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持续的去杠杆调控,一些重点城市甚至出现了所谓的“下跌”,比如深圳新房均价从2016年10月起出现了持续的跌幅,比如北上广深的成交量在2017年7月一个月就同比下降30%。成交量的下跌,并不是代表需求侧的减少。由于一二线城市开始限制高价盘上市、限制新房网签,成交量数据已经完全失真。这些都只是数据的表象。
深圳在两年内的房价涨了3万多元,却在地方层出不穷的政策调控之下,最终只跌了1000多元,这就是楼市遇冷?还是楼市依旧坚挺?实际上,香港的经验告诉我们:楼市泡沫过高,的确是会崩盘。但是,现在的香港也告诉我们:崩盘什么的都不过是浮云,过个两三年中国房价照样世界第一。
回到任博士那句房价的基本逻辑:“短期看政策,中期看土地,长期看人口”。因为大城市具有更好发展预期,不断吸引人口流入大城市,但是大城市的居住土地供应远远不够,这就造成房子的紧俏,供求关系依然紧张。因此,政策限制了交易,但制不住真实需求;政策制定了指导价,却控制不了市场上的真实定价。
所以你不懂土地、不懂金融、不懂政策,这些都没关系,你只要铭记房地产牢固不破的真理:地段,地段,永远是地段。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