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些含有色情暴力、网络游戏、商业广告及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等内容的APP进入部分中小学校园,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和正常学习。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的通知》,要求开展全面排查,建立学习类APP进校园备案审查制度,坚决防止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北京晚报1月3日)
新年伊始,教育部就发文,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要求立即全面排查,不仅要建立“双审查”责任制,还须建立日常监管和长效机制,说明有关问题已经到了比较严重的地步,不“严禁”是不行了。
时下,除了那些校外培训机构使用APP报名、授课之外,校园内也有各种各样的APP,有些APP还含有收费功能或所谓服务升级功能,需要付费才能打开。如今,教学手段日益多样化。利用APP等科技手段教学,解决了许多教育上的难点、痛点问题。发挥好教学类APP的优势,使之与教育相得益彰,无疑是值得推崇的。但是,必须坚决防止有害APP进入校园妨害教育、影响孩子。
通过教育部文件发现,一些进入校园的APP,有的含有色情暴力、网络游戏、商业等内容及链接的APP;有的利用抄作业、搞题海、公布成绩排名等应试教育手段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APP,各类APP在校园内泛滥成灾,不仅使正常的教学秩序受到影响和冲击,也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正常学习。
“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不只是教师的责任。一款App,从设计、上线、推广到取得学校和教师的认可,再到被指定给学生使用,直至被发现其中“有害”,已然形成了一条涉及多个行为主体的利益链条。亟需各有关部门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层层把关,各自明确自己的职责,斩断部门利益、学校利益或个人利益的链条;相关职能部门在加强对APP厂商的资质审查的同时,必须先管好自己,继而,管好学校和老师;学校和老师在向学生推荐使用之前,一定要严格把好关;家长也有责任及时关注孩子的App使用情况,为孩子们守住关键的一道防线。
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通知”是及时的、必要的,而落实通知精神无疑是更加重要的。营造良好的“互联网+教育”育人环境,保障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有关职能主管部门亟待出台涉及中小学生教育类App的规范标准,要把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一些政策规定落到实处;对于触犯相应政策法规要求的要进行相应的惩戒;对于他们的许可证及办学过程须严加检查,对违背法律法规或者公序良俗的,必须加大监管和查处力度,使他们对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要心存敬畏,坚决堵住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的各种渠道,严防有害App害了孩子、毁了教育。
(作者:周志宏)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