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

百度百科「幸存者偏差」中关于二战飞机的例子前后解释有些矛盾是

字号+ 作者:江苏在线 来源:未知 2020-01-11 02:08 我要评论( )

百度百科「幸存者偏差」中关于二战飞机的例子,前后解释有些矛盾,是怎么回事? 百度百科「幸存者偏差」中关于二战飞机的例子,前后解释有些矛盾,是怎么回事? ,用了二战空战

  百度百科「幸存者偏差」中关于二战飞机的例子,前后解释有些矛盾,是怎么回事?

  百度百科「幸存者偏差」中关于二战飞机的例子,前后解释有些矛盾,是怎么回事?

  “,用了二战空战举例子,可是我觉得百度百科上的解释有些前后矛盾,有心者可以看看那个百科,开头也是用空战举例子,中间也是用空战举例子,可是说法却不一样。我有点看不懂了,希望谁能真正解释一下什么是“幸存者偏差”,谢谢。

  (建议先阅读周祚的答案,以及程毅南的答案,因为这篇答案是在知友讨论的基础上写的。)

  现在讨论方向变成了「这个故事是不是鸡汤段子」「飞机的罩门到底是肚子还是翅膀」?

  论文背景是,二战时,从战火中返航的飞机的伤痕呈现某种规律,有的部位中弹多,有的部位中弹少。为了提高飞机的防御力,直觉上似乎应该在弹孔密集处加强装甲。

  这位专家是匈牙利裔犹太人,后来去美国做研究,二战前后达到个人学术成就的顶峰。

  沃尔德的名气比冯·诺依曼小一万倍,但在当时神牛辈出的学术圈也不是无名之辈。

  诺贝尔奖经济学奖得主,弗里德曼,为美国海军研究炸弹试验方案时,卡在一个统计学问题上。弗里德曼求助犹太老乡沃尔德,问题迎刃而解。战后沃尔德拓展了这个问题,写成专著《序列分析》。

  弗里德曼把这段经历写入了自传,称赞道:「他(沃尔德)是一位杰出的统计学家,为统计学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

  A Method of Estimating Plane Vulnerability Based on Damage of Survivors

  铺垫了五十五页之后,沃尔德开始代入数据,演示如何计算飞机要害处。他用了一组虚构的数据:

  400 架飞机参与轰炸行动,返回 359 架。在返回的这些飞机中, 240 架毫发无损, 68 架中弹 1 发,29 架中弹 2 发, 12 架中弹 3 发, 10 架中弹 4 发。另外还已知飞机的各部位面积及各部位中弹次数,其中

  只了解返航的飞机的情况,完全不知道坠毁的飞机哪里中了弹,没有对照,怎么知道哪个部位是要害呢?

  大意是说,根据这组虚构的数据,得出结论,发动机是最要命的地方,被击中一弹,就有 39% 的概率坠毁。

  弹孔最稀疏处,恰恰是要害处,因为没怎么被击中要害的飞机才更有机会返航、进入统计样本。这就是「幸存者偏差」,更多描述请阅读 程毅南关于

  接下来,沃尔德马上推出升级版算法:只要知道返回的飞机何处中了何种子弹,我就可以算出飞机不同部位被不同武器击中之后的坠毁概率!

  2. 第二危险的是被7.9毫米机枪击中驾驶舱,有 19.4% 的概率坠毁;

  或许有人会说:我用膝盖都能想到发动机和驾驶舱是要害,还要你算给我看?更不用说你的数据还是虚构的了。

  设计飞机的人不会没有考虑到发动机和驾驶舱的重要性,或许已经给予了充分甚至过分的保护了呢?加厚装甲的代价是损失飞行灵活性,不是想加就加的。

  所以在这点上我同意 @欲三更 所说的,凭常识是不足以判断飞机哪里需要加固的。有了计算方法,我们才有办法知道对要害的保护有没有矫枉过正,有没有暴露出新的要害。

  这篇 1943 年的论文的实用价值在于:战场上我们很难找回坠毁的飞机,因而没有办法像 CSI 那样去给飞机验尸,但是不要紧,只要分析返回的飞机,使用统计学方法,就可以推算出那些挂掉的飞机的死因,以助改进飞机的设计。

  总之,故事确有真实源头,不过故事中没有提到的是,飞机的要害部位与弹孔分布的关系,不是光凭空口推理的,而是一位优秀的统计学家以平生所学,花了近百页的篇幅,列了一百多个式子推导出来的。

