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围绕教育教学类的话题频繁刷屏。从打着“互联网+教育”标签的高科技头环,到“南京家长已疯”的刷屏式调侃,从引发热议的浙江“减负33条”到教育部解读相关政策,舆论场对当前素质教育改革的争论持续高热。作为民生类舆情的一个重要领域,基于人才评价机制以及少子化等社会现象,教育类舆情承载的是公众的切身利益与情感共鸣,也是当下舆论场多重社会心态和社会矛盾交织的集中反映。
从大数据到人工智能,科技发展给教育带来的变革给近年来的教育领域注入了新的热门话题。继智能校服、人脸识别之后,浙江金华孝顺镇中心小学学生佩戴的防走神智能头环也“火”了。10月30日,科技类公众号“量子位”发布《浙江小学生戴上3500元“金箍”:实时监测上课走神,自动报送老师家长》一文,引发网友关注。文中称,一款名为FCOUS ONE的脑机接口头环出现在了浙江金华孝顺镇中心小学的课堂上。这款头环通过检测脑电波,评判学生在课堂上的精力集中情况并打出相应分数,不仅可以实时传输到老师的电脑上,还会发到家长群里。30日下午15时34分,@新浪科技 转载该文章到新浪微博,引发网友关注。话题#浙江小学生带头环监控走神#登上微博热搜。对于监控头环这一被引入课堂的“黑科技”,舆论围绕头环监控的有效性和正当性几乎提出了一边倒地质疑。部分观点认为,该行为违背了教育初衷,是利用技术禁锢孩子的天性,或对身心健康造成伤害,喊话“放过孩子”;部分观点则质疑该头环是打着“互联网+”旗号的行骗手段。除网友外,主流媒体与业内人士对于该智能头环进入校园也不看好。南京脑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杨露在面对媒体采访时称,除了脑电波不能反映意识关注度和认知状况之外,孩子仪器套在头上的位置,也不是医生常规采集脑电图信号的位置。这一结论使监控头环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陷入争议。钱江晚报在评论《不是什么黑科技都能往教室里塞》中指出:“对于教育来说,效率不是最重要的,培养人、教化人才是最重要的。切莫为了效率,丢掉了教育的初心。”10月31日,@人民日报 微评指出“当一个生动活泼的孩子,被‘黑科技’定性为不够专注,他有权辩驳吗?与其用科技‘紧箍’监测专注力,不如用更好的课堂提升吸引力。”
10月30晚,该校一名老师在面对@紧急呼叫 的采访时表示,该头环只有一个实验班在用,使用了一年家长学生都没有反对意见,也没有明显的身体不适。该事件关注度持续升高,微博话题#老师谈学生带头环监测走神# #给学生戴头环监控走神是否有用#登上热搜榜。10月31日下午,面对质疑,头环提供方BrainCo(强脑科技)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赋思头环是一款用神经反馈训练的原理训练学生提升专注力的仪器,并非用来监控学生的产品,不需要长期佩戴,也将充分保护学生隐私,报告不会发给家长。31日下午17时许,浙江金华市金东区教育局回应记者采访,称头环系乡贤捐赠,无偿使用,已责令涉事学校暂停使用智能头环,并在全区学校进行自查。
这一回应再次引发舆论质疑,除去“乡贤”这一措辞被放大解读,还有媒体和网友扒出捐赠者系杭州嘉银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孔小仙。而孔小仙正是BrainCo创始人兼CEO韩璧丞的天使投资人。在此基础上,监测头环的捐赠行为背后是否涉嫌利益输送,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相比“黑科技”进课堂引发的争议,教育改革可谓是教育类舆情的老命题了。此类话题与政策变化紧密相连,虽然新状况新问题不断涌现,但其背后主导的社会矛盾与舆论情绪是一致的。“减负”类线日,《浙江省中小学减负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33条减负方案对教学、考试、招生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规定,其中一条关于家庭作业的规定引发网友热议。根据规定要求,“小学生晚9点、初中生晚10点后还未能完成家庭作业的,经家长签字确认后,可拒绝完成作业,教师不得对有此类行为的学生进行惩戒。”有舆论对此规定表示支持和肯定,认为应保证中小学生有效的睡眠时间。但反对的声音也很多,集中表达为:一是担心在现有的升学机制下,减负影响考试成绩和升学;二是现有竞争压力下不断将教育向家庭转嫁,作业减少课外培训增多;三是学生做作业的效率因人而异,“一刀切”进一步剥夺教师惩戒权。微博相关话题#浙江拟规定小学生晚9点后不作业#获得2.2亿阅读量。无独有偶,10月29日,微信公众号“格十三”以《南京家长已疯》为题发布的长文在社交媒体刷屏,阅读量迅速突破10万+。文中称,在南京市的减负政策下,学校“不许补课,不许考试,不许公布分数,不许按成绩分班”“下午3点已经可以坐在家里”。甚至出现了突击检查试卷、课外辅导教材、作业本等现象,感慨“南京家长在快乐与痛苦的交织中,终于疯了”,质疑素质教育改革实为制造“活泼灵动、热爱生活、轻松愉悦、心智健康的学渣”。舆情发酵后,该文引发多数家长共鸣,多数观点对“减负=制造学渣”的说法表示认同,还有观点质疑“运动式”减负,将素质教育理解为“不教育”。10月31日,南京市教育局作出回应,承认确实开展了义务教育学校违规办学行为问题专项整治专项督查行动,但存在着对督查工作理解不准确、执行规定简单化的现象,将及时纠正偏差。
