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从电影“死亡诗社”得到的教育启示

字号+ 作者:江苏在线 来源:未知 2020-03-11 11:40 我要评论( )

看到电影《死亡诗社》悲伤的结尾,我们不禁要问这是谁的错。我无法评价基丁老师的做法到底是正确还是错误。他的个性教育是否值得提倡,但很肯定对 于尼尔的死,家庭、学校、尼尔

  看到电影《死亡诗社》悲伤的结尾,我们不禁要问这是谁的错。我无法评价基丁老师的做法到底是正确还是错误。他的个性教育是否值得提倡,但很肯定对 于尼尔的死,家庭、学校、尼尔自己都有责任。如果没有基丁,尼尔不会自杀, 因为他恐怕就妥协了;如果他父亲不是如此专制和严厉,尼尔亦不会自杀;如果 尼尔坚强一点,也不会自杀,而根本原因则在于他父亲无视他的兴趣和理想,把 自己的意愿专横地强加在尼尔身上。虽然,基丁想把学生引领到他认为对的地方, 但这却和当时社会、学校的教育模式相反。在那样一个古板而传统的学校里,所 有老师都在严守着他们所认为正确的一切。只有他,只有基丁,做着与学校传统 背道而驰的事情,这无异于以卵击石,后果是可想而知的。一个人站了出来,反 抗教育制度。有人会问这有意义吗?值得吗?当教师在发挥自己的个性,发表自 己的见解和传递自己的价值观时可能传递出与社会和家长要求相悖的价值观,这 种做法还可取吗? 从电影我们反思我们的教育,中国的教育制度以考试为中心,以成绩为第一, 以乖为好。在老师和家长眼中,成绩好的学生样样好,成绩代表一切,成绩不好 什么都不好。在这种教育制度下,无数的学生的厌烦学习,无数的学生的抗议学 习。在这种死的教育制度下,学生厌倦了,家长累了。老师也是怨声载道,整天 改作业,整天改试卷。考不好,学生遭殃,老师遭殃。学生以服从老师的安排为 原则,永远都是按照长辈的意思去做,没有反驳的余地,老师也是在规则内办事, 从不敢超出。 悲剧归根到底是死板教育制度和家长的不理解所造成的。着让我们不得不思 考什么是教育,我们的教育目的是什么? 我们的教育一是要培养人的身心素质,即要求受教育者在知识、智力、品德、 审美、体质诸方面都要发展;二是要培养人的社会价值,即把学生培养成符合社 会需要的人。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非常重要,只有当教师、家长、学生以及其他 教育工作者正确认识教育目的,并把教育目的转化为自己的教育活动的动力,对 教育目的理解越深刻,越全面,教育活动才越有效。教育目的是具有价值取向的。 所谓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提出者和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根据自身 的需要对教育价值做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它分为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 论。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当从受教育者的本性出发,而不是从社会出发; 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人,充分发展受教育者的个性,增进受教育者 的个人价值;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只有在有助于个人的发展时才有价值, 评价教育的价值也应当以其对个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来衡量。相反,社会本位论 主张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他的发展必须 服从社会需要;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使受教 育者社会化,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与延续。 反思我国的实际教育,就个人观点,虽然国家强调的是全面发展。可是实际 上却很死板。一味添压式的传统学习方法,令广大学子苦不勘言,学习,已经不 再是满足学生求知欲的一个合理的途径,而是令学生感到压力重重的一个包袱。 我们所熟知的高考制度就是其中一个负担。只要有高考制度在,学生减负就是一 句空线 年算起,教育部就先后八次提出要减轻学生负担,但是学生负 担还是越来越重。一会儿要搞素质教育,一会儿要搞新课改,改来改去,根本就 不可能解决问题。给学生减负,就有点像我们反对大吃大喝,年年喊,年年更厉 害。规定说不准老师给学生补课,家长找到老师悄悄补,你说学校双休日不能补 习,学校就说我们不是补习,我们是素质教育辅导班,自愿参加的。我记得以前 有一段提出反对公款吃喝,只能四菜一汤,结果有的地方是菜盘如脸盆,有的地 方是先上十数个小菜,美其名为味碟。这和学校搞的减负如出一辙。 大家都在 恶性循环地抓学生学习成绩。学生已经丧失了生活起码的乐趣。学习的压力不断 下移,现在已经压到小学一二年级的身上了,有的小孩子,才八九岁,二年级, 晚上做作业就要做到九点十点,写错一个字,罚抄几百遍。这叫教育吗?不是吧, 这叫残害青少年! 因此,我认为,我们应该让教育活起来。让他充满生命,充 满激情。我们不仅要学会知识,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学习。不仅如此,现在很多 学校很功利主义,他们一味的将就排名,讲究升学率。学校不以学生的利益为第 一利益,常以自己的利益为第一利益,学生必须服从学校,成绩好就是一切,上 好大学就是一切。我们的大多数所谓省重点、全国重点、传统名校不也是因为它 的百分之多少的重点率以及有多少人升入北大和清华以及出了什么奥赛金牌选 手和省状元而成为名校,并有家长千方百计花大钱,托关系上这些学校读书吗? 现实功利的家长、社会和学校把个性丰富多彩、天赋气质各异的学生进行整齐划 一的培养,学生的生命、兴趣、个性、学生的感受都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不管学 生的特长,埋没学生的优点。 我读书的时候对我影响最大的应该是读初三的时候的那位语文老师,这位老 师是个男的个子不高,皮肤黝黑可以说是其貌不扬,但是人真的很有才,这位老 师的阅读量非常的大,在他的课上你可以听到许多扩展知识让你觉得一节课听下 来还有一张意犹未尽的感觉,我的作文也是在这位老师的手上有着很大的进步, 以前说实话作文是我的弱项,但是初三整个一年我的作文基本保持在40 分以上, 每次写作文我都觉得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和老师情感交流的方式。主要在教育上 带给我的是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发自内心的爱学生,才能得到你想要的效果,才 能教好学生,让学生学有所得,你也能自得其乐。

  从电影“死亡诗社”得到的教育启示电影,得到,影片,死亡诗社,教育启示,从电影,得到的,死诗社,得到的启示,启示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关于《死亡诗社》反映的教育思想的思考

    关于《死亡诗社》反映的教育思想的思考

    2020-03-13 16:46

  • 死亡诗社里的基丁的教育方法为什么在当时的美国行不通

    死亡诗社里的基丁的教育方法为什么在当时的美国行不通

    2020-03-13 16:42

  • 查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具备哪些智慧?一题的答案

    查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具备哪些智慧?一题的答案

    2020-03-11 11:37

  • 2016教育意义电影《死亡诗社》观后感

    2016教育意义电影《死亡诗社》观后感

    2020-03-11 11:37

网友点评
精彩导读
热门资讯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