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同时也在聊收入、精力、阶层、观念……最后十有八九,又会细化到类似“房价”这种无语的问题上。
香港的年轻家长们,一样会陷入“优质生流水线”的怪圈。为了起跑线上一个好起点,妈妈们从孩子2岁就开始张罗着入学计划。香港媒体为当地幼教打过一个疯狂比喻:
有父母会专门来学校当校工,只为早一步得知内部消息。拿到消息,就第一时间去排队。
说好周末公布招生名额,但周四,幼儿园门口的队伍已排成了山路十八弯。这些都是前戏,入了学才是重头戏。
本片还特地邀请了电视台主持吕慧仪,请她扮演小孩,体验一天“宝宝的生活”。可“宝宝的生活”,真是宝宝的生活吗?
然后紧赶慢赶,肚子痛,鞋子掉,都被妈妈扯着走。除了生死时速,日常走在路上,妈妈还会随时进入“问答时间”。
比如“学券”——政府会资助部分符合条件的适龄孩童,去上非盈利性质的幼儿园。
起跑线嘛,肯定快一点是一点。看来是家长的焦虑,导致了孩子的压力一点点蔓延?
他们知道,给家长、老师一个“好反应”,可以换来好处。过大的压力,也许会让孩子滋生“投机心理”。
他们只知道这个动作,满足了“当下的快乐”。再比如这间学校的语言课,可以上成体育课。
传统班会用图文故事的形式,向孩子解释新词语。孩子回家以后,不仅要求家长讲更多故事,有的还会受到启发,自动收好鞋子和书包。这些是国际班出来的孩子很少有的。
一些不那么理智的家长,容易陷入辅导机构的比较怪圈里。与此同时,家长关注的“数据”也逐年递增。
从孩子认了几个字,考了多少分,变成“邻居的孩子又考了多少分”。社交压力,让你不仅盯着自己孩子,还盯着所有孩子。
不管内地还是香港,从80后开始的年轻一代父母,普遍存在着教育经验的缺失。
但引导孩子“怎么变优秀”,怎么找到“属于他自己学习的最佳路径”,才是家长要做的。
所以家长不该是军备竞赛的督军,不该匆匆催着孩子赶赴各种由家长定义的赛场;
在综艺《超能幼儿园》,作为旁观者的家长看到孩子的表现后,也觉得对自己的教育方式有所启发。但他们仍是“少数”。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