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测试对比的两辆车是奇瑞QQ6和奔驰S400L,相信大家对他们都不陌生,很多有购车计划的朋友们询问我们,这两款车该怎么选,非常纠结。没事,还有我们呢,此篇对比导购文章就将帮助您在两者中选出一辆适合自己的车型。
QQ6,外观圆润,小巧,再加上他的名字,非常可爱非常萌,很受广大年轻朋友的喜爱。并且还有黄色颜色作为消费者选购,真是贴心之际,我们要给这样良心企业大大的赞。车型小,停车方便,油耗低,给我们出行带来极大方便,这点不得不夸赞一下。
相比这台S400L,不禁画风大变,外观老气,而且是更老气的黑色外漆,车身太长,停车不方便,遇到狭窄路段,通行压力也很大。你去接一个姑娘,我想她宁愿坐三轮镚子,也不愿意坐你这台老爷车。
QQ6的内饰简洁大方,用料多使用先进的Plastic material材质,并且把直线与弧线运用的如火纯情,不得不让人再次感叹设计师的精工精艺。特别是仪表盘设计,可以说独具一格,我想会引领一个中置潮流,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时不时的转头看时速,不但可以缓解驾驶疲劳,还可以减少视野盲区。方向盘采用当今流行的三幅式,既庄重又不失运动,握感极佳,简直是人机工程学的典范之作。中控区域,空调旋钮大,而且阻力适中,堪称行业标杆。
S400L,内饰多采用皮质材料,让人不得不得担心夏天被暴晒后会产生甲醛等有害物质,要知道,前些日子就有报道奔驰车阻尼片有异味,容易致癌。这一代S级采用了液晶仪表盘,大尺寸的显示屏,虽然很有科技感,但是新东西容错率低,上手难度大,年纪稍大的人学习难度大,周期长,我想奔驰是很不了解中国国情的。方向盘更是匪夷所思,两幅式,我想大多数人看到之后,连想碰它的想法都没有。
QQ6,本次测评的车辆才有1.3LDOHC全铝自然吸气发动机搭配5MT手动变速箱,最大功率61KW/6000rpm,最大扭矩114N.m/3800~4500rpm。先说这台发动机,虽然排量小,但是完全满足日用需求,把动能发挥的游刃有余。而且是全铝型材料,减轻不少车身重量,更重要的是自然吸气发动机在加速时候平顺丝滑,没有顿挫感。手动变速箱,档位鲜明,可以充分激发你对运动驾驶的乐趣。虽然不清楚这台车的悬架怎么样,但是不管是拥堵的城市道路,还是颠簸的非铺装路面,整辆车都能从容面对。
S400L,采用的是3.0T 333马力 V6发动机+7挡手自一体变速箱。发动机好坏且不说,奔驰怀档的存在也属于另类,对于习惯这个位置是雨刷杆的朋友来说,简直是恶梦般存在,而且,换挡杆粗度不够,让人担心一不小心把它掰断。悬架方面采用空气悬架,更让人担忧其安全性。
看完这期对比测评,相信大家心里已经有了选择方向,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中,要想抓住消费者口袋中的银子,先要抓住他们的心。我们希望有更多像QQ6这样有质量,有品质的车辆出现,那样我们的汽车行业就更有活力,更能可持续发展。也希望某些企业多从消费者角度考虑,不要被消费者淘汰,被市场淘汰。
有知友提出图片版权问题,原文章中所有图片都来于一家网站,把水印抹掉,也是不希望特指他们。开始只是抖机灵回答问题,没想到得到这么赞。现在担心有侵权行为,还是把图片删掉了。
4000个赞,谢谢大家,也声明下,这篇文章只是根据题主的命题来回答,没有针对任何人。
2018款奔驰S350改为三幅方向盘,不该我的事情(滑稽笑)(图片来源汽车之家,侵图删)
其实,如果变速箱不是产品的亮点,完全可以不说,或者一两句话简单带过,金主爸爸想来也是希望车评节目能多突出产品的亮点,掩盖不足。
吐槽大家都吐得差不多了,不如说点实际的:那现在编辑们写的文章还有哪些价值?(我写在回答的最后了)
其实但凡是关注过一段时间汽车杂志或网站的人都能明白(刷知乎的人应该更清楚才是,因为里面人的专业程度也要高一些~)
媒体有没有钱赚靠的都是厂家跟公关公司。你给我钱,我说你好;你不给我钱,我也会说你好,这样你下次就能给我钱了~如果我说你不好,那我永远也没有钱赚。
你想啊,我打开一篇文章,从头看到尾花了15分钟,结果看到的内容都是从配置表上就能发现的,其他的话完全没有参考价值,这是一种怎样过的感受?
