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健楠,首位同时毕业于世界顶尖音乐学府德国柏林音乐学院和维也纳国立艺术大学的青年指挥家。国际青年音乐家协会主席。International Music Education Centre(IMEC)客座指挥。曾任柏林学友合唱团艺术总监和指挥,现任青岛音乐厅交响乐团艺术总监,四川交响乐团驻团指挥,四川省天姿国乐民乐团指挥,深圳大剧院爱乐乐团首席指挥,玫影合唱团艺术总监,四川省群文合唱协会副主席。亚洲钢琴公开赛金奖得主。受邀赴阿尔及利亚执棒第十届“国际交响音乐节”中国专场音乐会。曾执棒勃兰登堡管弦乐团、柏林音乐厅管弦乐团、中央歌剧院、贵阳交响乐团、昆明交响乐团、厦门爱乐乐团等国内外著名乐团的交响音乐会。指挥过逾三百场音乐会,在三届文化部主办的中国西部交响乐周里指挥专场交响音乐会。被教育部选入“特别人才培养项目”赴德访学。被选入参加文化部主办的中国青年指挥家培养计划。执棒柏林音乐厅歌剧《茶花女》和《艺术家的生涯》,任原创民族歌剧《鸣凤》指挥,任2016至2017国家艺术基金作品《上善蜀水》指挥,任中国文化部第三届歌剧节原创民族歌剧《张思德》指挥,任首届四川音乐周开幕式指挥,任首届及第二届“深圳森林音乐会”指挥。
伊斯坦布尔出生的巴德·巴亚兹托尔卢,在圣彼得堡国立音乐学院开始接受大学教育。经过三年亚历山大·希洛教授的指导后,她移居德国,并与芭芭拉·桑托林教授和简尼·萨卡赛尔教授一起学习,并在柏林汉斯·艾斯勒音乐学院学习。然后,她在慕尼黑音乐和戏剧大学继续学业,师从奈贝尔·舍哈塔,在那里她获得了更高的音乐会演奏文凭。她曾合作过的乐团和合唱团有: 吕贝克剧院,德国NDR爱乐乐团,慕尼黑室内乐团,伊斯坦布尔交响乐团。她非常热衷于当代音乐,她曾在许多项目中与柏林Kaleidoskop独奏家乐团,伊斯坦布尔Hezarfen乐团,亚洲作曲家联盟合奏团合作演出。与她在当代音乐方面合作过的作曲家中,包括Mark Andre,Stephan Linien kmpfer,Mouricio Kagel。她曾在土耳其科贾埃利国立音乐学院担任音乐系主任,以及倍大提琴和室内乐的助理教授,然后辞去了她的职位,目前她是四川交响乐团的倍大提琴首席。在她的独奏演奏中,她结合了俄罗斯和德国的传统演奏技巧。她正在使用Stefan Johann Krattenmacher - Landolfi Model倍大提琴提琴演奏。
张子娟,5岁开始学习小提琴。2003年以小提琴专业考入四川音乐学院,师从管弦系教授罗瑜。2007年6月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之后为了提升自己的专业,利用业余时间跟随著名小提琴家陈响先生学习。2004年起到四川交响乐团实习,2007年毕业后进入乐团工作至今。参演了乐团上千余场音乐会,学习和掌握了大量的经典交响乐作品,曾因称职的演奏而得到四川交响乐团指挥和演奏员的广泛认同。
刘畅,四川交响乐团单簧管首席,现攻读德国柏林汉斯艾斯勒音乐学院最高演奏文凭,德国DAAD奖学金获得者,德国石荷州国际音乐节管弦乐团单簧管首席(2016),西班牙桑坦德国际音乐节管弦乐团单簧管首席(2014),柏林Eberswald管弦乐团单簧管演奏员(客座)。
十岁开始学习单簧管,师从于深圳交响乐团单簧管首席衣丞,后跟随沈阳音乐学院董德君教授和庞亮教师。2010年考入德国柏林汉斯艾斯勒音乐学院,师从于管乐系主任——前柏林广播交响乐团单簧管首席蒂提姆库恩(Diethelm Khn)。留德期间曾多次受邀参加国际艺术节和大师班以及作为独奏家受邀与德国庄德斯豪森交响乐团合作。2014年升入研究生部攻读硕士学位,2017年以满分的成绩研究生毕业并考上该校最高演奏家文凭,师从于慕尼黑爱乐单簧管首席马丁史班根贝尔格(Martin Spangenberg)和柏林音乐厅交响乐团首席拉尔夫福斯特( Ralf Forster)。
朱锋,3岁开始学习钢琴演奏,12岁开始学习双簧管演奏,1998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师从著名双簧管教授祝盾学习。2004年考取当年唯一录取名额进入奥地利维也纳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学习,师从维也纳爱乐乐团首席双簧管Guenter Lorenz教授。在校期间加入学校管乐团,室内乐团,交响乐团,以及歌剧乐团,并长期担任首席双簧管,随团在欧洲完成多场重大演出。2008年取得艺术学士学位,并同时跟随维也纳歌剧乐团首席双簧管Helmut Mezera教授学习。2011年毕业于维也纳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取得艺术硕士学位。2012年在重庆成立了重庆第一个木管五重奏,并担任重庆科技学院交响乐团,重庆爱乐乐团首席双簧管。2016年加入四川爱乐乐团,2017起,任职于四川交响乐团。
特惠门票每场限38张,可持证到乐团工作地点:天府二街都城雅颂居4楼 四川交响乐团购买。
让·西贝柳斯,芬兰著名音乐家,民族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晚期重要代表;早年初学小提琴和音乐理论,毕业于赫尔辛基音乐学院,后赴柏林、维也纳进修;其音乐作品凝聚着炽热的爱国主义感情和浓厚的民族特色,主要作品有交响诗《芬兰颂》、七部交响曲、交响传奇曲四首(《图内拉的天鹅》)、小提琴协奏曲、交响诗《萨加》(即《冰洲古史》)、《忧郁圆舞曲》(戏剧配乐)、弦乐四重奏及为莎士比亚戏剧《暴风雨》的配乐;此外还作有大量的歌曲、钢琴曲等等。
