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中国老师赴日访问惊呆!日本娃10岁前没考试主要学四个字

字号+ 作者:江苏在线 来源:未知 2019-12-13 08:48 我要评论( )

前不久,听中山大学附中罗朝猛老师分享他留学日本的经历。有一次,他到新潟大学、上越教育大学附属幼儿园考察,问幼儿园园长: 他说,两个看似简单的学会,其实蕴藏着日本人朴素

  前不久,听中山大学附中罗朝猛老师分享他留学日本的经历。有一次,他到新潟大学、上越教育大学附属幼儿园考察,问幼儿园园长:

  他说,两个看似简单的“学会”,其实蕴藏着日本人朴素的教育理念,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培养孩子如何待人处事的生活态度,即“养成教育”。

  在日本的公立小学中,学生在升入四年级之前基本没有考试,只有一些小的单元测试,这一阶段的教育目的不是“用考试来判定孩子们的知识、记忆和考试能力”,而是让孩子学会和他人交流、尊重他人,建立良好的礼仪,温柔对待动物和自然。

  一位朋友乘日本地铁,旁边一个位置空着,这时候走过来一个小伙子,刚在她旁边坐下不到5秒,突然站起来,“嗖”的一下跑到车厢那头去站着。

  朋友吃了一惊,以为自己身上有啥味道呢,回过头才发现,原是临近车门口上来一个老妇人。老妇人走到空座位,微笑着给她鞠了个躬,转身朝小伙子的方向又鞠了个躬,才慢慢坐下来,开始安静地看书。

  在日本遭受台风或地震等自然灾害的新闻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日本民众在采访镜头面前带着微微的笑容,描述着自己的家庭及家乡所遭受的苦难,“全部损坏了。只能从头再来了”。

  为什么在灾难中依然能够保持微笑?因为日本人认为,在悲伤时不能把坏情绪传染给别人。

  祖籍英国、生于希腊、长于柏林、求学于英法、在日本工作的作家小泉八云(原名拉夫卡迪沃·赫恩)在随笔《日本人的微笑》中写道:

  “这次的美国之旅,美国人给我的第一印象,便是他们的微笑。”窦桂梅发现,不管是熟识还是陌生,只要你的视线落到他们身上,哪怕是无意的,那热情的微笑便跃然纸上了,好像早已为你准备好了,自然、恬静、真诚中透着关切与尊重。

  窦桂梅在美国期间,去过好几所大学、中学、小学,无论走到哪里,总能听到面带微笑的问候:“你好。”“你好吗?”“我能帮助你吗?”“认识你很高兴。”

  走进图书馆参观,图书管理员的热情微笑,让你忍不住想和他们聊上几句。读书的学生,当视线偶然与客人相遇时,也露出微笑,再埋头继续读书。

  微笑感染着微笑。头几天,考察团中的局长、院长、校长们表情严肃矜持,几天下来,大家都被美国的微笑热浪感染了,表情放松了很多。面对美国式的微笑问候,考察团成员们也能积极地回应了。

  “谢谢”也是美国人的口头禅。到学校参观,校长的第一句话肯定是“感谢光临”。结束参观的时候,他也一定会说“谢谢光临”。

  到商店买东西,店员一定会有一声:“非常感谢!”到饭店吃早餐,服务员不但微笑,看你吧一次性餐盒扔进垃圾桶,他们会高兴地说:“谢谢”“非常感谢!”

  感谢之心,久而久之会化作感恩之心,这是我们人生显耀本色的升华。从美国考察回来后,窦桂梅把“能主动把爱表达出来”写进了清华附小的《纲领》。

  在该校的寒假结业仪式和春天开学典礼上,窦桂梅也强调清华附小的学生也要学会“微笑”和“赞美”,把它融入生命的血液,外化成为自然的习惯。

  曾经有个说法:中国的幼儿园教小学的课程,小学教中学的课程,中学教大学的课程,大学重新学习幼儿园的东西。比如,对人讲礼貌、诚实、守信……略显夸张,却很深刻。

  不少在华跨国企业的老板曾表述同样的困惑:“年轻员工学习能力强,迅速明白原理,但缺乏礼仪和诚信,不懂怎么对待上司和客户,心态混乱,非常功利。”

  美国威斯康星州大学麦迪逊分校的心理学家,调查了32个国家及地区共5000人,进行一项“微笑文化”研究。

  结果发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地较善于用脸部沟通,且尽情微笑。最不表露笑容的是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中国,而中国香港则拿到最后一名。

  还有很多人常常把负面情绪写在脸上,遇到高兴的事,我们也许不会欣喜若狂,但只要遭遇一点困境,便会满脸乌云,冷若冰霜,甚至牢骚满腹,逢人抱怨,恨不得用放大镜来审视心底的压力。

  微笑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表情,是世界上最动听的语言,没有什么东西能比一个微笑更能打动人心。

  面部肌肉松弛,态度和蔼,往往使人感觉亲近感;面部肌肉紧绷,板着面孔,往往使人产生距离感。

  从小善于微笑的孩子,长大以后,必然会用微笑的态度对待生活,成为在社会上倍受欢迎的人。怎么让孩子学会微笑与感谢呢?

  笑,是可以传染的。微笑能照亮所有看到它的人,它像穿过乌云的太阳,带给人们温暖和光亮。

  对孩子来说,爸爸妈妈的面部表情非常重要。善于微笑的父母,总是会博得孩子们的喜欢;同时,也能让孩子报之以微笑。作为父母,我们应该以微笑的形象出现在孩子的脑海里。

  父母再忙再累,也别忘记每天都要对孩子微笑、给孩子赞美,让孩子带着微笑和感谢上路。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百度发布小度在家智能屏X8一场智能音箱边界的探索

    百度发布小度在家智能屏X8一场智能音箱边界的探索

    2019-12-13 08:48

  • 做教育我们是认真的—专访金英杰医学张伟院长

    做教育我们是认真的—专访金英杰医学张伟院长

    2019-12-13 08:46

  • 我是万州人我是何其芳的故乡人!

    我是万州人我是何其芳的故乡人!

    2019-12-13 08:46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