而且我相信,看这些文章的读者当中,绝大多数人都没有那么的懂车(懂车谁还看编辑写的文章啊!)。
我觉得,在看任何一篇文章时,所有的主观评价都可以忽略。比如说:外观霸气、内饰层次感丰富、后排头部腿部空间足够、换挡平顺、动力强劲等等,因为这些最终都要靠你去与车近距离接触或者试驾时再慢慢体会感受,别人说什么都是别人认为的。
虽然这一类的话不常在导购或评测文章里见到,但我只能说,写出这些观点的编辑起码还算个负责任的编辑。
汽车评测的懵逼话,哪止“胜在发动机技术成熟”,反正套哪台车上都成立的话到处都是,我随便说几个:
“这个价位常有的设计”、“外观很有设计感”、“内饰很有科技感”、“转向很有厚重感”
我不敢说自己牛,只不过类似动力不足的点评,我会写成“开起来像拉了手刹一样”。
对,是差评,但厂家和公关不会让改。小小黑幽默,让读者有点代入感,好过一上来就“没力”两字解决,得罪金主,又让读者懵逼。
网络社会嘛,看到的信息不真实、瞎胡扯一点也不奇怪。汽车测评文章有写的好的、有水的、有胡说八道的,跟编辑水平、公关与否、出品平台、媒体形态都有关系,这几点高票回答已经说的比较全面了。所以入行久了,越发觉得汽车评测这东西,看看就好,不要当真。不放直接说吧,不同媒体形态下的评测文章,我是带着有色眼镜去看的。
,我会看一辆车有几款车型,标配了什么配置、动力、空间参数如何等等,看这些客观信息我觉得更有价值。至于驾驶感受什么的,认可编辑这个人的出品水准,会多看两眼,像中谷明彦这种专业车手的出品,会专挑驾控评价部分看。
相对来说杂志的出品不会跟你说进气格栅多么精致,LED大灯有多少颗,他们的论调可能上来就是驾驶感受、市场分析和情怀,因为文章没有框架限制和提前初稿,驾控横向纵向对比的也更深度一些,总之观点输出更强。
无论是自媒体还是所谓的新媒体,看几家优质的或者适合自己口味就好,因为大多数都是无病呻吟和软文。
把不好的说成好的,很多时候都是利益维护下的选择,毕竟业务往来,编辑一篇文章毁了接下来几百万的合作,对于任何一家公司来说,这时候就别扯什么新闻理想了。遇到过更奇葩的,写过一个宝沃的选题,文章上线一个月后某一天,销售跟我说客户要求删稿。我问为什么,我自己写的原创选题啊,销售说是因为客户觉得文章中提到了宝沃和福田的关系,觉得是负面。当时就懵逼了,都当网友傻吗?这皇帝的新衣,要穿就穿吧。删稿都理直气壮,更不用说文章里的话术修改了。
几年前的汽车杂志还是有很多真话的,好就是好,差就是差,所以有时候新刊发布,时不时有公关打电话来吐槽:“XX老师,你怎么能这么写呢,你把我们车写的也太差了吧?”沟通还是得沟通,但文章都刊登了,也没辙。近几年传播渠道改变,新媒体异军突起,杂志广告业务锐减,停刊的停刊、裁员的裁员,个人感觉吐露真言的也没以前那么多,也没之前那么强势了。
自媒体嘛,参差不齐,有驾仕派这种愿意把试驾做成深度剖析的,也有吴佩这种写兰博基尼和五菱宏光,都能让你读起来津津有味的,还有塞雷那种漫画风格的。所以我们看得到的汽车自媒体,走的路子都不同,要么走专业路线,要么走娱乐路线,剩下的就是充值路线和应付更新任务。
本质上汽车媒体和汽车厂家之间就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有些事实不是编辑不想写,是不能那么写。有些是编辑水平有限,评测文章出自没驾照的编辑之手也不是没有。还有一些就是商配,给钱的文章你说怎么写。
给大家看看啥叫睁着眼睛说瞎话。如果你说这是把米其林PS4看成了普利司通泰然者,那请咨询武警总院,眼科非常出色,如果你说泰然者是主打性能和抓地,那我就不好意思再说下去了[微笑],我们实测这辆车老款原厂泰然者换了米其林PS4,锐思赛道圈速1分03秒多,直接快2秒,刹车距离35米多短了9米
产品型录上没标出来就是简配了~~~~~~连到4S店趴下来瞄一眼,证实一下的闲心也没有就下结论了~~~~~这是多么的“自信”!