  沃尔德的结局令人惋惜。1950 年,四十八岁的他受印度政府邀请,携妻前往印度讲学。不料,航行至印度的尼尔吉里丘陵时,飞机坠毁,沃尔德和妻子都未能成为幸存者。

  楼上的几位包括@程毅南 老师,你们详细地解释了什么叫做幸存者偏差,我没有什么好补充的了。除了程老师举的空战的例子存疑,这个我后面说。

  题主所困惑的,不是他即使上网查询也弄不懂幸存者偏差是什么意思(那太蠢了),而是

  第一个故事里面,说的是机腹中弹多,机翼中弹少,但是实际上机翼中弹了很难返航。

  第二个更加详细的故事里面,则变成了机翼中弹多,“座舱与机尾发动机部位”中弹少,结果和上面相反。

  到底特么的哪里中弹多!特么的哪里被打中容易挂啊!(╯‵□′)╯︵┻━┻

  于是题主糊涂了。他糊涂不是弄不懂幸存者偏差,而是不明白百度百科的自相矛盾。

  二次世界大战时,美英联军对德国展开了战略大轰炸。由于德国防空力量强大,美英空军损失惨重,国防部找来飞机专家,要求研究战斗机受损情况,对飞机进行改进。专家们检查了执行任务归来的飞机,发现所有飞机的机腹都伤痕累累,于是专家们建议,机腹非常容易受到防空炮火攻击,应该加强机腹的防护。最后国防部的改进要求却是,改进和加强对机翼的防护。因为国防部的一个统计学家发现,能够幸运返航的飞机,机翼都完好无损,这说明,被击中机翼的飞机都坠落了,而仅仅被击中机腹的飞机都返航了,应该加强防护的是机翼,而不是机腹。统计学里将这类因结果导致错误认知的情况,称为“幸存者偏差”。

  放狗得知,这个段子在上最早出自09年的某个BLOG上(欢迎各位补充更原始的出处),之后被小范围转载,之后被某财经专栏作家引用后较大范围转载,之后被各类网站大范围转载,并在今年通过读者等大众杂志转载之后达到了传播的高潮,

  如今你在百度上输入“幸存者偏差”,出来的10000多个结果90%是这个案例。

  为了验证这个段子的不靠谱性,我特地问了问北航毕业的军迷同学,其答复曰“你

  感谢媒体和自媒体们对于知识的传播所做出的贡献,但是你们在引用案例的时候稍微过一下脑子,会让世界更好一点的。

  我分析,最初的作者或许搞混了“机翼”和“尾翼”的区别(据说尾翼也是要害部位一旦被击中很难返航这个我不懂请大牛指正),随手写错,之后如

  甚至在本题之中,尽管各位对于幸存者偏差的概念解释的都很好,但是题主的困惑就从这个段子而来,

  经济学在最近几年越来越有向鸡汤学发展的趋势,不得不说有这些段子的功劳。

  1. 幸存者偏差的概念,最简单来说就是:科目(中弹部位)和样本是否能被纳入统计(返航让你弹孔)有相关性(打下来就回不来了),所以样本呈现的结果和实际结果存在偏差。用白话说,活下来的才能让你看到,所以那些死掉的真实情况你无从得知,于是你只能看到机翼中弹返航的飞机、和股市里面赚几十倍的股神。

  2. 百度百科词条中,第一个关于飞机的案例是错的,它引用了一个广为传播谣言段子,排除了这个关于机翼和机腹的谬误之后,你理解这个概念应该没太大问题。

  3. 百度百科虽然和维基一样是大众编辑,志愿者修订,不过做的远没有维基好,这类的冷门概念最好看英文维基,Survivorship bias

  4. 不过,即使看着这两个矛盾的案例,也应该能明白作者想表达的幸存者偏差的概念吧。排除阻碍认知模糊信息的技能请题主再多推一点。

  5. (本条是私货)不过,还是感谢题主提出的疑惑,其实驾驶舱和机翼哪个对于飞机更要害,并不是一个具备专业知识才能明白的问题。那么多人,在引用别人的话的时候,自己都不会好好读,我个人觉得,这是写文字的人所能做的最蠢的事情没有之一:引用即表明你对这些文字推崇备至,你特么自己都不好好读,骗狗呢!

  感谢大家挑的BUG,“发动机在尾翼”这个谬误,是我从百度百科的另一个案例中引用的,原文为:

  但我有完全不同的看法,我建议加强飞行员座舱与机尾发动机部位的装甲,因为那儿

  艾玛,这个段子也获得了广泛的传播,比上一个少一点,因为这个段子还是比较长的。

  经过大家的指正,确实没有把发动机装在机尾的,但是同时下面有专业人士贴出的论文中,确实认为机尾和机腹一样属于要害部位,具体的原因有待专业人士解答。

  这太可怕了,一个广为传播案例是错的,我用来纠正它的另一个广为传播的案例也是错的。

  百度百科「幸存者偏差」中关于二战飞机的例子,前后解释有些矛盾,是怎么回事?

  是的,体现百姓知道(相对于百度)先进性的时候到了!楼上的几位包括@程毅南 老师,你们详细地解释了什么叫做幸存者偏差,我没有什么好补充的了。除了程老师举的...

  百度百科「幸存者偏差」中关于二战飞机的例证,内外解释有些矛盾,凡是怎么回事?

  我在百度百科上看到的“幸存者偏差“,用了二战空战举例子,可是我觉得百度百科上的解释有些前后矛盾,有心者可以看看那个百科,开头也是用空战举例子,中间也是用...

  由于工作需要,想要去沃尔德学习英语但是学费比较贵,有人知道这个靠谱吗?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高以翔百度百科事件始末:被修改的内容是什么?

    高以翔百度百科事件始末:被修改的内容是什么?

    2020-01-13 14:55

  • 美国的飞机墓地(转自百度百科)

    美国的飞机墓地(转自百度百科)

    2020-01-11 18:09

  • 乌航:伊朗坠毁客机机龄不到四年事故前刚进行检查

    乌航:伊朗坠毁客机机龄不到四年事故前刚进行检查

    2020-01-11 18:07

  • 《惊奇队长》:飞机改改就能上太空?

    《惊奇队长》:飞机改改就能上太空?

    2020-01-11 02:15

网友点评
精彩导读
热门资讯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