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

传媒行业需要这样的人才!你合格吗?

字号+ 作者:lobtom 来源:未知 2018-10-28 14:17 我要评论( )

媒体人才需求一个尴尬的现状是,尽管新闻传播专业的就业前景不断被人唱衰,毕业生难找工作屡屡被报道,但猎寻到优秀的媒体人才一直是用人方的一大难事。 一方面,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的整体薪资状况确实不怎么乐观,另一方面,当下以及未来,媒体行业都有着不

  媒体人才需求一个尴尬的现状是,尽管新闻传播专业的就业前景不断被人唱衰,毕业生难找工作屡屡被报道,但猎寻到优秀的媒体人才一直是用人方的一大难事。

  一方面,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的整体薪资状况确实不怎么乐观,另一方面,当下以及未来,媒体行业都有着不小的人才缺口——不论是高端岗位还是初级岗位,都存在部分岗位特别是新生岗位高薪难聘的情况。

  随着传媒行业不断变革,技术飞速更新,我国传媒行业不缺人,真正缺少的是适合传媒岗位需求的人才。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传媒行业人才问题,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

  新媒体形态急剧崛起的时代,传媒产业遭遇前所未有的转型与变局,新闻与传播技能也来到茫然时代。媒介形态的革新与聚变对传媒人才能力结构提出新的要求。

  巨大变局之下,传媒行业希望吸纳什么样的人才,需要他们具备什么样的技能?应对挑战,传媒人才需要磨练什么样“十八般”技能?

  本文系刘蒙之、刘战伟两位传媒学者授权腾讯新闻独家发布的最新调查报告,一览传媒业人才版图。

  人才,是决定传媒生死存亡的第一生产力。传媒不断变革,技术飞速更新,我国新闻传播行业不缺人,真正缺少的是适合传媒岗位需求的人才。

  全国681所高校开设了1244个新闻传播本科专业点,在校本科生约23万人,在校教师约7000人。新闻学326个,广播电视学234个,广告学378个,传播学71个,编辑出版学82个,网络与新媒体140个,数字出版13个。

  尽管就业竞争一年大于一年,新闻传播专业的就业前景不断被人唱衰,毕业生难找工作屡屡被报道,但猎寻到优秀媒体行业人才却一直是用人方的一大难事。

  新媒体、互联网词频统计分列第一、二名,归因于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向互联网逻辑的大汇流。互联网+新媒体位于用人序列第一梯队,人才需求旺盛。

  除了原生互联网企业,转型中的传统媒体和传播行业的人才增量几乎全部向新媒体岗位急速倾斜,人才需求岗位全部新媒体化。

  媒介技术化时代成为现实,移动互联网为代表互联网跨界浪潮正在以前所未有之势颠覆传统媒体产业,以前的传媒格局濒临坍塌,互联网媒体必将成为传媒产业的主导力量。

  广告关键词的突出排名,表现出广告行业渗透在媒体全部子行业。电影、电视、出版、杂志、报纸、广播等媒介位于用人需求第二梯队。随着上述传统媒体市场体量与传统业务不断折损,整体人才需求与传统岗位快速下降。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新媒体人才需求进一步膨胀,传媒人才坚持“互联网+”思维,积极拥抱互联网,做互联网的界的“混世魔王”。所有的传统媒体将会被一种叫做比特的新媒体基本原子统一江山。

  中国互联网100强中超过80%的互联网企业在北京设立总部或分部。众多招聘信息“工作地点仅限北京”,归因于北京超密度的媒体机构和互联网企业。

  传媒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媒体实习和就业机会占全国七成以上。北京以其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资源的聚拢效应独领风骚。

  传媒人才需求东大西小,东部城市的媒体行业发展成熟度高。西部城市媒体行业发展落后于东部城市,薪资吸引力不足,行业发展成熟度不够。

  媒体的发展水平和用人需求与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水平呈正相关。一线城市对人才有非常大的聚拢效应,人才向一线城市流动。

