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雅斯贝尔斯从叔本华、尼采、齐克果和陀斯妥耶夫斯基那里受到启示,将他的悲剧观定位于人的存在的荒谬性上,他认为,人的存在的荒谬性就是“罪”,他说:“一个人的生命因其起源而获罪。真的,我从来没有向往过这个世界,也不曾希翼我个人能生存于其间。我的罪并非出于意愿,而只是因为我有这样一个出生。我是有罪祖先的苗裔,这使我自己也有了罪。” 另一方面,行动本身也是一种“罪”。雅斯贝尔斯认为,人在实现其可能性时,往往不受规范限制,会对神或绝对者背弃。因此,人的存在显然是具有悲剧性的。这种悲剧观的产生是与现代西方社会的现实状况分不开的,它是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在哲学、美学领域的折射和投影。现代哲学家置身于资本主义异化环境中,正是在对现代生活的无从把握中产生了关于人生的悲观主义态度。因此,便有了现代悲剧观念与传统悲剧观念相区别的第二点,即现代悲剧观的悲剧精神发生了变化,它们往往把悲剧理解为“不幸”和“可怕”的事情,虽然尼采的“权力意志论”主张超越悲剧人生,但从总体上看,这类观念对人的生存状态基本上是持悲观态度的,它们认为消除悲剧感的途径只有两条:要么自杀,要么皈依上帝。基督教之所以在西方长盛不衰,与人们所说的第二条途径有直接关系。西班牙哲学家乌纳穆诺 (1864-1936)就是要以宗教的精神(尼采曾批判过的)来达到悲剧的超越。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