音诗《芬兰颂》作品作于1899年,是西贝柳斯最著名的代表作。1899年夏,处于沙俄统治下的芬兰人民不满于统治者的压迫和独裁政治,掀起了一场捍卫芬兰的自由和维护宪法权利的运动,人们为了声援被迫相继停刊的报界,组织起为新闻记者募集资金的义演活动,在义演最重要的一次晚会上,展示了以芬兰神话和历史主题组成的在当时最受欢迎的一系列生活画面,这个节目称作“历史场景”。西贝柳斯为这一“历史场景”所写的配乐,包括一首总的序曲、每一场的前奏曲,为诗朗诵而作的柔和伴奏,以及一首最重要的总结性音诗-《芬兰颂》。
科普兰(1900-1990)是美国当代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风格多变,涵盖了正统的严肃音乐、运用流行素材创作的剧场音乐,甚至后期也使用了序列音乐的手法创作,他的创作可谓是二十世纪美国音乐发展的缩影。
科普兰的《单簧管协奏曲》,作于1947—1948年,为摇滚乐王班尼·古德曼(B. Goodman)而作。科普兰的《单簧管协奏曲》由慢一快两个乐章组成。全曲演奏时间约17分钟。两个乐章由一个华彩段连接。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巴洛克时期的德国作曲家,杰出的管风琴、小提琴、大键琴演奏家,被普遍认为是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并被尊称为西方近代音乐之父,也是西方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C小调小提琴双簧管协奏曲为巴赫的代表作品之一。巴赫C小调小提琴双簧管协奏曲,由第一乐章、中间乐章及末乐章三大部分构成,每一乐章的创作特点及表现形式各不相同。第一乐章的特点,以灵活、欢快为主。中间乐章的特点,则以悲伤为主。末乐章突破了上述两大乐章的特点,使乐曲的主题得到了升华。
乔瓦尼·博泰西尼,意大利低音提琴家,指挥家,作曲家。主要以低音提琴炫技名家的身份而为后人所知。他的作曲生涯也主要是为低音提琴服务,并将这种乐器的独奏性能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辉煌高度。他也被誉为“低音提琴上的帕格尼尼”。
由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于1888年创作的交响曲。此交响曲是他回到俄国定居后创作的,曲中融入了他对莫扎特音乐的思慕,全曲采用由贯穿始终的“命运”主题所构成的循环形式,这些对柴可夫斯基而言都是新的尝试。
e小调第五交响曲,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于1888年春季和夏季在距离克林六俄里的林区弗罗洛夫斯可耶完成。在本交响曲创作之前,柴可夫斯基曾长期移居西欧,所以此间他的作品也就显示出“西欧派”的色彩。柴科夫斯基在原作的札记中指出:“这一作品是从完全听从命运,到对命运发生怀疑,最后决心通过斗争来克服悲惨的命运,表现的是肯定生活的思想。” 1888年,柴可夫斯基在给他的友人梅克夫人的信中指出:“我虽然还不很老,但已经开始感到年龄的威胁,身体极容易疲倦,精神不比往常。无论弹钢琴,还是夜里读书,都感到非常吃力。”可见这一作品是他在健康状况不佳的时候完成的,曲中所体现出来的“与命运斗争”的主题,或许与此有关。
四川交响乐团(简:川交),是四川省级事业性职业乐团,也是中国西部独具资源优势的乐团。目前,乐团涵盖完全编制的管弦乐队、享誉世界的民乐品牌【天姿国乐】、专业的室内合唱团。
面向新时代,四川交响乐团深刻把握文旅融合新形势、新要求,努力提升品牌美誉度和专业影响力,努力建设与四川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西部领先、国内一流”的优秀职业乐团。2018年被四川日报评选为“改革开放40年振兴川字号十大创新品牌”。
乐团立足西部,面向全国,放眼世界,追梦新时代,迈向新征程。聘请新加坡籍世界著名青年指挥家Darrell Ang先生(中文名:洪毅全)出任艺术总监,(入选中组部2017年度“千人计划”)。签约国际著名钢琴家左章女士为川交首位驻团艺术家。演奏家们大都来自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如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柯蒂斯音乐学院、新英格兰音乐学院等国际著名艺术院校毕业的青年优秀演奏家人才。
乐团年度音乐季定期推出20余套高品质的音乐会。重视原创音乐作品创作,原创作品交响组曲《上善蜀水》及原创大型交响组曲《红色丰碑》分别入选2016、2018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
音乐推广和惠民活动品牌包括“【锦江之夜】市民音乐厅”“【高新之声】系列音乐会”“【沙河流韵】国乐雅集”“【知音赏乐】室内乐音乐、惠民音乐讲座”,定时定期举办。常态化的大众普及、文化惠民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音乐生活新期待。
加大国际合作与对外交流,以“用好世界语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四川声音”为宗旨,不断开拓创新、融合发展,开启音乐季音乐会、国际巡演、作品原创、教育培训、高雅艺术普及与推广的崭新的航程。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