  岗位需求主要是策划、编辑、编导等传统媒体工作者。同样是编辑,不同岗位需要能力相对不同,包括新闻、视频、图片、文字、音乐、平面、客户端编辑等,体现岗位的细分化特点。设计师、运营、营销类运营和经营人才需求较大,大量媒体将运营和营销人才作为招聘重点。

  “一技之长”的同时还需要“多才多艺” 。融合媒体时代需要传媒人才具备整合传播策划能力。既要擅长融合产品多形式内容生产,又要精通各种介质的融合分发。

  不管是新媒体企业,还是传统媒体单位,都呈现不断上升的IT人才需求,机器学习和数字营销、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直接增加了媒体对开发工程师和全媒体数字采编的需求。比如工程师、编程人才。

  传统的单一能力不太胜任媒体人才需求,不但要“一招鲜”,而且要“百招全”。既熟练掌握传统新闻采写编评等基本能力,又掌握图片、视频编辑处理能力和编程、运营能力的人才将会大受各类媒体青睐。

  能力与经验分别排名第一、二位,表明媒体对从业者的工作能力、经验有较高的要求。专业要求注重人才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责任是非能力因素,排序第三,是工作成效的前提。

  在工作单位,应届毕业生的“沟通与合作能力”、“表达与表现能力”较为出色,对理念信念与道德自律、工作责任心、组织影响力能力却不看好。

  责任、专业、熟悉、独立、功底等关键词排名靠前,传媒用人单位重视从业者专业精神与负责态度。靠谱与敬业是从事传媒工作的前提。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媒体项目要取得更好成功,团队合作很关键。

  “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的远,”一个媒介产品想要长远发展,离不开各个团队不同能力结构的所有人的齐心协力合作配合。用人单位重视从业者的负责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热爱、积极、主动、热情、喜欢分列第一至五位,体现用人单位招聘需求中突出从业者对工作的感情态度以及工作的主动性能力要求。真实的媒体工作面临长期熬夜、生活不规律、防火防盗防记者的等危险状况,要求从业者对行业有极强的热爱和兴趣,否则将难以胜任高强度的媒体工作。

  承压、吃苦耐劳、抗压、承受等强调从业者要具备吃苦承压的坚强性格品质。真实的媒体工作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光鲜亮丽。因此,做媒体需要理想主义与职业热情。走到最后、走到最高的人不一定是聪明人,而是有信仰的人。

  传媒行业要求从业者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以克服工作中面临的压力。以记者为例,好新闻是在外面跑出来的,在夏季吹着空调的办公室是做不出好新闻的,要求记者能够吃苦耐劳,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深入现场开展新闻调查与采访报道,这是做出好新闻的基本。

  图片处理技术软PS高居第一名,体现传媒业对人才图片处理能力的要求。多家媒体类招聘信息中均提出“玩转PS、会PS、熟练掌握PS、熟练使用PS”等。

  人类80%的信息是通过眼睛摄取的,视觉是信息传播的第一形态。从平面媒体、图像媒体到交互媒体莫不如此。

  软件应用上,文档处理(Word)、表格制作(Excel)、图像处理(Ps)、动画制作(Flash)、陈述展示(PPT)、网页制作(Dreamweaver)、音视频编辑(Premiere)等方面内容的基本应用,都是最基础的软件技能。

  在大数据时代,从数据碎片中还原和挖掘内容的能力成为一个从业者的优势。考虑到数据新闻、可视化新闻的广阔增量与Python在数据可视化方面比较强大的功能,媒体未来对这方面人才有上升需求。

  总体分析看来,媒体招对从业者均有一定的软件技术能力要求,纸媒以图片处理软件为主,视频媒体也视频制作软件为主。互联网传播对软件开发、程序语言等方面人才需求逐年增加。

  APP和Android排名第二、六位,突出表现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不管是新旧媒体基本上都开通“两微一端”,对这方面人才需求比较大。

  在算法趋势的影响下,技术取代人力正发挥着越来越重大的作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弱化人在内容生产和分发中的重要性,强化设计技术人才的权重。