厂家利益牵制确实是一大方面,不过从目前情况看来,媒体素质参差才是主要原因。YYP曾经说过,试过的车超过500款才能成为车评人。听着确实觉得有点狂,但实际就是如此。比如让你去试一款B级车,只有当你开过它的对手才能准确去评价它。一千台车在一千人心中真的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车评人价值在于借助经验,告诉大家这台车各个表现放诸同级究竟是个怎样的水平。可以说,“记忆”是车评人最有价值的地方,否则就跟普通人试车没区别,说不定普通人文笔还更好,观察甚至比车评人更细微。举个栗子,一个平时开飞度的人,让他去试每一款车都可能会称赞人家隔音好,试足够多的车才能避免这种目光的浅窄。试过的车型如果在广度上不够的话,对车的评判就等于盲人摸象,只在很局部的一个维度上了解他。
经验不足其实还不是最可怕,真正可怕是那些别有用心的伪科学,比如楼上提到那个什么热线。这些伪装成很有科学依据的样子,知识储备不深的人很容易被淹下去。由于这种伪科学往往有很大的煽动性,传播速度比真理来得还要快。
除非从根本上改变媒体的盈利模式,否则被厂商钳制只是轻或重的问题。个人比较欣赏美国《消费者报告》的模式,拒绝收厂家的钱,靠的是消费者的付费阅读。当你的衣食父母变成了读者,你就敢于向厂商开火。
但我不知道我还能坚持几年,如果有一天一篇挂着 刘瀚文 名头的文章在给垃圾车企洗地的话,请来当面一个巴掌把我扇醒,谢谢大家
喔对了,我们这个平台叫“车艺志”,现在还很弱小,说客/微博/微信/今日头条上面都可以找到,希望大家多多支持(⊙ω⊙)
——————————————--1月31号的增加————————————————
其实汽车网站上的试驾、评测文章,参考价值除了文章中提到的“硬信息”之外,其余的参考价值基本为10%(硬信息指的是配置信息、发动机参数、车身尺寸等你自己也能查到的东西)
外观设计、内饰细节、配置信息、乘用空间、动力操控。你看到的95%的试驾文章都是按照这个顺序这个结构来写的,长一点的文章一个方面就有一页,短一点的文章两个方面合为一页,大同小异。
拿外观设计来说,有多少参考价值?设计本来就是仁者见仁的事情,但是由于汽车网站评测文章的程式化,这种内容必须要有,即便是作者本人的喜好也要写——请问这对读者有什么意义呢?
我倒是觉得,不如在外观设计上直接来高清无码大图,好不好看费什么话,每个读者都能看清细节,有一个自己的评判不就行了。
而且这种文章结构基本上忽略极其重要了一方面:安全,包括主动和被动安全。有太多文章通篇下来连几个气囊都不说,写的详细的会在内饰细节这项提两句。
不客气讲,国内现在包括做大的自媒体,没有一家媒体是能挺直了腰板不靠厂商活着的。我觉得这不该怪汽车媒体没血性,试问大陆有哪家媒体是真正做到
汽车媒体不涉及政治问题,也不能独立。关键在于媒体也要活,也要赚钱啊,钱从哪儿来?我想大家恐怕根本没想过付费看文章吧?你看了那么多评测文章,应该从来没交过钱吧?所以现在的媒体收入基本只能是广告。这就完了,有了广告投放,你很难再做到客观中立。
因为你要靠评测的对象活着,媒体之于厂商,是一种类似于“投喂饲养”的关系。
真实的试驾,总能找到车辆的缺点甚至硬伤,可对于“小编”,他能说吗?敢说吗?
评测文章作者数不胜数,也是鱼龙混杂。近几年这个行业比较火,导致人才需求旺盛。因此,没经验的恐怕占到多数——这个行业也没什么从业资格考核,三百六十行里只要有驾照的基本上都能进来。对于驾驶感受层面的东西,没个三四年百款车以上的背书是培养不起来的。其实我们也不能要求太高,你要求汽车网站都让退役赛手去试驾,人家有更挣钱的事儿做,瞧不上。太多的作者,他们连手动挡都开不利索,摸过的车不超过20款,你觉得他说的“悬架初段柔软,中段坚挺”这种P话有参考价值?
