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健身卡,低则数百元,高则上万元。它们本应随着主人前往健身房,为主人挥汗如雨、锻炼塑形提供服务,但事实是,很大一部分健身卡一直“冬眠”在主人的钱包里――近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因一时冲动办卡却不能坚持锻炼的消费者大有人在。(6月13日《厦门日报》)
一张健身卡,价值数百元,甚至上万元,如果用来健身,对于持卡人来说当然是一件好事情,你看,钱花了,身体倍儿棒,因锻炼而健康,该是多么美好的事情。然而,很多情况下,花钱买了健身卡,却不能坚持锻炼的消费者大有人在。因为冲动而办卡,因为缺乏坚持而放弃,因为种种原因而不能善始善终,总之,钱是花了,锻炼却没有跟上去,身体没有因此变得更健康,这不能不令人遗憾。
其实,你来或者不来,反正是花了钱买了卡,那是你的自由。你不来,健身器械闲置,而你已经买过单了,健身房并无损失。你来,健身房当然表示欢迎,充个流量,总是显得生意火爆。因此,健身房方面缺乏相应的激励措施似乎也是情有可原。然而,从长远来看,只有更多的人养成锻炼的习惯,养成了去健身房的习惯,健身房才会赚得更多的利润。因此,单纯的只重推销健身卡的办法,无疑是一种短视行为。
不来有千条理由,百种原因,为健康而来却不需要理由。买了卡,物尽其用,锻炼了身体,那是好事。买了卡,却不能用于锻炼,浪费了金钱不说,最重要的是身体健康不能从中获益。因此,既然买了卡,那就需要转变观念,树立“幸福的首要条件在于健康”的生活观念,健康则需要锻炼,生命在于运动。换个角度来看,当时冲动买卡,其实就在于被商家宣传打动了,如果能够再深入了解一下健康理念,稍微坚持一下,不就可以体验运动带来的快乐吗?可见,“僵尸会员”的产生,关键还在于持卡人的观念,内因才是主因。
因此,要激活健身卡,关键在于唤醒持卡人,关键在于消费者有没有树立健康生活理念。有了健康生活理念,就会排除困难,坚持锻炼。而如果只是一时冲动,借口就会很多,锻炼就会退居次要位置。从这个角度来看,健身房在推销健身卡时,需要帮助消费者分析利弊,重在观念引导,重在理念宣传,眼里绝不能只有商业利益。只有被健康生活理念打动的消费者,才是真正的消费者。
健身房绝不能把健身卡当作一次性买卖,在讲究营销策略的同时,也需要提高服务质量。可以适当采取一些激励措施,鼓励持卡人锻炼,适当进行一些知识讲座或者培训,使持卡人确立健康生活理念。如此,健身卡才能真正发挥健身作用。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