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中学物理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

字号+ 作者:lobtom 来源:未知 2018-09-29 10:35 我要评论( )

【导读】(满分为100分) 第一部分 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新课程给教师角色的定位是()。 A.学习者B.定向者C.促进者D.定论者 2.新课程结构的主要特点()。 给教师角色的定位是()。A.学习者B.定向者C.促进者D.定论者2.新

  【导读】(满分为100分) 第一部分 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新课程给教师角色的定位是()。 A.学习者B.定向者C.促进者D.定论者 2.新课程结构的主要特点()。

  给教师角色的定位是()。A.学习者B.定向者C.促进者D.定论者2.新课程结构的主要特点()。

  4.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旗帜鲜明地把课程改革作为一项政府行为,明确了基础教育对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的作用是()。

  1.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因为这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

  2.如图1所示,用导线把灯泡、电池和四种物品分别相连,灯泡一定不发光的是()。

  图1图23.把两种不同的金属片插入柠檬,制成“水果电池”,用电压表测量水果电池的电压,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如图3,钢珠沿竖直平面上的光滑轨道abcd从a点运动到d点,钢珠()。

  6.嫦娥一号卫星的微波探测仪可探测“月壤”发出的频(此_资_料_转_贴_于_GZU521_学_习_网]率3.0 GHz、7.8 GHz、19.35 GHz和37.0 GHz的微波辐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7.把高2 cm的发光棒立于焦距为5 cm的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成了4 cm高的像,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

  图59.如图5所示,升降机以1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升降机对人的支持力为500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升降机以1.5 m /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对人的支持力大于500 N

  10. 如图6所示,绳子OO′悬吊着质量忽略不计的杆,在杆的a点挂上重物G,在O右侧某点b处挂上钩码,重物G的质量及a到O的距离不变,要使杆保持水平,b点挂的钩码个数(每个钩码质量相同)和b到O的距离的关系是选项中哪一幅图所表示?()

  图6图711. 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了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7所示。根据图像可知()。

  图812. 如图8是某同学连接的电铃电路,开关闭合后,电路中始终有电流,但电铃只响一声就不再响了,原因是()。

  13. 如图9,质量为M的楔形物块静置在水平地面上,其斜面的倾角为θ。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小物块与斜面之间存在摩擦。用恒力F沿斜面向上拉小物块,使之匀速上滑,图9在小物块运动的过程中,楔形物块始终保持静止,地面对楔形物块的支持力为()。

  14. 静电场中,带电粒子在电场力作用下从电势为φa的a点运动至电势为φb的b点。若带电粒子在a、b两点的速率分别为va、vb,不计重力,则带电粒子的比荷q/m为()。

  15. 质子和中子是由更基本的粒子即所谓“夸克”组成的。两个强作用电荷相反(类似于正负电荷)的夸克在距离很近时几乎没有相互作用(称为“渐近自由”);在距离较远时,它们之间就会出现很强的引力(导致所谓“夸克禁闭”)。作为一个简单的模型,设这样的两夸克之间的相互作用力F与它们之间的距离r的关系为:F=0,0<r<r1

  0,r>r2,式中F0为大于零的常量,负号表示引力,用U表示夸克间的势能,令U0=F0(r2-r1),取无穷远为势能零点。下列U-r图像中正确的是()。(图形略)

  1. (1)电冰箱里的食物容易变干和相互“窜味”,从物理角度分析,食物“窜味”属于现象,电冰箱里的食物主要是通过或方式失去水分的。

  (2)小明触摸电冰箱门时感到手“麻”,下表列出了小明对造成手“麻”原因的四种猜想,其中的猜想是合理的(填写序号)。

  序号猜想A火线断路B火、零线短接C火线与电冰箱的金属外壳接触D电冰箱的金属外壳接了地线.据报道:“一男子陷在泥沼里,他挣扎着力图把一只脚拔出来,结果下陷得更快更深,抢救队员在泥沼上铺上木板,从木板上靠近该男子,把绳索递给他,大家合力把他拉出后,让他平躺在泥沼上以蛙泳姿势移离泥沼。 ”