  视频特效制作软件AE和final cut pro、Premiere和 Edius 等剪辑软件也是很多生产视频产品媒体的基本需求,大视频时代,视频制作后期人才需求比较大。

  70%的媒体招聘人才要求本科学历,21%的单位要求大专学历。本硕学历共同占比为90%以上,也就是说用人单位一般单位具备本科学历即可。

  一般来说,党媒和其他主流媒体对学历比较看重,普遍要求具有硕士学历。市场化的媒体唯才是用,呼唤能创造价值的人,这是选人的核心考量。

  事业单位属性的传统广电媒体对于媒体从业者的学历门槛要求高且严格,而互联网新媒体公司对学历要求相对低且宽松,更加重视从业者业务能力。

  主流党媒对人才学历一般具有刚性要求。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网、南方周末、工人日报社、大众日报、中国法制出版社等传统媒体要求硕士学历以上。

  新媒体公司对学历要求相对低且宽松,更加重视从业者业务能力。总体来说,新媒体行业学历要求不做硬性规定。能力才是王道,创值是核心。不过,BTA等巨头依旧看重学历。

  媒体从业人员只要具备本科或硕士学历即可满足媒体的工作岗位需求,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单位明确提出211或985院校要求,存在一定的学校歧视问题。

  媒介内容形式词频统计中,视频以273的高词频率一家独大。大视频时代,视频成为主要的媒介形式,相应的各类媒体对于视频拍摄、剪辑和包装制作人才需求也水涨船高。2017年,许多媒体对文字岗位进行裁员,以腾出更多职位用于视频内容发展。2018年,视频内容方兴未艾。

  文字和图片分列第二、三位,表明文图仍然是媒介产品主要的承载形式。信息碎片化时代,专业深度报道杀出一条血路,把采访做得更细,文章写得更透依然是新闻媒体的核心竞争力。

  动画、漫画、HTML5位于媒介内容形式词频第二梯队,其形象化、动态化、互动性等优势受媒体欢迎,这方面人才是媒体需求比较比较多的人才。可视化、图表、VR人才需求加速。

  一位新媒体运营者,同时也是0.5位平面设计。媒体现在需要的已经不仅仅是可视化设计师,还包括UI设计师。UI设计师从事对软件的人机交互、操作逻辑、界面美观的整体设计。

  媒体对从业人员有明确的语言能力要求。其中,关键词英语、英文占比最大。英语水平优秀、英语一定要好、英语翻译能力过硬、有英文编译能力者优先等句子高频出现。特别是新媒体自带全球市场属性。如快手、梨视频、今日头条在俄罗斯和东南亚国家等拥有可观数量的用户。

  语言能力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前提,具有跨文化传播能力才能实现国际传播的当地化。未来传媒人才在语言能力上既要Global,又要Local,满足Glocal 的要求。

  加强我国媒体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势必强化对媒体从业者外语能力的要求。国际传播和外宣工作对传媒人才外语要求提高。许多媒体都设立了外文版,对小语种人才的需求快速增长。

  小语种采编也成为媒体“熊猫”岗位。 俄语、日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采编人才的稀缺体现出部分媒体对小语种的要求。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国内外经济交流与文化交往的增强,小语种媒体人才需求逐步增长。

  金融学、经济学排名第一、二位,表明媒体对金融学与经济学人才具有比较大的需求。财经金融类新闻所具有的专业性媒体工作者在具备基本新闻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基础上,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学或金融学专业背景。

  紧跟其后的是社会学、法学、哲学、政治学,体现出媒体对具备一定人文社会学科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尤其新媒体时代,很多不同学科的人才加入信息传播,对专业媒体人专业素养要求更高。

  新闻传播教育应坚持通识为“体”,专业为“用”,培养复合型新闻传播专业人才,有效提升专业素养、丰富知识结构、培养创新能力。

  媒介融合背景下,当“是什么”已漫山遍野,“为什么”就显得尤为稀缺,跨学科新闻传播人才成为就是市场上的宠儿,他们身上所具备的跨学科知识背景与思维方式,为媒体提供报道世界的基本认知范式。