另外,厂商办试驾活动有时候也是醉人。我遇到过四个人一台车,一共给你们两个小时,每人要拍上百张图,还要试驾,一共两个小时,你觉得我们对这款车能有多深的体会?我告诉你,四个人里有两个人根本就没开!我开了不到五分钟!
就这样写出的文章,你觉得有多少参考价值呢?况且你也是个普通人,根本看不出他那些信誓旦旦的结论那句是线、互联网的节奏实在太快
快到什么程度?一篇试驾评测文章的生命周期不超过3天,也就是今天写完了,明天登到网站首页了,后天马上撤下来换别的文章。都是快消费浅阅读,还要保证文章的信息量够大、图够多,很多作者都是白天试驾完,连夜就要出稿,熬到凌晨三四点不是没有。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图我已经删了,评论区也关闭了,大家也别猜我是谁了,无名小卒一个,不值一提。更多的东西晚上回家再写。
早在三年多前,有一位汽车杂志的老师转行跳到网络媒体,结果呆了一个星期就走了。
辞职前一天,我俩吃了顿便饭,他对我说:“以前我在杂志,大多数情况是向公关和厂家借车,
,那段时间我每天和这台车相处。车还回去后,不着急写,因为杂志是一个月刊印一次,
“不是不适应,是根本不该这么工作。这什么节奏啊我操,白天出去试车,就半天时间还得拍一大堆图,时间紧图片的质量都没保障,几个人争一辆车,我都没怎么摸。还得特么连夜出稿,第二天就要上线,这样写出的东西扯几把蛋呢?”
。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杂志的文章是有分工的,拍图的都是摄影师级别,图片精美,试驾的老师只管写字就好,对车的理解更深入,文笔也更好。杂志老师只管把字写了,什么都不用管。然后杂志的办公室里有专门的的编辑负责排版,把图和文字整理成一篇成文。
像这样,你如何要求他们的文章有足够的参考价值?大多数的编辑因为时间太紧,我们根本没有心思去酝酿或者说回想一款车的驾驶感受,我们做的更多的是拿着厂商的配置表,把里面的信息攒成文章展现给大家,顺便加几句模式化的“观点”。
你们在文章的评论区里骂我们,我们也早就无所谓了。因为作者不对读者负责,媒体不对读者负责,媒体只对厂商负责。
汽车网站的网友、读者反倒是媒体的产品,读者多说明产品强,这是媒体向厂商要广告费封口费等等费用的根本来源
假如我有一天能成立一家媒体,读者们交月费浏览内容,那我一定会对读者负责,难道不是吗?
媒体、厂商、公关公司,三者之间的关系大概就是——公关公司和媒体一起演戏,蒙骗厂商的钱。
比如说厂商举办一次试驾活动,很多情况下他们会把业务外包给常年合作的公关公司,公关公司拿到经费之后开始筹划、举办活动。发邀请函给媒体,媒体们屁颠儿屁颠儿过来了,公关们亲切地叫着编辑、记者们“X老师好!X老师辛苦了~”然后活动正常执行。公关公司从厂商赚取这一次case的钱。
然后,编辑们回去写稿,发布在网站上。很多情况下有些小媒体为什么能活着呢?他们根本没有评论呀!其实是媒体在买流量甚至伪造数据,有时候公关公司甚至会帮助垃圾小媒体伪造流量,合起伙来坑厂商。厂商发现哎哟效果还不错诶,尾款就打给公关公司啦,而且决定对这家媒体增加广告投放。公关公司很高兴,媒体很高兴,厂商也觉得很高兴。
但你会问了:厂商难道是傻子,文章底下没评论他看不见?这又是更深一层的厚黑了。厂商的市场部、公关部的相关领导早就跟媒体、公关公司串通一气了,其中各种贿赂、“返点”,有一部分就进了这些领导的腰包。
看到赞破八百了,感觉好像知乎的点赞基本上只集中在一天,一天之后就寥寥无几了。即然这样,有些更露骨的也就好说了,那我就再更新一些……
我说句实在的,当今这个社会,你觉得会有人投入那么大精力、钱财去做一件完全没有物质收益的事情吗?
