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川(1989-),中国科学院硕士研究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重庆市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
大数据融合书法相关研究工作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思路和方法都有待进一步深入开拓。由于学术研究论文是某学科领域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高等教育中书法相关硕博论文作为书法理论研究成果的重要部分,直接展现了当下中国书法相关研究的最高学术成果。所以运用大量数据和客观定量方法来研究中国高等教育中的书法硕博论文格局和发展动态,有利于把握当下中国书法理论研究的制高点和新动向。
在先前的一些研究中,大部分的学者只是通过有限的院校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总结,缺乏大量的客观数据作为支撑。
注:比较而言,中国知网(CNKI)涵盖文献数据信息最为完备,并且大众使用频率最高,其中《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两大子数据库也是全国范围里内容最全的硕士和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鉴于此,本文试图通过整合CNKI大数据资源池的文献数据资源,尝试运用文献计量学分析相关方法通过深度数据挖掘对中国高等教育中书法硕博论文的相关特征信息进行全面展示,从而对其研究格局和发展动态得到较为全面的认识,为促进高等教育中书法相关理论研究的深化与发展提供富有新意的引导和参考。
本文以中国知网大数据资源池对研究领域进行数据检索,选取硕博论文库中“高级检索”模块,以“书法”为主题关键词进行检索,截止日期选取为2016年;由于CNKI并未收录2000年以前的书法相关硕博论文数据,故本研究检索收集到2000~2016年有效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博士学位论文数据资料共计3791篇,其中硕士论文3414篇,博士论文377篇,硕士论文占据绝大多数,约占总数的90.06%。同时,文中使用了CiteSpace5.0版本文献计量学软件对输入的文献资料数据进行知识图谱分析和矩阵生成,包括关键词共现与聚类分析等功能,从而对中国高等书法硕博论文中的研究热点、视角变迁等进行集中展现。
通过线年来书法硕博论文总体上呈现显著增多趋势,同时优秀硕士论文产出量、博士论文产出量也均呈现显著增多趋势,且均通过了0.0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图1)。以2007年为一次间隔性回落,从2008年以后又呈现新一轮的显著增涨趋势,说明在2007年前后全国书法硕博论文的研究热度进一步提升,同时书法相关专业的硕士和博士生也出现了广泛扩招现象。
该部分内容展示了2000以来书法硕博论文所集中的研究层级及学科专业分布特征,通过CNKI自带的统计工具与本地化的统计软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数据整理,集中呈现出前5大研究层次(表1)和前10大学科专业分布(表2)所包含的硕博论文数及占比情况。由表1可知,不论是书法硕士还是博士论文的研究层次绝大部分还是集中在社科基础研究上,总体占比分别达到了83.27%与92.84%。
由表2展示的书法硕博论文中前10大学科专业分布可知,美术学专业占据绝大多数,分别占比在41.10%和33.95%,另外中国古代文学、文艺学、艺术学、历史文献学等占比也相对其他学科专业较高。
综合来看,全国书法硕博论文研究集中在社科基础研究工作上,学科专业主要集中在艺术学相关专业;同时,博士论文更加注重于社科基础研究工作,且在学科专业上也有更向文学、文献学、史学等相关专业倚靠的现象。
为了更好地理清书法硕博论文研究中的核心培养机构及核心导师群,本文根据文献计量学中的普赖斯定律原理,将核心培养机构和核心导师群的数量计算定义如下:
其中,M为临界论文篇数;Nmax为所统计年限中机构或导师培养产出的最大论文数,合作导师以第一导师为统计对象。那么,把培养产出论文数量在M篇以上的机构或导师,定义为核心培养机构或核心导师。
通过统计分析,硕士论文方面,一共收集到来自253家培养机构提供的书法优秀硕士论文3414篇,核心培养机构临界论文数为8.877篇,判定得到74家核心培养机构;同时统计到1800位硕士导师,核心硕士导师培养临界论文数6.302篇,判定得到64位核心硕士导师。博士论文方面,一共收集到来自62家培养机构提供的书法博士论文377篇,核心培养机构临界论文数为4.697篇,判定得到22家核心培养机构;并统计到232位博士导师,核心博士导师培养临界论文数3.461篇,判定得到13位核心博士导师。限于篇幅,此处重点列出硕博论文核心培养机构前10位以及核心导师群前10位,并对核心导师培养的硕博论文选题侧重方向进行归纳展示。
