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于2019年10月25日在中国内地上映,票房口碑双赢。该片聚焦在高考前夕,内向自闭的优等生遭遇校园欺凌与守护她的少年“小北”之间的故事。
相比较影视作品中的剧情,现实案件往往更残酷、更触目惊心。常见的校园欺凌主要是身体欺凌、言语欺凌、财物欺凌、关系欺凌、网络欺凌,首要的判断指标是“不对等”的攻击行为,包括力量的强弱、地位的高低、年龄的大小,以及欺凌者的获胜感与受害者的痛苦羞愧这种情绪的不对等,还有三个关键点是动机出于蓄意或恶意、行为上是欺负或侮辱、造成被欺凌者的身心伤害。
校园欺凌和暴力早已不是个案,电影中展现的只是冰山一角,更多遭受欺凌的孩子选择了沉默,很多案件达不到刑事层面、有的还进入不到司法程序。但校园欺凌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话题,严重程度不得不引起高度警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订草案)》于10月21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条文从72条增加到130条,并设立“网络保护”“政府保护”专章,成为本次修订亮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订草案)在尽量保留现行法律框架和内容的同时,对其体例结构进行了合理调整,以体现分级预防的理念。两部修订草案对未成年人保护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引起社会关注。
在未成年保护法大修、增设校园欺凌防控措施的背景下,《少年的你》火热上映通过电影画面把校园欺凌给孩子造成的伤害直观展现、直击人心,在揪心痛心之余,也让公众对校园欺凌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少年的你》聚焦校园欺凌,触动公众敏感神经。影片中那些少年,在面对自身或他人遭遇校园欺凌时,内心无助、惶恐、错愕、挣扎,只能用青春探索成长的道路,用天真和赤诚试图破解自身的困境。可校园欺凌,不是靠未成年人自身“成长”能解决的,需从源头解决问题。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刻不容缓!让孩子不再沦为霸凌者!让遭受霸凌的孩子不再沉默!
现实生活中,校园欺凌事件的恶劣程度、后果的严重程度是超乎想象的。有的可能是一生的心理阴影甚至选择自杀,而对“欺凌者”而言,对他人曾经的伤害也有可能令自己在愧疚中无法自拔。
之所以发生校园欺凌,表面上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青春期心智不成熟且大脑前额叶皮质负责自控的部分也没发育成熟,自控力弱易怒易冲动;另一方面是学校和家庭的行为规范指导不清晰或缺失,导致孩子社会规范不清晰、人际交往不成熟、情绪表达有问题,同时又过早的接触了广泛繁杂的社会信息。但是根本上,还是在于:一方面校园欺凌的法律规范不完善,导致惩处机制缺乏震慑力;另一方面预防、干预、救济机制不到位,缺少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很多欺凌最后都变成“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了了之”。
“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这句台词治愈了观众,但现实中如果“保护”一直都在,那么“伤害”就能避免,理想纯净的校园环境,需要更多成年人、制度力量的庇护才能形成:
法律是根本,让整治校园霸凌问题有法可依。题目中提到的全国人大审议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与会专家针对未成年人校园安全、人身权益受侵害等问题提出要坚持从源头预防,着力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总结历史案例和经验等,就是在从根本上保护未成年人:从增加学生欺凌及校园性侵的防控与处置措施,到明确学校应当对教职员工、学生开展防治学生欺凌的培训和教育,再到要求根据欺凌行为的性质和严重程度予以教育、矫治或者处罚等法律的修订完善,不仅让处理校园欺凌案件有法可依,避免了以往的问题,也进一步明确了学校、家庭等各方的责任,提供有力的抓手。
校园是关键,让事先、事中、事后都能及时有力干预。事前,运用多种教育形式向学生态度明确地表达,伤害他人行为不可取,校园暴力是不可为之事,并唤醒旁观者角色意识,增强旁观者的责任感;事中,及时干预、分级处理;事后,设立心理咨询援助机构、对教师进行相关方面的专业培训、用青少年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校园霸凌的带来的伤害和痛苦,以及对学生校内和校外的生活全方位关注等。
家庭是基础,让父母成为孩子信任的保护伞。因为《少年的你》中的“欺凌者”们,其实也都是“受伤者”,也都不同程度的承受着学习之外的无形压力,压力无法纾解就对弱者施暴,所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对成人世界的淡漠、粗暴检讨发思;而因为对父母没有信任感和安全感,导致弱者也因为多元的压力不反抗。这些遭遇都是家庭伤痕、社会伤痕的一种延伸。家长应以身作则,进行“善良教育”并传授自我保护,加强社会公德的教育和引导,并与学校积极配合、及时沟通、全面了解未成年人身心健康,若有不良苗头更要严肃制止,切不可助纣为虐。
电影《少年的你》中说:“你往前走,我一定在你身后”。生活中,更需要来自于社会关注度不断提高、教育理念不断转变、法律制度日益完善的温暖和保护,坚定的站在每一个少年的身后!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