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给予师生自由才是教育的真谛——读《中国教育寻变

字号+ 作者:江苏在线 来源:未知 2019-11-25 11:11 我要评论( )

这个暑假里沉下心来读的一本书是《中国教育寻变北京十一学校的1500天》。这是近年来难得的一部教育力作,作者李建平,《中国教育报》资深记者,曾全程跟踪报道国家第八次基础教

  这个暑假里沉下心来读的一本书是《中国教育寻变——北京十一学校的1500天》。这是近年来难得的一部教育力作,作者李建平,《中国教育报》资深记者,曾全程跟踪报道国家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新世纪中国课改重大事件和决策过程的见证者、记录者,著有《聚焦新课程》、《聚焦新课程II——解析新难点》等著作。2010年5月至今,李建平全程跟踪观察北京十一学校“普通高中育人模式创新及学校转型的实践研究”,对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获得者——北京十一学校的课程改革进行了“全景式”的记录。他在十一学校浸泡四年之久(约1500天),全程跟踪观察、记录了这所学校的变革历程。书中大量的细节展现了学校转型的艰难和突破,展现了十一教师自我革新的勇气和智慧。这本书回答了“学校改革是如何一步步发生的”等诸多问题,也回答了社会各界对北京十一学校课程改革的各种猜测、不解、臆断甚至质疑,更向大众说明了“我们的教育正在发生什么”。

  北京十一学校改革的领头羊是当今教育界如雷贯耳的李希贵校长,对他我也早已耳闻。我以前曾经拜读过他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学生第一》《学生第二》等著作,对他那忧患民族教育的大爱情怀深深钦佩和敬仰。他从山东高密一名普通的高中语文老师一步步成长为当今中国教育界的引领者,主要是由于他在教育领域进行了一次次大胆的改革和创新。但他的每一次改革和创新都是基于在中国冷冰冰的应试教育背景下思考如何能让学生呼吸到自由的气息,基于对学生完善人格和个性自由极大尊重上的。这次由他主持的北京十一中“普通高中育人模式创新及学校转型的实践研究”的国家级课题,在实践的过程中又一次诠释了“给予师生人性的自由,才是教育的真谛”这个回归教育本质的基本理念。这么多年的教育生涯,给李希贵最深刻的启示是:“人类最自由的时候,就是他被安排得最好的时候。一个人越自由,他的个性就发挥得越充分,他的创造潜能便越能得到实现,他的自我实现的程度便越高;一个人越不自由,他的个性发挥得便越不充分,他的创造潜能便越得不到实现,

  他的自我实现的程度便越低。站在人的角度,从哲学的层面考虑,教育是赋予人心灵与自由的。把学生置于被控制的环境中,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一颗被紧紧裹住的心是不可能有生命活力的,顺应天性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人只有在心情自然愉悦、聚精会神的状态下,才能创造奇迹。”“教育本来挺简单,只是我们人为地把它搞复杂了。把孩子当做活生生的人来看待,让校园充满民主、平等的氛围,让老师、学生在校园里自由呼吸,教育就不会有多少问题。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热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

  李希贵进行这次百年教育史上影响巨大的教育改革和创新的导火索源于一次普通的校长例行听课。有一次他听学校里曾经获得过国家级优质课奖的物理老师秦建云的课,课后很好奇地问:“你的课上得无可挑剔,但为什么不做实验呢?物理课不做实验,应该是一种缺陷。”秦老师无奈地说:“实验楼离教室很远,我没法安排啊!我几乎没有进过实验室,实验室有什么我也不知道哇!”这番话让李希贵校长陷入了沉思:虽然学校里有一流的实验设施,但由于实验室和教室相隔很远的距离,使得这些实验室都形同虚设。“我们为什么要把实验室设备藏得那么隐蔽呢?老师为什么要躲到另一间屋子里办公呢?仪器室、准备室、实验室完全分离,学生进哪一间屋子都有明确规定,而新课程倡导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动手实践能力,传统的建筑格局明显与之相悖”。中学物理、化学、生物实验不足,是基础教育多年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和这也有一定的关系。多年来这些一直萦绕在李希贵校长脑海中的问题找到了突破口:让资源距离学生近一点儿。他对老师们说:“我们要重新研究教室需要什么样的配置、教学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资源。资源决定着教学的宽度、厚度和深度。资源决定着教学效益,资源决定着教学实力,资源影响着师生关系和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于是,那个暑假,学校利用对教学楼进行抗震加固的机会,进行了教学组织形式变革的第一步——建设学科教室的战役打响了!打开仓库,打开实验室,打开隔断墙,打开教学与资源之间的一切阻隔,建立了一个个摆放着充足学科资源的学科教室,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课程表进行走班上课。这改革的第一步,实现了让学生充分享受教学资源的自由。

