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致家长:教育是一次爱的碰撞,家长与老师配合越好,孩子就越成功,共勉!
又有多少父母认为,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教育就主要在学校,责任就主要在老师了。
确实,现在的父母都不容易,为了养家糊口,每天忙于事业,对孩子的教育实在是力不从心。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须学会两件事,一是学会做人所需要的人文素养,二是学会做事所需要的文化知识。
同时,我们必须明确的是,家长和老师在教育孩子上只是有所偏重,不是绝对的。
我们总说生活艰难,需要努力工作才可以给孩子更好的生活,可也许孩子需要的只是父母的陪伴而已。
孩子出生时,大家都是一样的,可后来为什么有些成了好孩子,有些却成了熊孩子?
我的同事曾给我讲过一个她女儿的故事。她女儿曾在少年宫舞蹈班里学跳舞。但不知为什么,也许是由于跟老师生疏而紧张的缘故吧,孩子总把动作搞错,学得不好,孩子也很沮丧。
孩子的母亲,也就是我的这位同事,曾是一位优秀运动员,她深信女儿身上一定有着自己的良好基因,但看到女儿频繁出错的动作,感到十分困惑。孩子的教练是她的大学师妹,于是她就给教练发了一封短信。
过了一会,教练回复了一条短信,大意是说,师姐,你别着急,其实我特别喜欢你家宝贝……我的这位同事兴奋地把短信读给女儿听。
不多久,她惊奇地发现,不论学习多难的动作,孩子再也不出错了,而且学得又快又好。
孩子上学后,每个家长都很在意老师对自己孩子的态度,特别希望孩子能得到老师的特殊关注。
但是教师很难像家长一样对待每个孩子——不是由于责任心的缘故,而是由于角色不同,关注的方式也不同。
老师像父母那样关心和爱护学生,我认为未必是一件好事。老师应当比家长更有理智。
当孩子没有受到特殊关注而产生失落感时,家长应保持冷静,运用智慧做好“补台”的工作。
其实我想,即使没有那条短信,家长在孩子面前编一个“善意的谎言”,也不失为一种教育的艺术。
如果家长不能保持冷静和理智,情绪上流露出对学校老师的不满,甚至当着孩子的面发一通牢骚,使孩子对学校和老师产生了成见,那后果是不堪想象的。
家长与学校配合得越好,教育越会成功。我可以非常负责任的说,凡是家长不与学校配合的,结果都是悲剧,这在我的教育经历中无一例外。
因此,在孩子面前,家长要极力维护学校和老师——不是假惺惺的做戏(因为孩子都能察觉出来),而是要真心实意地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做好孩子的工作。
我曾读过一篇外国短文,说是在一次课后,老师不慎丢了一个小孩。等找到孩子后,孩子由于受到惊吓,哭得十分伤心。
“己经没事了,那个姐姐因为找不到你而非常紧张,并且十分难过,也不是故意的,现在你必须亲亲那个姐姐,安慰她一下。”
小孩踮起脚尖,亲了亲蹲在他身旁的工作人员的脸颊,并且轻轻地告诉她:“不要害怕,己经没事了。”
要想教育好孩子,必须要老师和家长的相互配合,各自承担起自己的教育责任,这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同意教师帮的观点,记得在文末右下角为小磊哥点亮 “在看” ,在教育孩子的路上,家长请与老师并肩努力!
【版权说明】教师帮经作者授权转自:教师E家(ID:jiaoshiEjia)。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里是老师、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的教育交流平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