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存在盈利模式单一、专业人才缺乏等诸多生存之困……
“空心化”众创空间如何“长大”
在历经三年发展之后,“特色”和“专业化”已经成为众创空间领域热议的关键词。
三年前,这个行业随着“双创”的兴起而迅速升温,当时的空间载体被称为“众创空间”、“创业孵化器”等,在各地呈现井喷式的增长。
如今,三年时间过去,这个行业也经历了一轮“高峰-低谷-复苏”的波动,随之而来的,是一波新旧更替的玩家,新一轮的行业格局与市场机会。
告别野蛮生长
2016年初,一大波孵化器宣布倒闭,其中包括知名孵化器如“孔雀机构”。当时,很多人惊呼,创业孵化器进入清场阶段,众创空间行业陷入寒冬。
而此前,在“只要你有好项目,甚至只要有好创意,就可以拎包入驻”这句创业口号的引领下,类众创空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一方面既有全国热潮席卷的联动效应,另一方面也让一些从业者为了拿政府补贴和风险投资去赶热潮。
然而在快速增长背后也出现了泡沫,随之而来的是众创空间载体过剩,数量多却缺乏质量和效益。不少众创空间盈利模式单一,还有一些是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后烧钱拼未来。
“最该为众创空间埋单的创业者,却没办法去收费。一旦政府资金不下放、不到位,很多生存能力弱的众创空间,就将难以为继。”有业内人士认为,众创空间“空心化”严重,不少企业打造众创空间还停留在仅提供办公物业上,却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和创业导师去培育、引导创业者们如何创业,难以真正帮助入驻企业发展,使其沦为一个“空壳”,所以很难“长大”。
新需求出现
今年6月,氪空间和WeWork的一系列举动让业内人士看到了这个行业的复苏:氪空间在上海拿下近3万平方米的项目场地;WeWork近几月在上海的项目前后累计也有12.8万平方米。
这一波新的投资和扩展热潮,还是与行业需求有关。根据相关部门数据,国内目前每年平均新注册企业增速依然高涨,约为27%。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有605万新企业进入市场,日均新等级企业达1.66万户。
而随着需求的变化和升级,创业企业也不断对众创空间这种载体提出新的要求。
云投汇创始人董刚认为,未来除了投资+服务之外,更重要的是产业协同,可能是投资+产业协同阶段,最终形成创投生态圈,覆盖线上线下,将空间、软件、产业资源都整合到一起的生态系统。
在有着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策源地和风向标之称的中关村创业大街,正是由于有了氪空间、车库咖啡、3W咖啡等一系列众创空间的入驻,三年多来累计孵化团队2459个,其中海归和外籍团队315个,获得融资905个,融资成功率36.8%,总融资额141.8亿元,平均融资额1567万元,融资超过1亿元的有50多家,独角兽企业2家。
以氪空间为例,作为以联合办公为载体、以社群为纽带的中小企业服务平台,截至目前,氪空间在全国拥有31个社区,已先后获得数亿元系列融资。
氪空间创始人刘成城认为,当下初创企业的形态发生了变化,体现出团队小型化和组织分布化。同时,工作人口越来越向大城市聚集,团队规模越来越小,人均办公面积也持续降低。再加上年轻一代从业者对轻松自由的办公环境、氛围的需求提升,都使得联合办公再次面临机会。
此外,不仅是小微初创企业,大企业因为经常尝试新业务,要求组织网络化和团队小型化,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大公司也开始将联合办公空间作为其传统办公室(总部)的灵活补充渠道。
“我国的双创工作深化将有三股力量起主要作用:大企业的专业化众创空间、科技园区的众创空间和孵化器、大学的科技园。”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所长王德禄认为,企业进行平台化转型是未来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大企业做专业化众创空间,是企业实现转型的重要途径。
细分时代来临
在一窝蜂扎推投资创业服务平台之后,越来越多的平台开始考虑如何细分经营、差异化制胜。特别是经历过2年行业低潮期的洗礼之后,从量到质,是行业升级的必然和业内的共识。
今年5月,在洛阳举办的今年首次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备案工作座谈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专业化众创空间作为重要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通过高效配置和集成各类创新要素实现精准孵化,推动龙头骨干企业、中小微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创客等多方协同创新,不断推进科技型创新创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完善区域和国家创新体系、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
与此同时,科技部在全国批准建设了50家专业化众创空间,通过挖掘优秀模式做法,形成示范标杆和先进经验,期望带动建设更多的专业化众创空间的意图也很明显。
种种迹象显示,随着各类创新创业载体规模持续扩大,开始呈现多元化、精细化和专业化的发展态势,服务业态不断向更高层次迭代演进。
目前,众创空间发展模式多种多样,有投资驱动型,如创新工场、联想之星为典型。有媒体驱动型,36氪旗下的氪空间,创业邦为代表,通过媒介传播,链接创业者和投资机构。还有大型企业自营型,如腾讯众创空间,微软云加速器等。产业链服务型则以深圳柴火创客空间、上海新车间、杭州洋葱胶囊为代表。
诞生于2010年的3Wcoffee,以咖啡馆为经营实体,业务包含天使投资、俱乐部、企业公关、会议组织等,拥有最完善的创业生态圈。不仅解决了企业办公等硬件问题,还衍生了联合办公之外的3W其他服务。还有从地产转化而来的共享办公室,更多地以收取租金为主,如优客工场、纳什空间,无界空间、WeWork等。
作为科技部认证的6家国家级众创空间之一的黄淮众创空间负责人李联群告诉记者:“依托丰厚的教学资源,学生通过众创空间的实践式学习锻炼,有的毕业就当老板了,取得了不错的创业效果。”
3C云端创投咖啡的差异化竞争则体现为:主要关注成熟公司的新项目投资;郑州创客空间联合则主要专注于团队而不是项目,倾向于为创业团队提供技术和产品研发的平台,待成功后再转介到其他孵化器;UFO众创空间则提供全周期产业孵化平台;嘿马汇则专注于传统企业的互联网转型孵化……
有专家指出,专业化和特色成为当下众创空间领域热议的关键词,充分说明众创空间急需实现从“大众化”到“专业化”的转变,创业者更需要专业精准的细化服务,通过专业人才引领和精耕,使得众创空间逐渐告别同质化,聚焦产业链和细分领域。同时,各个孵化机构之间也可联合起来,形成集聚效应,完善孵化服务阶段,更好帮助创业者。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