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本质是什么?目的是什么?”接受学校教育十几年、参加工作二十多年,还真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些问题。认识武汉市光谷实验中学校长马国新一年多,每次见面他都会谈到他的“帮教育”理论。2月24日,第一次参加光谷实验中学第三届“帮教育”年会,真切地感受到马校长对教育理论研究的认真和执著。
马校长曾在湖北随县乡村学校工作23年,并在一所乡村中学担任校长10年。2011年,他应邀来到省城武汉,出任武汉市光谷实验中学校长。在光谷实验中学,他提出了“帮教育”理论,并衍生出“互助德育”“帮学课堂”和“自救教师”等观点。他认为,德育是自省加互助,课堂是自主加帮学,教师成长是一个自救的过程,教育是一种帮助。
我曾经向马校长请教他的“帮教育”理论是怎么来的。他说这源于他对于人、对于生命、对于教育的多重思考。他认为,生命的第一份能量来自母爱,当一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是母亲给予他第一份温暖。所以,“帮”源于爱。后来,孩子走进校园,开始了学习,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帮”的能量积累的过程。毕业后走向社会,开始释放“帮”,去帮助他人、服务社会,成为一个被需要的人。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从得到“帮”到积累“帮”再到释放“帮”的过程。
“帮”是一种能量,它不能自生,但可以再生。顺着这一脉络探究,马校长得出结论:“帮”是人的生命的历程和状态,也是人生的追求、价值和意义所在,“帮”就是人的本质。因为教育的全部指向人,人的本质应当属于教育的本质。所以,“帮”就是教育的本质。
“帮”还是教育的过程和方法。成长无法代替,学校、家庭和社会为孩子的成长能提供的只是一种帮助。作为教师,其工作就是在学生感到困惑时,从侧面给予帮助,并最后和学生一起分享解决问题带来的心理上的兴奋和成就感。教育的目的不仅要帮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帮成人,帮助学生成长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教师把“教学”转为“帮学”,意味着教师从“教书”转向“教育”。
马校长是数学老师,但他对教育的研究非常深入,特别是当校长之后,业余时间都花在了对教育真谛的追求上。每年寒暑假和节假日,绝大多数老师都放假了,而马校长却一个人在学校,进行他的研究和写作。对于东方教育和西方教育、古代教育和近现代教育,只要将话匣子打开,他都能旁征博引,滔滔不绝。近年来,他不仅出版了关于“帮教育”的专著《帮教育——一位校长对教育的理解》,还在《湖北教育》杂志上开设专栏,探讨、交流“帮教育”理论。
今年春节过后,还没有正式开学,光谷实验中学便召开以“走向研究,聚焦课堂”为主题的第三届“帮教育”年会,用一天半时间,全校老师聚集在一起,以教学组为单位,进行分论坛小组交流和主论坛主题演讲,作“帮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交流和问题探讨。年会不仅准备了内容丰富、排版精致、印刷装订简洁精美的会务手册,每位演讲老师还各自制作了美观大气的PPT。这说明,“帮教育”理论在光谷实验中学已经深入人心。
受邀参加年会的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导师杜时忠教授对年会活动作现场点评时感慨,全国几十万大中小学校长,作深入教育理论研究的人很少,像马国新校长这样提出一套完整的教育理论的人更是凤毛麟角。马校长不仅自己深入研究,还带领全校教师身体力行地实践、总结、丰富其中的内涵,非常难能可贵!(文/奚流 摄影/蔡军)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