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官屯小学位于市动物园旁,是全区最南端的一所小学。我们一路驱车,来到这里,看到了新改建的操场和教学楼,让人眼前一亮,我区大力实施校园提升工程,为这里配齐了现代化教学设施,修建起标准化操场……
想着要见的这些人,为了共同的梦想,聚在了这小小的村庄小学里辛勤耕耘,她们远离城市的喧嚣,静心研学……日夜相伴的是那写满故事的三尺讲台,以及400多个让她们无比骄傲的孩子们。
不久后,在校园里,我们见到了这五位团结一心干教育的一线骨干乡村教师,她们中郭金兰、徐淑霞、郭运玲老师已在这里从教20年以上,可谓农村教育的元老,也是这所学校蜕变的见证者;还有刚入职不久的柳金平和杨悦,为乡村教育注入了新鲜力量。今天,小编透过她们的讲述展开一幅深藏躬耕教育一线的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学校是工作的地方,更是34位老师共同的家,她们大多离学校很远,但大家风雨无阻,每天都会早早地来到校园,开启一天属于自己的幸福时光。郭金兰老师说:“许多学生家长因外出务工,早早地就把孩子送来学校,我们就要到得更早,晨读、陪伴、教学,感觉和孩子们在一起每天都很开心。”
在郭金兰所管的班级里,就曾经有一个“皮小子”,打架、逃课是经常事儿。一次,他还拿了其他同学的钱买了文具,郭金兰知道后,并没有责罚他,而是对他说:“如果你能鼓起勇气承认错误、改正错误,老师愿意和你一起承担!”一起承担!郭金兰说到做到,在孩子承认错误后,她不仅帮助男孩归还了钱物,当得知孩子因父母在外务工而缺少关爱,她就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帮助这个“皮小子”,倾听他的苦恼、分享他的快乐...慢慢的,“皮小子”变得懂事了,原先身上的毛病也不见了踪影,成为班里老师和同学们都认可的好学生。
“善德教育”是邓官屯小学一直以来所坚持的教育理念。郭金兰讲,既然家长信任我们,把孩子交给我们,我们就要负起责任,一定要把他们培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再过一两年,徐淑霞老师就到退休了的年龄,她唯一不舍的,就是这里的孩子们。1983年参加工作至今,她教过的很多学生早已为人父母,他们的子女又继续来到了徐淑霞身边,她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和你父母一样优秀!”
徐淑霞是学校里的一个榜样,但徐淑霞老师自己却讲,支撑她这些年无怨无悔奉献一线的正是这里的老教师赵维俊,老人家从教59年,一直热爱和坚守这片乡土,她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献给了三尺讲台。让徐淑霞记忆深刻的是,身体不好的赵维俊老人还在校时,被其他老师劝着多休息,但老人总会半开玩笑地说:“兜里时刻带着救心丸,你们要是看见我倒在了讲台上,记得喂我吃药。”赵维俊老师的教诲影响着一批批的学生,也激励着一代代的老师。如今,徐淑霞也上了年纪,身体有时也会有一些不适,但她常说:“只要上课铃一响,什么病都好啦,乡村教师的精神要传下去!”
就这样,对教育的热爱在这些乡村老师之间传递着。2013年,徐淑霞成为我区首批扶贫教师的一员,在盐山县杨集乡石湾小学支教期间,她就像一位妈妈,照顾着那里的留守儿童。有的学生头上生了虱子,她就亲自为他们烧水洗头;有的学生受了委屈,她就把他们揽在怀中……临别时,孩子们对她的依恋与不舍,泪水中那一声声的“徐妈妈”,让徐淑霞刻骨铭心,她说:“我要把我的一生献给教育,献给我爱的孩子们!”
图片中是老师从教23年的郭运玲,她就是因一段故事而被家长们拍手称赞。一名学生因父母离异,独自和六十多岁的姥姥生活,前不久,老人带着孩子出了车祸,连人带车翻倒在马路上,而老人第一时间把电话打给了郭运玲,郭老师得知老人伤得很重,要在医院住很长一段时间,面对一脸难色的学生家长,郭运玲说:“这些天孩子我负责!”为了帮助这个家,她尽了自己全部的力,因为,她不仅是一名教师,更是学生的家长!
刚入职时,柳金平、杨悦还曾心怀忐忑,作为80后、90后,她们顾虑的是乡村小学里的教学设施设备怎么样,那里的老师、家长好不好相处……但来到学校后,她们很快就融入了这里,不仅因为这所农村小学有和市里小学一样的电教室、触摸屏显黑板等现代化教学设备,更多地是因为这里的老师。柳金平说,第一天上班,就喜欢上了这儿!34位老师亲如一家人,400多名学生就是他们共同的子女,每一个人,都在尽着自己的全力,为孩子们筑梦……
在这新华最南端的一隅,为了孩子们的梦想,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力量在这里不断汇聚。在学校的引领号召下,家长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关心关注学生成长,身边的人们也纷纷加入到校园建设中来——有的老师家属会来学校帮着美化绿化环境,修理破损设施;周边村的干部、大学生村官和热心村民,也会自发地维护校园秩序,带着孩子们一起开展课外活动……
近几年,随着“东扩南进”步伐加速,新华区城区框架不断拓展,交通道路、便民设施、乡村建设日益完善,新华教育进一步向农村倾斜,校园环境的改造升级、教育教学的优化创新、年轻队伍的扩充壮大等一系列举措,让包括邓官屯小学在内的各所新华农村学校成为新华教育的又一闪光点,让那里的孩子们享受到了更多的教育机会,体验到了更多的幸福欢乐。
离开时,正值放学的铃声响起,孩子们蹦蹦跳跳地跑出教室,参加遍布校园的各类社团活动。他们笑着、闹着,霎时间“占领”了每个角落,在这个寒冷的季节里,充满了蓬勃的生机力量!看着眼前一张张如璞玉般的小脸,不禁让人感慨,他们是幸福的,在这些心存理想的“花匠”们的温暖怀抱中,在遍布全区幸福教育的精心雕琢下,他们的明天将会和美丽的新华一起,更加美好!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