  政府、事业单位和企业对自媒体的重视和开发,催生大量企业新媒体传播与营销岗位,其中以微信运营需求最大。因此,不少媒体的招聘信息里面“微信”关键词极为突出,显示出微信成为当面自媒体主要发布平台,也成为媒体人发布信息的核心渠道,很多媒体招聘新人都是从事微信及相关传播业务工作。

  设计能力:掌握PS和视频处理软件,独立的做平面设计和视频剪辑。掌握微信编辑器,H5的制作软件等,能够把页面做得简洁美观。

  写作能力:写作原创稿件,写作方式幽默简洁,自成风格;其他大V进行流量置换,联合活动,互推互利,跨界合作。

  营销能力:保证账号微信和阅读量的稳步增长,不论是社群的运营还是产品的运营,保障粉丝的活跃度。

  活动策划:包含线上线下,从策划到执行、发布,熟悉活动发布平台和宣传方式。

  有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传媒行业人才问题,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高校人才供给不能有效满足传媒人才需求,尤其是技术性人才严重短缺。

  事实证明,我国传媒人才不是需求不足,或没有需求,而是需求变了,供给的传媒人才却没有变,学生的观念、技术、能力跟不上,不能满足不断更迭衍变的媒体需求。有效供给能力不足导致严重“供需矛盾”。

  如果说以上为整个媒体行业的人才需求情况,那么细分到不同类别的媒介领域,则又呈现不同的特点。

  运营、策划、营销词频统计分列岗位词频排行前三名,新媒体行业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运营,主要工作集中在微信公众号和微博的运营。人才需求极为旺盛。

  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平台,纷纷开设两微一端发力新媒体业务,重视新媒体策划和运营,相应对这方面人才需求比较大。

  设计和文案位列新媒体人才需求第二梯队之首,表明新媒体行业对设计和文案人才需求较为旺盛,相应的希望从事新媒体行业的人应该哦具备一定的设计和文案能力。

  新媒体人才需求第三梯队分别为剪辑、拍摄、记者和编导等,均属于传统媒体岗位,这方面人才需求相应降低。

  发布电视台招聘信息的单位主要分布在北京、浙江、江苏、上海等一线卫视分布等城市,与相应城市卫视实力成成正相关。此外,地域差异大,一线卫视人才需求大,头部效应明显,对人才需求比较大。

  江苏、浙江、上海、北京、湖南等头部电视台,几乎每年都招聘新人,对人才需求比较大,并且人才要求也较高。

  二线和三线电视台人才需求较低,有些三线电视台甚至四五年才进行一次人才。如果想去二三线电视台,需要提早规划和关注。

  后总体,人才需求与电视台所在城市和行业排名成正比。同时,头部电视台对人才需求相应比较高。要想进入这些电视台,要具备更高的能力和学历。

  编辑、策划词频统计分列第一、二名,表现出出版行业对传媒人才的需求依然聚集传统编辑、策划岗位。不论互联网等技术如何发展,编辑和策划岗位永不过时。

  编辑出版行业遭受新媒体冲击相对小一些,人才需求主要还是集中在编辑、策划等传统岗位,这也是其核心人才。

  第二梯队营销、销售、运营、推广、广告等运营和营销人才需求较大,并且不少要求具备一定的经验。

  校对、排版、组稿、印刷、采购、版权等岗位均为传统岗位,人才需求较为温和稳定。此外,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编辑出版业对工程师人才也有一定的需求,主要是进行数字出版业务的开拓。

  什么是非媒机构呢?非媒体传播是相对于狭义媒体的传播而言的。所谓狭义媒体即指包括印刷媒体如报纸、期刊和电子媒体如广播、电视在内的大众媒体。

  非媒体信息机构指那些不是以提供公共信息为主要职责,但同样具有信息收集与传递功能的组织,所发挥的信息收集与传递功能丝毫不亚于媒体。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社会已经进入公共传播时代,新闻传播业正经历从新闻传播到公共传播的转型,社会公共传播人才需求不断增大。

