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津市僧楼镇南午芹的集市上,人潮涌动,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香包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让人眼花缭乱。
农村里的那些大婶、大娘优秀的香包制作艺人们纷纷拿出精绝的手艺,挂在大街上,那一串串各式各样,五彩斑斓、琳琅满目的香包,煞是迷人,吸引着赶集人们的眼球,纷纷驻足观赏和挑选购买。
“这些小的是传统香包,福袋、香豆,可以佩戴身上,那些大的南瓜包、老虎包,可以当挂件和摆件。”卖香包的大婶大妈介绍着。
“杜鹃且慢鸣,待吾仔细缝;将尔思慕声,缝入香囊中。”古代香包是定情之物,历史演化到近代,香包则多半用于民间端午节的赠品,用来求吉祈福,寄托了人们平安和顺的美好心愿。
一个在城里做生意青年说,农村集市上的香包品种多,选择余地大,老婆属鸡,我和孩子属龙,今天打算买几个属相香包,留个纪念。
南午芹忠信村的几位上了70岁的大娘们,在东岳庙的东庙门前,一个挨一个地摆了一溜香包,香包摊前围满了购买的人群。她们是多年做香包的老艺人了,做的香包色彩艳丽,玲珑美观。
“我喜欢缝香包,小时候家里穷,都是几家人各自拿点布凑在一起做,里面装着五谷杂粮和香草,叫钱袋子,希望孩子能吃的饱饱的、平平安安的,佩戴在身上也能防虫去病。现在生活水平好了,里面装的全是香草,配料和面料都是精选的,叫福袋。”香包摊前,张桂娥老人滔滔不绝向人们介绍着。
“做香包针线技法讲究,图案寓意深刻,蕴含传统文化。我们打算再增添些新品种,吸引更多年轻人学习,把这项手工艺传承下去。” 一位大年深情地微笑着给人们解说着。
购买香包的人们,喜不自禁地挑选着自己喜爱的香包,那些开小车的、骑摩托的,还特意挑选一个桃心形的、上面镶嵌着金黄色的“平安”字样的大香包挂件,要挂在车里或摩托上,寓意平平安安,顺顺利利。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香包是端午民俗文化的一种,广大群众在购买香包的同时,体验端午节的习俗,感受河津非遗文化的精髓,助推文明乡村、美丽乡村的创建。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