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法晚联合报道(记者洪雪)因借款委托他人代卖房产,没想到在房主不知情的情况下,房子被以低于市场价近250万元的价格贱卖。赵女士于是将卖房人王某告上法院。在获法院支持后,王某却一直耍赖称没钱还,赵女士遂申请强制执行。
就在事情陷入僵局时,王某女友的一句悄悄话,让执行法官发现了漏洞。最终经过9个小时的约谈,王某说出了实情。赵女士在通州法院执行庭法官的帮助下,要回了近250万元的卖房损失。
据了解,赵女士是名退休干部,因夫妻感情不和与丈夫离婚,一套夫妻共有的房产归赵女士所有,但赵女士需给前夫房屋折价款450万元。由于手头钱凑不够,房屋一时又不能变现,赵女士遂向多人借款,其中向王某借款了30万元,并委托对方处置自己名下的房产。约定如赵女士到期未还款,王某可以代为处置上述房产。
可当赵女士决定卖房还钱时,才发现房屋已被卖出,而价格比市场价整整低了二百多万。原来是王某未经同意,以为其还款为由,私自将房屋转卖。经通州法院判决,王某需赔偿赵女士近250万元房屋损失。
判决生效后,赵女士申请强制执行。但执行法官经查询发现,王某名下并无任何可供执行的财产,加之其是外地流动人员,赵女士也无法提供财产线索。
而当法官电话通知王某时,王某称自己只是替人打工帮忙跑业务放贷,是替老板背锅。“名义放贷人与实际放贷人不一致,在民间借贷中并不鲜见,孰真孰假,一时难以分辨。”当承办法官通知双方当事人来院约谈时,王某却始终坚称没有还款能力,并声称“大不了拘留十五天”。
由于王某拒不配合法院工作,也不报告财产,承办法官决定先对其办理拘留手续。此时,王某的女友得到通知来到法院。在谈话中,王某女友无意中轻声对王某说了一句“要不把钱给她吧”。承办法官敏锐地捕捉到这句话,显然王某完全有还款能力,之前的无所谓都不过是故作姿态!
承办法官决定一方面以王某的女友为突破口,让其做王某的工作;另一方面再次对王某言明妨碍执行拒不履行的严重后果,最终王某交代了在其他法院还有一笔未领取的案款,足以偿还本案债务。
后经法官核查,情况属实,从上午到傍晚,历时9个小时的谈话,终于成功为赵女士拿回了案款。
12月1日起,除生产生活保障等三类车辆,国三标准柴油载货汽车全天全市域禁行。
11月20日(周二)起,北京市对各有关公立医疗机构门/急诊留观诊察费等16项价格项目规范内容进行补充完善,并要求必须做好收费系统维护和价格公示工作。
11月15号,全市区域供热锅炉房正式供热,要求居民室温将保持在18℃达标温度以上。
11月1日(周四),《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正式施行,北京交管部门提前一天开通电动自行车临时标识接受申请和预约窗口。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