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

销量下滑考验新能源汽车市场化转型

字号+ 作者:江苏在线 来源:未知 2019-11-02 17:53 我要评论( )

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下降,近三年内再度出现负增长。由于新能源汽车 中汽协秘书长助理陈士华认为,受新能源补贴退坡过渡期结束的影响,7

  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下降,近三年内再度出现负增长。由于新能源汽车

  中汽协秘书长助理陈士华认为,受新能源补贴退坡过渡期结束的影响,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出现下降。据中汽协统计,7月当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完成8.4万辆和8.0万辆,环比下降37.2%和47.5%,同比下降6.9%和4.7%。

  3月26日,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和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2019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并设置3个月的过渡期。自6月26日起,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将在2018年的基础上平均退坡50%,而地方补贴直接退出。

  需要指出的是,在京沪等新能源汽车的主力市场,地方补贴的标准一般可以达到国补的50%。这意味着在退坡完成后,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所能拿到的补贴最多会下降70%。

  对此,多数车企采取了赶在退坡政策实施前突击上牌的做法,导致6月份销量出现集中放量。根据中汽协的数据,6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完成15.2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80%,这在一定程度上透支了7月份的销量水平。

  此外,由于传统的燃油车国五排放标准升级到国六排放标准的政策切换,国五排放标准的燃油车大幅降价,这也使得一部分具有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的消费者转而购买国五排放的燃油车。

  尽管受新能源补贴退坡过渡期结束的影响,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出现下滑,但1-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还是分别完成70.1万辆和69.9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39.1%和40.9%。

  不难看出,在国内汽车市场整体不景气的大环境下,新能源汽车仍然风景独好。目前,新能源汽车遭遇销量下滑,只不过是发展中的波折,我国新能源汽车两位数的超高增速以及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地位并没有改变。

  当然,我国成为新能源汽车的产销第一大国,离不开产业政策的积极扶持,政策的风吹草动都会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产生影响。追溯上一次新能源汽车负增长出现在2017年1月,那次是因为业界预期补贴政策将要调整而出现观望情绪。

  目前,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补贴退坡,“双积分政策”正接替补贴政策成为我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7月9日,工信部又修订了“双积分政策”,披露了2021-2023年双积分细则,该政策有望以更加市场化的方式促进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此外,继续对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取消限行限购,以及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奖励等政策,也有望在一定程度上对冲新能源补贴退坡的影响。

  可以预见,“双积分政策”等政策接棒补贴政策,将以更市场化、更有针对性的方式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新能源车企将直面市场,以往依靠补贴过日子的车企的生存空间将会越来越小,而注重技术研发和品质的车企将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

  A股迎来MSCI第三步扩容计划!数百亿增量资金将入场 外资会买哪些个股?

  A股迎来MSCI第三步扩容计划!数百亿增量资金将入场 外资会买哪些个股?

  国家下了“死命令”!电子烟真要凉了?千亿A股遭殃 网友:最心疼罗永浩!

  统计局:10月官方制造业PMI为49.3% 非制造业PMI为52.8%

  新股变天了 最惨新股上市3天2跌停 科创板新股上市首日涨幅最低记录也来了

  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互联网迎来更加强劲的发展动能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汽车行情网和V车展是什么关系?

    汽车行情网和V车展是什么关系?

    2019-11-10 22:58

  • 我是做汽车美容行业的想过段时间自己去做汽车用品批发或汽车配件

    我是做汽车美容行业的想过段时间自己去做汽车用品批发或汽车配件

    2019-11-10 00:42

  • 五菱宏光v两年半的车走了12万公里没有大修过值多少钱。请知道行

    五菱宏光v两年半的车走了12万公里没有大修过值多少钱。请知道行

    2019-11-10 00:41

  • 李斌等超80位富豪落榜2019福布斯汽车行业不景气影响大

    李斌等超80位富豪落榜2019福布斯汽车行业不景气影响大

    2019-11-10 00:40

网友点评
精彩导读
热门资讯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