越快。还要“学而时习之”,经常念念,以求牢记。(周静)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