  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正在重塑新闻传播,媒体与社会各行各业之间的关系面临重构。公共传播背景下,社会非媒机构大传播需要大量公共传播人才。

  新闻传播高等教育面临着需求变革的新挑战,新闻传播学院是继续为传统媒体培养职业记者,还是为正在兴起的大传播业输送人才?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政府、非政府组织机构都需要传播项目完成机构目标。从传统的企业内刊到当今的企业自媒体,公共传播前景无限。新兴技术的发展,新闻传播业正经历从新闻传播到公共传播的转型,社会公共传播人才需求不断增大,新闻传播业应该建立一种去“媒体中心化”的传媒人才观。

  现在各行各业都需要具有专业素养的新闻传播人才,新闻院校既要为媒体机构培养高端专业人才,也要满足处于变化中的社会对公共传播人才的需求。

  新闻传播高等教育面临着需求变革的新挑战,新闻传播学院是继续为传统媒体培养职业记者,还是为正在兴起的大传播业输送人才?

  金融、财经词频统计分列第一、二名,表现企业组织里面,金融和财经行业对于媒体人才需求相对比较高,其次是大学、汽车、体育和房地产行业。在“互联网+”时代,集业务知识、网络信息技术、市场营销等多种知识技能于一体的传媒人才将是人才市场的主流。

  大学、医院、国企等企事业单位重视自身信息传播,这方面人才需求较高,尤其是很多大型企业的薪资待遇都非常好,相应对人才能力要求也高。

  政府公共传播是政府机构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新媒体等大众传播媒介,向外界公众传播公共信息的活动。近年我国政府两微一端发展迅猛,对相关传播人才需求旺盛。

  保险、旅游、游戏、生物、时尚等社会各行各业,借助新媒体发展的便利,纷纷重视并开办自己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为传播人才提供更为广泛的公共传播就业渠道。

  当前和今后的一个普遍趋势是,新闻传播院校的毕业生,真正能够进入媒体工作的只是很小一部分,大部分人进入政府单位、事业单位、国企、民营企业、社会机构等非媒机构,从事于各种大公共传播工作。

  “立足新闻传播”强调的是对事实、信息、真相的不变追求,和对公开、透明、服务的精神坚守。“服务公共传播”倡导的是不再囿于为专业媒体培养人才,而鼓励为正在兴起的、更加广泛的、多元主体的社会非媒机构的公共传播业培养人才。”

  “互联网+企业”对传媒人才需求首当其冲。电子商务、教育行业和生活服务三个岗位需求量比较大的行业。各个城市对其的需求量基本变化不大。

  传统媒体时代,主要要求传媒人才具备采写编评的基本能力。但并不是说,新媒体时代不需要这些了。相反,新媒体时代这些基本能力依然非常重要。

  不同于传统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仅仅掌握采写编评等基本能力是不够的。还需要掌握全媒体、大数据、跨界协作、社交媒体、经营管理等新的能力技巧。做新媒体的高手肯定是一个数据控,有认知数据的能力。

  随着互联网、社交媒体、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在传媒业的应用,大批媒体对 IT 技术人才需求非常大。不管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传统央媒,还是腾讯、今日头条、网易、新浪等新兴互联网企业,均对技术人才需求很大。作为传统媒体代表的人民日报甚至开出月薪5万招聘技术人才。

  技术是不可替代的第一生产力。从报纸、广播、电视到互联网、手机,每一次媒体的革新,都深深地打上了技术进步的烙印。尤其是数字化技术,催生新媒体,改造传统媒体,融合全媒体等应用,改变了传媒技术创新的发展。