在你们看来,38号自己买车评测,既不要厂商钱也不跟观众收费,就算再卖二手车,这个差价损失也是很可观的数字。况且他不可能是一个人,而是至少五个人的团队。像几款合资SUV横评这样的视频,遇到几款车排成一队的镜头,那还需要更多的人。
固定的人是主持、剪辑、摄像、道具、后期、运营。他要养这些人的,你觉得他凭什么自己掏钱买车、养一帮人,还给你们看免费的车评?况且他在车评这方面所占用的个人时间已经不能用“副业”、“兼职”来形容了。
38号被通用包养,这是某个知乎大V亲口说过的话,我的圈子里也有这么传的。
就我个人而言,几乎每天都会上新车评,因为他家的信息更精炼,不像易车那么花里胡哨,也不像之家读起来很耗费精力。我需要的只是最精炼的信息,仅此而已。
明白什么意思了吗?也就是说,即便是新车评的车评文章你们也别100%就相信了。我经常参加活动会和新车评的一起,所以很多时候自己试完的车也会看看新车评的文章怎么写。
现实是,新车评也靠厂商活着,所以为了活着不可能做到客观。新车评更多的是带着一大帮粉丝玩儿得很high,依靠YYP的个人魅力,顺便卖卖衣服等小周边。
有一位答主放上了易车的一篇对比,我只想说一句,别骂编辑了,这种文章绝对不是编辑自己愿意这么写的,傻逼都看得出来这篇文章是在黑GS,肯定是媒体跟厂商那边有了罅隙,利用自己虚无缥缈的“舆论导向能力”去故意黑一款新车。
荣威360好吗?我告诉大家,这款车我没开过,但我问过不下三四个开过这款车的同行,一致的回应是:“垃圾!”新车评网好像还出国一期视频是荣威360对比别克英朗,别看了,完全是利益相关。
王洪浩老师的那个回答,其实就是个冠冕堂皇的回应。他在知乎上这么活跃,不表示一下看法有些说不过去,所以只好这样了。我可以告诉大家:即便王老师真的把那位匿名用户的回答发给自己的下属,下属也不会有什么激烈的反应,就算有也是阿谀奉承。
据我了解,在易车写商务配合的软文稿件,单篇的报酬是500-1000,500居多吧。大家不要骂,这些稿件也不是编辑真的抢着写,A不写,B不写,C也要写,就算逼着写也要写,因为稿件是厂商花钱买的,小则十几万,大则几十万。而编辑最后能拿到的也就500-1000。大家也不要骂易车,几乎所有汽车网络媒体都是这样的,我感觉易车做得已经算不错了。
再说说之家吧。之家在圈子里算是龙头老大了。据我所知,凡是在之家混过的编辑价码都不会低,甚至能跳到小媒体当个小头头。
但很多圈子里的人不愿到之家工作,因为太累了。前面说到连夜出稿的现状,其实就是当年之家带起来的。之家为了增长关注度和流量,要求编辑必须当夜出稿,第二天就上线。后来各家媒体公司一看流量都被之家抢走了,也要求自家的编辑这么做,到今天,连夜出稿已经成了90%以上的情况。
而且之家的员工管理也是很厉害的。之家是为数不多的愿意主动吸收本科毕业生的汽车媒体,因为他们是白纸一张。入职之后,先集中封闭培训,灌输式地给你讲授各种汽车知识,期间还有考试、洗脑等等。最后,之家的新人被公司活脱训练成了写稿机器、熬夜机器。我参加不少活动碰上之家的人,尤其是年轻人,一个个目光都呆滞了,摸到车就疯狂拍图(他们的任务更重),甚至有两次,之家的编辑把车开走了,自己一个人找地方私拍去了。
竞争很残酷,活着艰难。我希望大家也不要骂之家,毕竟它为我们呈现了最详细的试车文章。
改稿其实就是一开始编辑想说一些实话,结果第二天文章上线,公关打电话过来:”X老师~您的高作中有一句话blablabla 您看能不能稍微换一种说法呢?“
公关会给你的领导打电话,跟你的领导说某某刚参加过我们的某某活动,稿件里有句话想改。一听到这里,领导其实就明白个八九不离十了:肯定是编辑不想改,电话才打到我这里来的。
这时候,公关还会再给主编打电话。当主编接到这么一个电话的时候,他也有两个选择,改,还是不改?
然后即有可能明年这家媒体就拿不到这家厂商的投放了,因为你把人家得罪了。
哈哈,对于公关公司来讲,改个稿子只是一个邮件、一个电话、两个电话或三个电话的事。
在这个过程中,你也看出来了吧,编辑就是个Machine的角色,他们只是个写稿的机器,有bug,修复即可。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