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记者前往3处经过整改的拆迁滞留地探访,这几处区域在房屋拆除后将垃圾清除现场并重新整理再利用,迅速变身成为快递之家、停车场等方便居民的临时便民设施。(北京晚报1月3日)
据报道,建国门街道从6处拆迁滞留地中,筛选出一块面积和位置都合适的空间,将十多年来拆迁堆积得比人都高的渣土垃圾一点点清除,经过一个多月改造,1000多平方米的拆迁滞留地“变身”成为全市首个政府主导的“快递之家”;“崇外6号地”是一片占地面积约0.8平方公里的拆迁滞留区域,在这一片拆迁滞留区内,配套建起了中英文图书馆、社区儿童早教中心、养老驿站、音乐室、舞蹈室、书画室、棋牌室等一系列便民设施;在长达四五年的时间里,天坛北门外300米处、祈年大街路西拆迁滞留地,一直荒草丛生。在一次摸底调查过程中,当地有关部门发现,由于临近天坛和金鱼池居民小区,居民停车需求特别强烈。于是,经过简单硬化、施划车位,一个面积达7500平方米的正规收费停车场终于在2018年底亮相了。不仅如此,通过重新梳理拆迁滞留的闲置土地,东城还将南锣鼓巷等6块闲置土地都改建成了便民停车场,新增车位1500个左右。据介绍,今年由拆迁滞留地改建成的停车场还将增加。
长期以来,拆迁滞留地一直是和“闲置”二字画等号的,有的甚至在长达十余年的时间里被荒废,成为渣土垃圾堆放地,存在的环境问题及火灾隐患让属地政府部门头疼不已,对自然环境,对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一定影响,某种意义上,也使人们对有关主管部门的土地意识、全局思维、效益观念、决策能力、办事效率及公信力等产生质疑。
人们首先得问,拆迁滞留地块何以被“长期闲置”、被荒废?东城区有,其他一些地方还有没有?是无计划、赶“时髦”的拆迁,还是制定好了的规划、落实好了的建设项目“泡汤”了?有关决策者们想到过自己的责任和担当么?想到过拆迁滞留地块被“长期闲置”的损失和影响么?
《东城区拆迁滞留项目现场管理办法》提出,在不影响项目建设的前提下,拆迁人应当提供长期闲置的拆迁滞留地块,由属地街道对场地进行综合利用,可补充临时便民设施等。同时明确,今后,长期闲置的拆迁滞留地将整治“再利用”,不仅作为临时便民设施的补充,还可腾空进行绿化美化。这无疑是一项“变废为宝”创新举措,且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
俗话说,“为政之要,首在足食”。没有土地,焉能足食?土地,是粮食生产的重要前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而毋庸置疑,“拆迁地”,本来就是“宝”。被“滞留”、被荒废,其本身就是非正常的。
现在,东城区虽然已经将长期闲置的拆迁滞留地“变废为宝”了,但毕竟是“临时”的,是以“不影响项目建设”为前提的,是“权宜之计”,而绝不是有关责任单位让拆迁滞留地“长期闲置”下去的理由,更不是“项目建设”迟迟得不到落实的遮羞布,而恰恰是倒逼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尽快落实建设项目,使拆迁滞留地“物尽其用”,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
在此,似有必要作点提醒,对由拆迁滞留地变成的快递之家、停车场等临时便民设施要加强管理,严密监控,及时消除各类事故隐患,确保万无一失。
(作者:周志宏)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