由表3可知,书法硕博论文培养数量排名第1的均是中国美术学院,而硕士核心培养机构则以吉林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河南大学、南京艺术学院、首都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紧随其后;博士核心培养机构则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南京艺术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紧随其后。
表4和表5中分别列出了书法硕博论文核心导师群前10位信息,由于不同导师研究方向侧重不同,因此他们所培养的研究生论文选题方向特征也较为突出。
硕士论文方面,主要以杨吉平、赵振乾、刘宗超、王继安、曹建、马东骅、张传旭、黄惇、周斌、丛文俊等为代表的核心导师群;他们所培养的硕士具体选题侧重方向也在表4中给出,如:硕士论文核心导师群以山西师范大学的杨吉平先生为首,其培养优秀硕士论文数为63篇,所培养硕士选题侧重于书家个案、明清书风、篆刻相关研究等方向。
博士论文方面,则主要以欧阳中石、黄惇、邱振中、王冬龄、丛文俊、祝遂之、陈振濂、薛永年、张金梁、庄越挺等为代表的核心导师群;他们所培养的博士具体选题侧重方向也在表5中给出,如:博士论文核心导师群以首都师范大学的欧阳中石先生为首,其培养博士论文数为19篇,所培养博士选题侧重于中日书法研究、书论、书史研究及清代篆刻研究等方向。
运行CiteSpace5.0软件处理硕博论文总体数据,参数设置参考了相关研究经验,其中“Time Slicing”项设为“2000-2016”,以1年为一个时间切片,点选关键词(keywords)为分析内容,阈值设定为(5,5,30)(3,4,20)(4,5,20)。运行结果生成了2000~2016年全国书法硕博论文研究领域的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图2),共获得高频关键词205个,由于节点较多,此处着重关注共现频次在40以上的关键词主要有:
由此可初步判定当前全国书法相关硕博论文研究热点领域集中在“书法影响力研究”、“书法审美及艺术性研究”、“书家创作风格和书学思想研究”、“文人画与笔墨精神研究”、“书法教育相关研究”等方面。
节点度(Degree Centrality)是在网络分析中刻画节点中心性(Centrality)的最直接度量指标;一个节点的节点度数值越大就意味着这个节点的中心性越高,该节点在网络中就越重要。由于节点较多,此处着重关注节点度在0.07以上的关键词主要有:
通过CiteSpace5.0软件分析研究得到2000-2016年全国书法硕博论文高频关键词爆发引用知识图谱,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书法相关硕博论文总体研究热点视角的变迁情况,见图3。
共统计得到29个高频关键词的爆发引用点,从2000~2016年期间,书论相关研究在2003年左右爆发出现成为热点,随后2006年前后书法比较学相关研究兴起成为新一轮热点,而后2007年帖学研究兴起,2008年左右书法美学相关研究成为热点,2009年左右书法与绘画等相关研究成为热点,2011年书法教育相关研究爆发出现成为热点,近年来研究热点又集中在书法墨法、造型、楷书等方面;期间书家个体研究也轮换出现热点,如徐渭、苏轼、黄宾虹、陈洪绶等;同时书法结合其他学科门类的研究也在轮换出现热点,如自然、艺术、文化、绘画、诗歌等。
本文尝试通过对接国内权威CNKI大数据资源池共享数据,检索到2000~2016年全国所有的书法相关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博士毕业论文数据,较以前的研究而言数据量之大是前所未有的;从分析方法来看,本文着重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并增加富有新意的统计学方法和指数等,对书法硕博论文的年际分布、研究层次及学科专业分布、核心培养机构及核心导师群、共词分析及热点研究等特征信息进行了深度挖掘分析,从而对当下中国高等教育中书法硕博论文研究格局和发展动态作出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实现了大数据融合书法相关研究新的可能性。
虽然CNKI收录的是全国优秀硕士论文,其中还存在部分硕士论文未被收录,且2000年前书法硕博论文也未被收录其中,这都给本研究数据的更加全面性带来了些许缺憾,但是整体数据所反映的特征信息量是有效的;同时,限于篇幅较多有效信息未能进一步展开探讨;另外,因为CiteSpace文献计量学软件首次引入本研究,其中还有许多统计模块未能深入展示,只能寄希望于接下来的研究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