  但学生对学科教室的新鲜感很快就消失了,他们需要的是深层次的学习变革,而不是仅仅变化的教室。质疑声出现了:“我们为什么要走班呢?”“我们就是为了走吗?”“如果与原先上课没什么区别,我们为什么要如此折腾?”并且去自主研修教室学习的学生越来越多,反感老师满堂讲的学生也越来越多。老师们突然发现,面对这么多的资源,不能再照本宣科了。学生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学生的学习究竟是如何发生的?究竟怎样才能让学生学得更好?课程要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实施?变化迫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重新进行审视和反思,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重新进行教学设计。原来,“走班”并不难,实现资源与教学环节的对接才是一个大关口,所有人都面临着一次大考。

  当老师们正在为资源与教学如何对接万分焦虑时,又一个挑战降临了-------部分学生要求自主研修,他们不想按部就班地坐在教室里听课了。面对学生的需求,校务会做出决定,对于大部分优秀的孩子,我们应当允许他们自修,提供适合他们自主研修的氛围和环境,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同时决定开设一个自主研修教室,让他们到那里去学习。这是在学习方式上给于了学生学习时间和学习空间的自由。

  谈起自主研修,考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程佳宁同学曾经写下过这样一段话:“自主研修,真好!于是,我们走出了老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放下了一本课本带来的束缚,开始为自己设计学习方案,为自己布置作业,决定自己的教育。于是,自主研修教室里出现了物理竞赛书籍、外国原版名著,以及显示着国外最新研究成果的笔记本。于是,年级内出现了更多自由的学术讨论,更有各路精英崭露头角。”

  一个班级的学生,上课时必须背着书包进同一间教室,直至毕业;学习必须在一间被规定的教室里,你不可以有别的选择,更不可以随便走动;这是多年沿袭的,是天经地义的。更为可怕的是,这样的结构,必然会导致一种教育模式,即所有学生的学习,被规定在相同的时间、相同的地方,用相同的方法,学习相同的内容,最后达到相同的标准。如今,一群中学生打破了这样一个成规。要求自主研修的学生越来越多,学生的需求出现了“井喷”。这场教学方式的变革引发了一系列蝴蝶效应式的波澜,触及基础教育领域一系列深刻而尖锐的问题。

  不仅要求自主研修的学生越来越多,而且要求开设更多课程的学生越来越多。学生不仅需求越来越多,差异也越来越多。于是“如何提高学校课程的丰富度,用多样的课程吸引学生,让更多的孩子有所选择?”则成为了又一个焦点问题。李希贵说:“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因材施教’,时至今日,无数有识之士殚精竭虑,孜孜以求,这一被教育界普遍认可的教育原则,仍是人们心中的一种期盼,我们一直没有找到真正可以到达彼岸的路径。”“以行政班为主体的班级授课制进入中国已经一百多年了,一百年来,政治、经济、社会结构、信息传递方式、人际交往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可生活在其间的教育却没有变,塑造人的模式却没有变,社会需求与育人模式发生了重大冲突,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尽管教学内容改变了,但与它相适应的教学组织形式不变,学校形态不变,课程形态不变,学业评价不变,这怎么行呢?我希望从这一届学生开始探索,力争在学校形态、课程形态、学业评价等方面发生改变,难度确实很大,挑战很大。让所有的孩子在相同的时间学习相同的课程,只能把不一样的学生变成一样的,而社会需要的是不一样的孩子。我们必须对学习的内容进行大手术,让不同的学生学不同的内容,不仅学习内容可以选,学习资源可以选,学习时间、学习地点也都可以选,让学生拥有尽可能多的自由时间和自由意愿,在老师的指导下,相对自由地支配学习时间,选择学习内容,选择适合他们个人的学习速度。不仅要把教材的内容拆分,而且要把所有教学要素都重新拆分,并进行重组,包括时间、空间、学生、资源、教学方法等,还包括各学科标准及诊断评价,这个体系打造成熟后才可能突围。这不仅意味着课程的改变,而且是对整个学校生活和精神面貌的改变。如果我们走出这条路来,会有一批学校跟上来,经过10年,一些学校改变了,再经过20年,又有一批学校改变了,我们的教育就大不一样了。”一种使命、责任与担当在他心中升腾,他希望通过课程改革改变中国近百年来的学校形态:“我们不做,谁来做?现在不做,何时做?难道五十年后还这样吗?我们这一代人总要做点儿什么吧,为了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

