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在看事业单位招聘职位表的时候都会看到单位性质一栏写着全额拨款或差额拨款,这是什么意思呢?他们又有什么样的区别呢?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按差额比例,财政承担部分,由财政列入预算;单位承担部分,由单位在税前列支,如医院等。差额拨款单位的人员费用由国家财政拨款,其他费用自筹。这些单位的人员工资构成中固定部分为60%,非固定部分为40%。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差额拨款单位要根据经费自主程度,实行工资总额包干或其他符合自身特点的管理办法,促使其逐步减少国家财政拨款,向经费自收自支过渡。在编人员的各项待遇由财政部分列支,单位自营收入补充的单位。但随着事业单位的改革,这种性质的单位正在慢慢减少。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也称为全供事业单位,也就是全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是其所需的事业经费全部由国家预算拨款的一种管理形式。这种管理形式,一般适用于没有收入或者收入不稳定的事业单位,如学校、科研单位、卫生防疫、工商管理等事业单位,即人员费用、公用费用都要由国家财政提供。采用这种管理形式,有利于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收入进行全面的管理和监督,同时,也使事业单位的经费得到充分的保证。简单点来说就是在编人员的工资、福利及绩效等各项待遇均由财政全额拨款支付。
全额事业编人员工资待遇由财政全额支付,相对比较固定,没有国家政策支持涨薪,基本上就稳定在某个水平。而差额事业编,由于有一定的经营收入,收入就高多了,像医院、高校,普遍都比全额事业编人员的高。
以上就是事业单位全额拨款和差额拨款是什么意思的全部内容,欢迎大家多多关注中公广西卫生人才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