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华中科技大学今年有18名学生从本科转为专科,原因是学分不达标,其中11人已在6月按专科毕业。消息一出,再度引发舆论强烈关注。
之所以说是“再度”,是因为一年前该校出台《普通本科生转专科的管理办法(试行)》时,就已经引发热议。
毫无悬念地,拍手称快者居多。说到底,华科大面对的不是个案,它下“猛药“医治的,是今天许多大学生都患上的”流行病“。这个病症状不一,但共同特征是当事人基本已放弃自我“治疗”。
然而,任何病症都有发病机理,学生进入大学后普遍性地“不思进取”,不能仅从个体身上找原因。从宏观层面来说,今天大学与外部世界的互相作用在不断发生变化。虽然在任何时代,大学都没有真正的围墙,但在今天二者的互相作用中,力量是非常不平衡的,外部世界对于大学的改造能力前所未有的强,而大学却没有足够的力量去良性搅动复杂的外部世界。这种力量之所以没有足够地激活,很大程度上在于教育本身出了问题。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大学是整个教育链条的后端,前端家庭教育和基础教育的问题,最终都会映射在大学教育的方方面面。
从家庭教育来说,一个人的学习态度、习惯和方法并不是在大学才形成的,而是从学前的家庭教育就已经开始了,这是很多家长都没有意识到的问题。不少家庭将孩子的学习仅仅处理为一个任务导向的量化考评对象,却没有给孩子学习的兴趣、持之以恒的毅力与战胜困难的勇气留有足够的生长空间。一个人,如果在他人生的最初阶段,没有体验过学习是与世界互动的乐趣,是与自己过招的经历,没有对学习拥有逐渐丰满的认知,没有激活自身对学习与人生关联的接纳,孩子与学习的剥离就是迟早的事。从这个意义上说,部分浑浑噩噩不思进取的大学生,并不是到了大学才丧失目标和动力,而是在学前阶段开始就从没有过目标和动力。
这样的孩子,进入基础教育体系后被改造成了有“目标”的人,这个目标就是考大学。将大学作为基础教育的目标并没有问题,但问题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大学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目标?”许多人都听过中学老师的一句名言:“到了大学就解放了”,这至少意味着,在一些基础教育从教者眼里,大学这个本该是开启人生下一段旅程的起点,被放在了人生“终极”的位置。这么讲不是要简单地批评中学老师,而是要看到,基础教育的这个逻辑,使得本应对接大学教育的它,在教书及育人两个层面都难以跳脱出自足性切割的框架,直接导致一些学生在进入大学后难以自我弥合这个深深的“刀口”。我当然知道这个锅不能完全由基础教育来背,但必须指出,如果基础教育能够在系统化的教育思路里多做一些努力,少一些功利,学生在进入大学后“人生到头需尽欢”的感觉可能会减弱一些。
这么讲绝不是推卸大学本身的责任,华科大“本科转专科”这个带有一定惩罚性质的退出机制,积极意义在于让作为成年人的大学生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但惩罚带来的紧张感,至多能在治标层面上有所作为,治本之策还是要回应这一问题:如何让学生以理想的面貌达成大学教育的意义。
诚然,家庭教育与基础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都关乎大学教育的意义是否能够足够地实现,但好的大学教育在塑造和培养人才的问题上也是有能动性的。然而,今天的一些大学在超越职业培训机构意义上的价值并未全面有力地撑起,本应打开的视野与格局没有在日常运转中细致深入地传递,传说中大学应有的见识、气质、胸怀没有如约呈现在学生眼前。这在一定程度上既构成了部分学生失去方向的原因,也构成了其结果。
说到底,今天大学生的各种问题,都是系统教育问题的一个剖面,需要从家庭教育、基础教育到大学教育来共同调整,才有可能改善。同时,教育问题并不外在于社会问题,整个社会系统如何与教育领域互相作用,也对人才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大学生的各种心理、行为都包含了二者互相作用的结果,除了出台必要的惩罚性退出条款以外,我们的大学教育与研究对此有没有能力捕捉、解释、回应,都是能否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关键。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