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的沙滩越来越少了,小时候我们去三亚、去海口到处都是天然的海滩,现在海边更多的是房地产废料。”一位海南当地的出租汽车司机感慨道,多位受访的海南当地居民均有同感。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走访海南各市了解,目前文昌、万宁、三亚、海口等市沿着海岸线开发的情况较为明显,此外,各市均有大面积填海项目在进行。
主观判断或许存在一定的偏颇,但数据却是最有力的证明。根据此次环保督察反馈的一组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海南省沿海各市县在海域内累计发放土地使用权证41本,涉及海域面积617.25公顷,而在琼海还出现了违规调整海岸线的情况。
与此同时,海南省在2008年将填海项目审批权下放至沿海市县,直至2015年才收回下放的审批权,但在2012年至2014年期间,沿海市县共审批填海项目87宗,确权填海面积1447.83公顷。
随着这一轮环保风暴的到来,海南各市县填海工程项目都已暂停,部分踩海岸开发红线的项目也忙着整改。据记者从万宁、文昌等各市县所了解的情况,此轮被实行“双暂停”的项目在2018年复工的可能性不大,而具体的整改措施至今尚未明确。
自2013年5月1日起施行的《海南经济特区海岸带保护与开发管理规定》第十条规定:沿海区域自平均大潮高潮线米范围内,不得新建、扩建、改建建筑物,具体界线由人民政府确定,因重大建设项目需要新建、扩建、改建建筑物的,应当报省人民政府审批。
在海口西海岸边带状公园地绿线旁,上述内容被设为告示牌立在路旁。然而,在该告示牌大概百米开外,一所洲际酒店正在忙碌地整改中。据了解,该酒店为海航实业与洲际酒店集团签约的项目,原本预计将于2018年入市。根据记者实际观察,该酒店已踩200米海岸开发红线,目前处于整改阶段。现场工作人员则告诉记者,酒店正在进行全面的装修改造,开业时间未知。
这仅仅是海南省海岸线被侵蚀的一角。记者乘坐高铁到达万宁市后注意到,当地市区房地产开发力度远不及沿海区域。驱车从华润石梅湾九里项目沿着滨海大道直行,可以通往神州半岛,一路上金泰、保利等开发商的项目绵延不断,但距离海岸仍有一定距离。
整个神州半岛则被隆源地产和中海地产两家企业所瓜分。在项目范围内“13公里醉美海岸线”的推广宣传标语随处可见。记者在项目现场注意到,项目公共用地区域离海岸线仅咫尺之距,离所规定的200米红线仍有很大的距离。
但中海地产与隆源地产两家企业在神州半岛项目的现场销售顾问告诉记者:“我们的房子都在两百米开外,并不受红线米海岸开发红线,到底是以项目开发所建楼房至海域距离为准,还是以整个项目地块(含公共服务建设)为准?万宁市国土局用地股吴姓股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200米海岸开发红线是以整个项目宗地至海域的距离为准,并非只是其中的房子。”
海南锦诚旅游地产服务机构董事长王路表示:“现在以及未来海南对生态坏境的保护趋严,但早期政府对海岸线的管控比较粗放、宽松。所以现在看到两百米以内的一些项目,多是在管控之前进行开发建设的。”
海岸线正在消失的同时,海南各市县的填海工程亦声势浩大,海口灯塔酒店项目、中弘如意岛、海航南海明珠、文昌清澜半岛、万宁日月岛、三亚凤凰岛及莲花岛等均在此次环保督察后进入“双暂停”(暂停建设、暂停营业)状态。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