  于是在教代会上,一个重大的决定诞生了。学校课程研究院庄严宣告:构建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发展的课程体系,改变教学组织形式,打破大一统的班级授课制,让学生自由地选择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课程。2011年7月,刚放暑假,学校100多位教师聚集在一起,开始了艰苦卓绝的课程开发,他们要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根据本校学生的需求,进一步精选课程内容,使内容更加符合学科规律、育人规律,进一步研究如何将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落实到每一个学科中,并且使知识、能力与学科素养可测量、可监控。

  对于教师参与课程决策的意义,美国著名的课程专家麦克尼尔说过,通过参与课程决策,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教育目的,更好地向学生解释课程方案,并且建议新的教学方法,他们的参与可以从新的视角反映学科、社会和学生的需要。2011年9月1日开学时,高一新生拿到了全新的课程方案。全年级436名学生,每个人都有一张只属于自己的课程表。据学校课程研究院院长秦建云介绍,学校高中课程由9个学习领域构成,各学习领域设置相应学科,每一个学科安排相应的模块。这个课程体系包括265门学科课程、30门综合实践课程、73个职业考察课程、272个学生社团,以及60个学生管理岗位,供学生自主选择。这是给于了每一位学生学什么的自由。

  但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麻烦很快就来了。真的“走”起来,一切全变了。传统的行政班消失了,以班级为单位的管理无法实施了,学生的考勤统计、卫生检查、纪律评比、作业收发、大大小小事务的通知等日常管理工作由谁来做呢?为了适应改革的需要,提高年级管理的水平与专业性,年级成立了自习管理、选课指导、教育顾问、评价诊断等项目组,实施分布式领导,每一位教师已经不是双重身份,而是多重身份,既要做导师,又要教学,还要承担年纪的管理工作,在分布式领导中扮演角色。

  但自由的选择犹如潘多拉的盒子,一旦开启,便不可能再合上。自由的脚步把禁锢的心灵打开了,自由的意志像洪水一样奔涌。老师们逐渐发觉,学生们突然不那么听话了,教师千年来尊崇的地位一夜之间坍塌了。传统的办法不灵验了,教师的权威突然消失了。和老师争吵、辩论,甚至学生教育老师的情况竟然一件件发生了。期末考试刚刚结束,高二年级生物老师夏静要求学生写一份总结,并且规定不少于1000字,而一位学生就是不写。夏老师问他原因,这名学生理直气壮地回答:“我不能助长你这个风气!你要求我写生物课总结1000字我就写,如果每个学科的老师都这样要求,我就得写6000字。”这突如其来的反抗,把夏老师打蒙了。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若干年前台湾学者龙应台写的一篇文章《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在一个法治轨道上的国家里,人是有权生气的。”这个问题就像一把回力镖,最后又掷回到教师身上。如果我们想培养出“慎思、明辨、笃行”的下一代,我们就不应惧怕他们的“慎思、明辨、笃行”对我们的权威造成的威胁,不是吗?千百年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怎样才能让大家心悦诚服地穿上民主、平等的“鞋子”,让民主、平等、对话、协商成为校园生活的常态?我们必须逐步打破已经存在了上千年的习惯势力,真正确立人的尊严。所以,我们看到学生自由之后,发现自由实在不是什么罗曼蒂克的东西,它是一个选择,是一个群体在明白了自由的含义,清醒地知道必须付出多少代价,测试过自己的承受那能力之后做出的选择。

  所以,当我们没有了行政班,学生与我们平起平坐时,教育工作者的角色是什么呢?过去,我们习惯教育他,说服他;现在要倾听他,发现他,唤醒他,帮助他。你能不能说服他,就看你有没有道理。师生平等了,教师居高临下的姿态、高高在上的架势、教训的口吻、不屑的眼神全都无法在这样的校园里藏身,他需要的是放下身段、敞开心扉,以长者的责任心和平等的身份与学生对话、沟通、合作、共同成长。正如法国哲学家、教育家雅克.马利坦所说:“教育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门特别艰难的艺术。”难就难在,作为师者如何真正给予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自由。

