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采纳数:12285获赞数:74016多次获得中考、高考成绩优秀奖 主持和参与多个市级以上课题研究
组织理论学习、知识竞赛、深入社区为社区群众服务、听专题办公会等。本回答由网友推荐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收起
展开全部1突出教育重点。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先进文化传播的基地,要积极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注意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方面,突出教育重点。
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高校要根据教育者的实际情况为他们制定岗前培训、在岗培训、专题培训及定向培训等不同类别的学习培训计划。通过培训,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增强专业功底和工作技能,优化知识结构。使他们能够将相关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工作相结合,从而更好地掌握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规律。提高思想政治及相关专业教师的待遇,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积极争取改善相关专业课教师的福利待遇、工作条件和学习条件,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二是加强师资队伍的管理,通过稳定现有高校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引进高层次人才,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形成稳定的发展环境。
3.拓宽教学途径。要从学生价值观状况和思想实际具体情况出发,把握现代教学规律,积极推进教学方法的大胆创新,不断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新招、实招。在教学方法上坚持以学生为本,把传统的“灌输式”教学逐步引向师生双向交流的“讨论式”教学,倡导讨论式、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从课堂教学本身环节入手,注重教学内容安排的科学性,把课堂教育内容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针对教学对象的不同类型、不同年龄结构、不同思维方式和心理习惯以及不同的专业背景,采取青年大学生易于接受、喜闻乐见的方法,通过开展专题讲座、课堂讨论以及相关主题演讲、辩论等不同教学方法,在互动交流中心影响和感染大学生,使课堂知识传授在大学生实际生活应用中得以融会贯通,内化为青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追求。
高校虽然能引导大学生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的知识运用技能。但是,高校教育在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之外,很难做到根据每个大学生的特点,实现特殊化教学,因而很难兼顾到每个孩子的个性化成长需要。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取得实效,需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配合。对此,家长一定要有充分认识,关注子女的个性特点、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为他们创造发展特长的机会,促进大学生养成有利于终身发展的习惯和品质。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