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知道合伙人情感行家采纳数:25467获赞数:85745从事教育活动多年,积累丰富经验
展开全部今天在《教育文摘》报看到一则新闻,新闻的标题是:部分地区和领域过度教育是一种浪费。内容大体讲的是哈尔滨市招聘457名清洁工,引来一万多人报名,其中有3000多人有本科学历,25人有硕士研究生学历,而造成这一事件的原因是此次招聘的岗位是事业编制的。
过度教育是指一个人所受的教育水平大于他所从事的工作需要的教育水平。反之则是教育不足,比如山村代课教师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过度教育虽然在短期内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拉动教育消费,却具有影响深远的负面效应。
首先过度教育支配了有限的教育资源,让高学历者从事着低学历者可以胜任的工作,恰恰说明教育投资回报率低。这对于教育资源短缺的我国来说是一种巨大浪费。
其次过度教育与教育不足是一体两面,长期下去必将拉大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之间的差距,加剧“马太相应”,不利于从总体上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
此外,过度教育的氛围会使得毕业生为寻找理想的职业而继续教育,周而复始地投入过度教育,往往会形成教育的恶性循环,不利于人力资源潜能的发挥。
过度教育既是一种市场作用的结果,也是中国成功文化孕育的产物,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教育问题,最重要的是建立“体制内”和“体制外”的公平,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东西地区经济均衡发展。在一个经济社会均衡发展、权利平等、机会公平、社会和谐的大环境中,成功将不再是唯一标准,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成功。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