  3.电动机车利用电动机产生动力以200 km /h的速度高速行驶,电动机把能转化为能。由于所以行驶的列车在动力消失后不能立即停下,当高速运行的列车开始制动时,电动机变成发电机,将动能转化为电能实现减速,发电机应用的物理现象工作。

  1.如图10所示,平面镜前有一点光源S,S发出的一束光线被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点,请作出该光线所示,长方体木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请画出木块受到所有力的示意图。

  图10图113.用图12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若拉力F将绳子的自由端移动1. 5m时,重物升高0. 5m,请在图中画出绳子绕法。

  图131.(1)如图13所示,用导线将验电器与洁净锌板连接,触摸锌板使验电器指示归零。用紫外线照射锌板,验电器指针发生明显偏转,接着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锌板,发现验电器指针张角减小,此现象说明锌板带电(选填写“正”或“负”);若改用红外线重复上述实验,结果发现验电器指针根本不会发生偏转,说明金属锌的极限频率红外线(选填“大于”或“小于”)。

  图14(2)用如图14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光的薄膜干涉现象。图1是点燃的酒精灯(在灯芯上洒些盐),图2是竖立的附着一层肥皂液薄膜的金属丝圈。将金属丝圈在其所在的竖直平面内缓慢旋转,观察到的现象是()。

  2.(1)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的(此_资_料_转_贴_于_GZU521_学_习_网]操作步骤为:

  按上述方法得出的重力加速度值与实际值相比(选填“偏大”、“相同”或“偏小”)。

  T′=T01+asin2θ2,式中T0为摆角趋近于0°时的周期,a为常数。为了用图像法验证该关系式,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若某同学在实验中得到了如图15所示的图像,则图像中的横轴表示。

  3.某同学利用图16所示的电路研究灯泡L1(6V,1.5W)、L2(6V,10W)的发光情况(假设灯泡电阻恒定),图17为实物图。

  图16图17图18(1)他分别将L1、L2接入图16中的虚线框位置,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当电压表示数为6V时,发现灯泡均能正常发光。在图17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线中的虚线框位置,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当电压表示数为6V时,发现其中一个灯泡亮而另一个灯泡不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3)现有如下器材:电源E(6V,内阻不计),灯泡L1(6V,1.5W)、L2(6V,10W),L3(6V,10W),单刀双掷开关S。在图18中设计一个机动车转向灯的控制电路:当单刀双掷开关S与1相接时,信号灯L1亮,右转向灯L2亮而左转向灯L3不亮;当单刀双掷开关S与2相接时,信号灯L1亮,左转向灯L3亮而右转向灯L2不亮。

  1.科研人员乘气球进行科学考察,气球、座舱、压舱物和科研人员的总质量为990 kg。气球在空中停留一段时间后,发现气球漏气而下降,及时堵住,堵住时气球下降速度为1 m/s,且做匀加速运动,4s内下降了12m。为使气球安全着陆,科研人员向舱外缓慢抛出一定的压舱物,此后发现气球做匀减速运动,下降速度在5分钟内减少3m/s,若泄漏气体的质量可忽略,重力加速度g=9.89m/s2,求抛掉的压舱物的质量。

  2.如图19,空间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为y轴正方向,磁场方向垂直于xOy平面(纸面)向外,电场和磁场都可以随意加上或撤除,重新加上的电场或磁场与撤除前的一样,一带正电荷的粒子从P(x=0,y=h)点以一定的速度平行于x轴正向入射,这时若只有磁场,粒子将做半径为R0的圆周运动;若同时存在电场和磁场,粒子恰好做直线运动。现在,只加电场,当粒子从P点运动到x=R0平面(图中虚线所示)时,立即撤除电场同时加上磁场,粒子继续运动,其轨迹与x轴交于M点,不计重力,求:

  图19(1)粒子到达x=R0平面时速度方向与x轴的夹角以及粒子到x轴的距离;

  1.学校教育是指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实施地教育,其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

  2.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学校教育培养造就人才个体的质量规格或素质标准要求的总设想、总规定。

  3.B[解析] 电压表指针有偏转说明A、B两极间有电压,故水果电池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选项B正确,C、D错误;由图可知金属片B是水果电池的负极,选项A错误。

