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有现代教育以来,历史上也是非常重视教育的。100年前,我国国力衰弱,但对教育相当重视。据可靠史料,张作霖时期,当时教育支出占东北财政收入的40%。当时一个小学校长月收入40大洋,是县长的2倍。大学知名教授,月收入都在400大洋以上。
我国出生的获得诺贝尔奖的8人中,有5人就是受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教育。那时候大师云集,人才辈出,没有那时候培养的人才,新中国“两弹一星”等就不大可能。
用于保障教师待遇的部分不大。近些年,教师很多待遇不能落实,与其他事业单位收入差距拉大,这是挫伤老师工作积极性的主因。“人不患贫而患不公”,以前大家收入都不高,但所有国家工作人员都不高,怨言就少一点。现在别的单位一年得18个月工资,教师就12个月,一下子收入少几万,没有怨言是假的,不影响积极性也是假的。
当然,导致教师工作积极性下降,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比如,社会对教师的过多的未经证实的负面消息,比如“上课不讲补课讲”,给教师绑上沉重的道德枷锁,网上流行的一些“妖魔化”教师的言行等等,会影响到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国家对教育越来越重视不假,却难以惠及老师。大部分投入基本上用在盖新的校舍,更换多媒体,盖新的实验室,买最新的器材(一个显微镜上万元但是学生到毕业应该也用不了一次),甚至广场地砖要反过来再铺一遍。这些东西都是烧钱的项目,这些大工程到底谁得利用脚丫子想想就知道!
重视教育,主要重视的是教育教学的业绩,各地都会有针对学校的办学特色、办学业绩的综合督导检查,并将此作为评价学校的一项重要的指标。按照管理的压力递增原则,学校将此逐渐施加到教师身上,所以,重视教育特别是重视教育教学业绩,最终是金字塔最下面的教师受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