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听到的一种观点是,只要高考这个制度不变,所谓的素质教育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因为在高度竞争压力下,我们更加倾向于采用最传统最刻苦的学习模式,拿时间付出加持,拿刷题量说事。而着眼现实,素质教育这个概念在最近几年的高考改革中大热。但是我们这里不去讨论城乡教育差距与教育改革的试点现状,也暂时抛开外在环境的趋势不去研究,而是讨论如何做好自己的素质教育,强化自我的学科素质。
前两天刚去过上海科技馆。虽然有些设备已经很老旧,技术也没有做好及时的更新,但是这里依然是个给孩子们做科普的好地方。看着耐心的父母带着小小孩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体验过去,回想起自己那么大的时候正在开心的玩着泥巴,不得不让人感慨教育的时间精力投入与资本投入在不同家庭之间的差距。
但是感慨归感慨,主观能动性还是需要积极发挥的。我想说的第一方面就是,尽可能早地去通过亲眼观察,亲身实践建立起我们作为一个学习者的sense。你在科技馆里看到的喀斯特地貌与地球结构剖面图,总会以一种更直观的方式构建起你的知识体系,或者说,让你在上手知识的时候能够更快地进入知识语境。
所以可以这么说,如果你是一个喜欢出行并且从小就旅行挺多地人,那么祖国山川,世界风貌的见识一定对你的学习有所裨益。这种优势,不是体现在成绩的绝对强势上,而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思维与反应体系的形成,能够给你更多的可能性去做得较好。
所以如果有机会的话,千万不要以苦闷在家学习的选择替代你能够出去见识的选项。这种来自时间的正向反馈,不光是地理学科有这么直观的效果。社会万千气象,对于一个学习者,尤其对于一个文科生来说,都是不可忽略的时代背景与外在要求。
当然这么说的话,对于一些已经身处高二高三的同学来说,可能会是短暂焦虑的来源——我从来就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比较缺乏这方面的实践怎么办?而且我现在也没有太多时间去做这样一件事了。
在这里我们就要谈谈互联网的好处。信息的高度开放意味着我们可以在这个共享的平台上找到许多有效资源。你可以定点去找自己想要了解的方面,也可以找到很多完整的教程从面上拓宽自己,甚至可以在一些平台上获得一对一的咨询与提升。
这就是为什么我很反对家长或老师不允许我们上网(当然如果你选择了上网玩游戏而带来的削减力大于你从网络中学习带来的提升力,这条并不适合你)。一个高度自律并能规划好学习的学生,网络的高效使用一定是他提升成绩的利器。
自然地理的很多模型,比如太阳运动章节,你可以通过搜索动画演示去做更深的理解;专业定义的地貌、奇特的地理现象,你可以搜索真实视频去直观地感受;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凤体人情,自然状态,可以在纪录片中看到较为完整专业的介绍……
高中生即使两耳不闻窗外事,也能在笔下的试题里,把这个世界了解的差不多了。因为题目有着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那么必然就会有较为详细的背景介绍。哪怕就是做一样的题,我们也要有意识地通过做通一道题来让它发挥其素质教育的能量。
文综题,尤其是地理题,常常会有大篇幅的文字介绍,我们常常埋头做题,把套路公式带上材料一分析就完事。这样的做题是被动的,我们还是在做别人的题,而不能养成更为自主的思考习惯。对于一段材料,我们在做完本身的题之后,还要能够对题干的知识点做一个大略的输入,形成关于某一个地区某一种现象的资料佐证库,久而久之,你的地理学科能力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同时,我们还需要去锻炼自己揣摩出题人想法的能力,其中一个锻炼方法,就是研究所给材料的内容与逻辑和题目之间的对应关系。
高考的趋势的确是更为强调学科素质与思维潜力。埋头一味苦干在如今看来,已经不是一个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了。那么如何在自己的现有条件下,通过更为科学的调整,去逐步完善自己的学科综合能力,才是我们基于素质提升的出发点要考虑的,也是那个不误砍柴功的磨刀时。
拿我自己来说,上了大学以后,我就尤其感谢曾经给我一个机会带团队研究家乡海绵城市工程的高中地理老师。这样一个实践过程,对于一个纯粹狠抓学习的高中三年来说,实在珍贵,也实在对成长有太多支持。
但是在这样的认知体系下,不是要我们去抱怨外在环境,也不是因为没有条件生出焦虑,而是为大家提供一种思路,在自己当前的学习模式中,如何找到一个突破点,可以让自己以素质教育的标准提升学习效果。再往深一点说,如何主动思考与反馈,这本身就是当代素质教育对学生提出的要求。
我期待你们耕耘好自己的那方土地,不抱怨某种泥土是不是更加适合开花,而是去选择最适合自己土质的培土方法;不焦虑他人的花开得更加鲜艳,而是发掘到自己每一寸土的最大潜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