  技术对于传媒,相当于基因对于物种。利用基因,人类可以改良品种,也可以培育出新的物种,利用技术,人们可以改善传媒,也可以创造出新的传媒。

  传媒技术的发展,对新闻传播行业产生巨大影响,跨界成为当前的一个趋势,从跨学科、跨专业、跨文化到跨媒体,跨界人才必将成为未来传媒人才需求趋势。

  跨学科:引入心理学、计算机学、经济学、金融学、法学等其他社会学科或技术科学。

  跨文化:国际传播人才培养,适应跨文化传播语境,真正形成跨文化思维方式,可以在多种文化思维模式与语境之间灵活自如地交流。

  跨媒体:当今媒体对人才的需求,不再只是专注某一行业的人才,而是需要从业者具备大数据、全媒体等交叉学科素养。

  跨行业:进入毕业季,经常会听到媒体到学校选人时大多不再单一要某一个行业的学生,而是需要跨界人才

  新闻传播教育秉持通识为“体”,专业为“用”,培养复合型新闻传播专业人才,有效提升专业素养、丰富知识结构、培养创新能力。跨学科新闻传播人才成为就是市场上的宠儿,他们身上所具备的跨学科知识背景与思维方式,为媒体提供报道世界的基本认知范式。

  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能够创造性地综合运用所学传媒知识,积极投入到社会的创业实践中去,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创新内容与商业模式,将成为市场宠儿。

  新媒体发展大势之下,不管传播技术和媒介形式如何变化,传媒市场有何明显趋势,就是内容人才的稀缺。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创业公司或者自媒体,一直在寻觅优秀的内容人才。

  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内容运营所蕴藏的商业价值是巨大的。而在内容运营在创造出有目共睹的经济价值的同时,也鼓舞了一大批自媒体创业者的创业信念。

  内容生产智能化:腾讯财经推出自动化新闻写作机器人Dream Writer,搜狐推出智能股市播报系统“智能报盘”

  内容分发智能化:今日头条、天天快报,通过智能计算用户的兴趣,将各个端口的内容通过算法精确推送

  内容监测智能化:Facebook开发一套人工智能系统来监测Facebook Live和Messenger中的不良信息,以帮助用户防止自杀

  内容核实智能化:假新闻泛滥,今日头条等互联网技术公司通过人工智能进行假新闻的甄别。

  技术对于传媒,相当于基因对于物种。利用基因,人类可以改良品种,也可以培育出新的物种,利用技术,人们可以改善传媒,也可以创造出新的传媒。

  媒体的生产环节大体可以分为信息收集分析、内容加工创作、内容传播分发。在每个环节上,目前人工智能已开始不同程度的发挥作用。

  人工智能在信息收集的及时性、全面性等方面具有巨大优势,所以目前已经开始有不少媒体使用写作机器人进行稿件内容收集整理与编写;另外在内容的分发环节,人工智能推荐引擎技术也优势明显。

  一些媒体从业人员需要尽快转型,未来媒体行业里重复性的工作将会被机器所替代。内容行业仍然有很多机会,因为人工智能的千人千面可以实现精准推送,这就给内容创作者很大的成长空间。

  不管怎么变化,传媒院系对传媒人才基本素养的通识教育是不能放弃的。为什么传媒学生在社会很多机构都能找到立足之地,这是因为各类机构设立了传播平台,这些平台需要有媒介素养的人才来运营。采写能力、策划能力、语言文字表达等传播能力都是不可或缺的。

  基于万物互联时代对传播者综合素养要求越来越高,仅靠传媒知识很难适应现实需要,也很难形成发展后劲。

  而且,由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各机构绝非局限于用传统的模式做传播,而是要充分运用新的技术和方式来做传播。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博士,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国际非虚构写作研究中心主任。 研究方向为传播理论、编辑出版、非虚构写作、媒介教育等。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曾在中央级、省级电视台参与纪录片工作。在《现代传播》《当代传播》《出版科学》《电视研究》《对外传播》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4篇。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文艺常识》第二版编导影视传媒专业推荐艺考必备书籍

    文艺常识》第二版编导影视传媒专业推荐艺考必备书籍

    2018-10-28 14:17

  • 中国传媒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中国传媒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2018-10-28 14:16

  • 传媒专业包括什么

    传媒专业包括什么

    2018-10-27 12:47

  • 英国留学传媒专业名校推荐

    英国留学传媒专业名校推荐

    2018-10-27 06:10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