11月5日,针对近期舆论场上的减负话题,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俞伟跃5日在新闻通气会上表示,合理的课业负担是必需的,不能简单地缩短在校时间、减少作业量、降低课业难度。科学减负应当有增有减,减去强化应试、机械刷题、校外超前超标培训等不合理负担。
11月14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在“教育奋进看落实”系列新闻通气会上也指出,减负不是让学生没有学习负担。不能简单机械地降低课业难度,减少作业量,不能搞一味的、一刀切的减负。
教育素来是舆情领域的重中之重,发酵快、热度高、情绪化、溢出效应明显,极易形成高关注度的热点。相比其他民生类舆情,教育类舆情背后的社会心态和社会问题更加错综复杂。小至个体境遇和家庭命运,大到国家发展战略和社会资源分配,教育类舆情是诸多社会矛盾的集中体现,一旦被点燃,舆情议题可能被无限延展。近期一系列事关基础教育的舆情事件表明,当前教育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重新审视和定义其中的难点与痛点。
在教育类舆情中,校园安全与教育改革两个领域备受关注。前者以校园暴力、教师惩戒、性侵害、食品安全等话题始,向师生关系、性犯罪、未成年人保护、食药监管等议题延伸;后者以中高考改革、教育资源配置、减负等话题始,向学区房、阶层固化、生育政策甚至国家科技竞争力等议题延展。可以看出,教育改革与社会公平诉求密不可分,所谓“寒门难出贵子”是舆论场面对碎片化减负政策集体焦虑的根本原因。头条文章作者、大V@纸上速评 在评论中表示“很长一个阶段内,注定还必须通过中考、高考选拔人才,学生的起跑线不可能轻松。把减负等同于削减义务教育时间,等于削减普惠福利,等于削减普通百姓子弟的竞争力”。网友@紫鱼籽 评论称“所有鼓吹快乐教育的都是为了加重阶层固化让穷人更穷富人更富。”舆论场关于“减负”与素质教育改革的争论,近年来从未停止过。2018年初,宁南山的一篇《请不要给我的孩子减负》在社交媒体刷屏。两年过去了,“减负”政策的推进仍然阻力重重。究其原因,当前“减负”政策并没有解决公众对教育公平和资源合理配置的核心诉求,“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碎片化举措不仅未能安抚在日益激烈的教育资源竞争压力下的集体焦虑,还呈现出诸如南京教育改革督察下的“运动式”“指标化”特征,进一步刺激了本就敏感的社会情绪。
无论是人脸识别还是防走神头环,资本以“人工智能”的形式进入课堂,既是唯效率论的教育焦虑的表征,又进一步催化了家长的焦虑和攀比心理。除此之外,功能各异的电子助学产品广告、铺天盖地的校外培训宣传,包括自媒体炒作“阶层固化”的社会痛点、鼓吹“精英教育”从而实现引流和变现,都是资本入侵教育领域的表现。在商业宣传和自媒体的夸大其词中,竞争门槛被不断抬高,催生了奇招迭出、越减越累的教育怪圈。
家校矛盾的不断累积和日益尖锐,是教育舆情中不可忽视的情绪燃点。教育资源的稀缺性导致家校话语权失衡,教育教学的专业性导致家校信息不对称,双方矛盾积压已久。以“减负”类舆情为例,公众普遍认为,当前的减负政策催生了大量的校外培训,花样百出的素质教育作业实质上是将校方义务转为家庭责任。在整体选拔机制和上升通道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学校“减负”等于家长“加压”。“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长期以来在社交媒体流传的调侃,也是教育压力向家庭传导的真实写照。在高度统一的情绪感染下,此类舆情的评论区通常沦为各地“奇葩”校规吐槽现场,舆情跨地域流动加强,溢出效应显著。而在学校和教师一方,一面是来自减负政策的不断加压,教师惩戒权持续失灵,另一面则是来自学生家长的质疑,进退失据。在这种格局之下,单一、粗暴的减负政策既无法得到家长群体的认同,也难以赢得教师群体的支持。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和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逐渐备受青睐,但与此同时,单一的上升通道和传统的价值判断依然在督促着教育竞技更快、更高、更强。慢不下来的应试教育和加速抢跑的素质训练叠加,形成了双重加压。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教育类舆情是反映诸多社会矛盾和社会情绪的一面镜子,各种观点和摩擦短时间内无法避免。但无论是面对互联网+教育的新问题,还是减负提质的老问题,“以人为本”是不变的命题。无论是资本植入还是政策出台,都应将科学伦理考察与社会心态调研前置,赋予相关各方平等的知情权和话语权。科技发展和教育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既不能用机械的数值约束儿童的思维,也无法用刻板的政绩指标来界定教育改革的成果。自上而下畅通人才选拔的路子,放慢“一刀切”改革的步子,堵住资本侵蚀和炒作的口子,在追求教育多样化的基础上,一手护住校园安全,一手把住教育公平,才能缓解舆论焦虑,最大限度地减小政策阻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