  4.A[解析] 考查能量的转换,由c到d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通过d时的速度比通过c时大,选项A正确。

  5.B[解析] 根据热机效率的定义易知η=E4E1×100%,选项B正确。

  6.A[解析] 各种微波都属于电磁波,其在真空中的速度均等于光速,但由于各种微波各自频率不同而会不同的波长,且其频率范围不在可见光范围内。

  7.A[解析] 根据凸透镜成像特点可知当物体距离凸透镜在一倍焦距到两倍焦距之间时,会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实像,故可判断出选项A正确。

  10. B[解析] 根据力矩的相关知识可知在相同力矩下,力的大小与力到作用点的距离成反比,从而可判断出B正确。

  11. A[解析] 比较相同时间内甲乙两种液体温度变化可知,甲液体温度升高较少,从而可知甲液体比热容较大,从而可判断出选项A正确。

  13. D[解析] 由于小物块匀速上滑,而楔形物块保持静止,故楔形物块和小物块组成的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则有FN+Fsinθ=Mg+mg,所以FN=(M+m)g-Fsinθ,D选项正确。

  14. C[解析] 由于带电粒子只受电场力作用,故带电粒子的动能与电势能总和保持(此_资_料_转_贴_于_GZU521_学_习_网致,从而有qφa+12mv2a=qφb+12mv2b,所以qm=v2a-v2b2(φb-φa),选项C正确。

  15. B[解析] 两夸克从相距无穷远到相距接近r2过程中,引力为零,故引力不做功,势能一直为零。当两夸克从相距r2逐渐减小到相距r1过程中,势能U=F(r2-r1);当两夸克相距r1时,U=-F0(r2-r1)=-U0;当两夸克距离小于r1且减小时,引力为零,不再做功,势能保持-U0不变,故B正确。

  2.(1)“他挣扎着力图把一只脚拔出来”(2)“在泥沼上铺上木板,从木板上靠近该男子”“平躺在泥沼上以蛙泳姿势移离泥沼”压力一定,接触面积增大,则压强减小

  (2)由于RL1比RL2大得多,灯泡L2分得的电压很小,虽然有电流通过,但实际功率很小,故不能发光

  粒子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圆心C位于与速度v方向垂直的直线上,该直线与x轴和y轴的夹角均为π/4,由几何关系得C点坐标为:

  通过光的折射实验演示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然后由光的可逆性推断可能发生的现象,并用实验证实全反射现象。

  光由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不会发生全反射,而光由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折射角先达到90°,就发生了全反射现象。

  A. 产生全反射的条件:①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②入射角大于或者等于临界角。

  B. 当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在入射角逐渐增大的过程中,反射光的能量逐渐增强,折射光的能量逐渐减弱,当入射角等于临界角时,折射光的能量已经减弱为零,发生了全反射。

  C. 当光由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应先判断会不会发生全反射,为此应画出入射角等于临界角的光路,然后再根据折射定律或反射定律进行定量计算或动态分析。

  内容:本实验的关键在于配置密度分布不均匀的蔗糖溶液,做法如下:先在玻璃缸中加入蔗糖直到析出时为止,这样就配置了浓度很高的蔗糖溶液,再在蔗糖溶液上面缓慢加入清水,加入清水时要注意不能让溶液与清水混合。过1~2天后,由于蔗糖分子内扩散,在玻璃缸中就形成了密度分布不均匀的蔗糖溶液,当光在其中传播时,可清晰的看到溶液中弯曲的光路。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特岗教师考试:教育学名词解释归纳(二

    特岗教师考试:教育学名词解释归纳(二

    2018-09-29 10:35

  • 中小学综合实践课怎么上

    中小学综合实践课怎么上

    2018-09-29 10:35

  • 全国2012年7月自考《幼儿园课程》试题

    全国2012年7月自考《幼儿园课程》试题

    2018-09-29 10:35

  • DBA工商管理博士是什么?DBA对比EMBA、DBA对比PHD

    DBA工商管理博士是什么?DBA对比EMBA、DBA对比PHD

    2018-09-29 10:35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