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尊重学生,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采用正确的方式方法引导和教育学生。
8、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的理念,将学生的知识学习、技能训练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9、遵循职业教育规律、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
10、营造勇于探索、积极实践、敢于创新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人文素养、规范意识和创新意识。
1、了解所在区域经济发展情况、相关行业现状趋势与人才需求、世界技术技能前沿水平等基本情况。
6、运用讲练结合、工学结合等多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方法,有效实施教学。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基本依据。
从事教师这个职业的人必须由经过系统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专业人员来担任。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是履行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还要具有企事业单位工作经历或实践经验并达到一定的职业技能水平。
参考资料来源: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教师 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
展开全部《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内容包含3个维度,这3个维度涵盖了14个领域。 一、专业理念和师德(灵魂和核心)
1. 职业理解与认识(热爱,理想,敬业,认同,修养) 2. 对幼儿的态度和行为(关爱,尊重,信任,重视) 3. 幼儿保育和教育的态度和行为(2个注重4个重视) 4. 个人修养与行为(情感,态度,行为言谈,着装) 二、专业知识(必备素质与条件)
7. 通识性知识(有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中国教育基本情况,掌握各领域教育的特点与基本知识,具有相应艺术欣赏与表现的知识,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
注:专业能力中的第8到11条是幼儿教师区别于其他教师的特点,也是幼儿园教育的特点。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收起
一.专业理念和师德(灵魂和核心) 1.职业理解与认识(热爱、理想、敬业、认同、修养) 2.对幼儿的态度与行为(关爱、尊重、信任、重视) 3.幼儿保育教育的态度和行为。 4.个人修养与行为(情感、态度、行为、言谈、着装) 二.专业知识(必备素质与条件) 5.幼儿发展知识 6.幼儿保育和教育知识(熟悉。掌握、了解) 7.通识性知识 三.专业能力(必备素质与条件) 8.环境创造与条件 9.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 10.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 11.教育活动的计划和实施 12.激励与评价 13.沟通与合作(与幼儿、同事、家长) 14.反思与发展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收起热心网友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