  给予了学生思想的自由,学生的思维就会越来越活跃,提的问题越来越难应付,对老师的挑战越来越多。十一中的黄娟老师将要出版的一本书稿在学生中传看,她采用的是判断句的表达方式,许多学生极度喜爱,给予了她许多鼓励。她当时心中很是窃喜。但是一位叫李枝蔚的女孩直截了当地对黄老师说:“你直接亮出观点,不能帮助我们在读书的过程中进行推理……”在一连串的炮击之下,黄老师当时真的有点儿不舒服。“我到底为什么感觉不舒服呢?我一直告诉学生,作为读者要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无论你阅读的东西别人怎么看,也无论权威已经发出什么声音,你都要说出你自己的想法,那是你的权利。只有这样,你才能维护你的心灵。一名中学生,勇敢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们首先应该感到高兴,可是为什么我却感觉不舒服呢?想来想去,这个问题出在我自己身上。那么我的问题是什么?对今天教师这个职业面临的挑战缺乏足够的认识,我在端着,潜意识中认为我是老师,应该无所不知,尽善尽美。反而不容易像学生那样自由自在地吮吸生命的甘泉,获得丰富的滋养,因为教师身上过往的痕迹太重。”黄老师中肯地反思到:“这件事情榨出了我皮袍下藏着的‘小’来。如今,面对思维活跃的学生,尽管我解不了惑,但我因为惑的存在而欣喜。因为我的视角被打开了,因为学生正在思考。”十一中的老师们发现,学生提的问题自己越来越接不住了,越来越无法应对了。一个老师说:“我好像总是游走在能力的边缘。”其实这才应该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孜孜以求的教育生命状态:让每一位学生的思想处于无限自由创造的生命知觉中。

  但自由不等于我行我素、无拘无束,自由是自我约束和民主制度下的自由。秩序与自由,从来都是一对孪生兄弟,任何自由都是有规则限制的。法国哲学家、教育家雅克.马利坦曾经深刻指出:“必须既培养人的自由感,又要形成其责任感;既要注重人的权利,又要注重人的义务;既要培养为普通的利益去冒险和行使权威的勇气,又要培养对每一个体的人性的尊重。” (雅克.马里坦《教育在十字路口》) 所以,在这种要充分给予学生自由的教育状态下如何培养学生的秩序意识、规则意识,是十一学校又一次面临的考验:如何既让学生有相对宽松的自由空间,又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既让学生享有权利,又让他们学会承担责任;即可以保证学生的权益,又让他们感到便利。于是,淡化管理色彩,是一个显著的变化。突出引领与激励,重心由管理向领导内心、服务成长转变,不再苛求条文的严密与细化,不再依赖严苛的制度和至高无上的权力管住学生,而是通过激励机制引领学生高位发展,帮助学生在自由的状态下逐渐学会自律,学会对自己负责。因为,最好的管理是自我管理。这实际上是给于了学生自由选择责任和义务的权利。

  教育的本质是自我教育。而个别化教育是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教育的最佳途径,教育不是控制,而是心灵对心灵的影响。个别化教育是最事半功倍、最有效的教育。李希贵说:“教育的重要使命是发现,发现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与个性,提供多样化的课程,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的需求,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使看上去差不多的孩子变得越来越像他们自己。”于是,十一中再次调整策略,针对每一“个”。这样一来,每个具有独特性的个体,从传统划一的班级授课制的遮蔽中被解放出来。每位教师逐渐走向“一生一案”,教学流程变为:学生自主学习读本,个人提出问题,小组探究,教师收集各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进行精讲、达标测试,对未达标者进行个性化辅导。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改变,变为材料的准备者,课堂的组织者、学习的指导者。个别化教育既不完全是一对一的教育,也不是某一个或某几个教育模式的简单相加,它的本质在于基于差异性的个体关怀,关注个性特征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为学生提供兼具灵活性和反应力的细分化的课程,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案,都可以按照自己的进度,用自己认为最好的方法学习,使得教育质量大幅度提高。这一针对学生的差异而实行的教学方法,克服了传统班级授课制的弊端,对传统教学几乎是脱胎换骨的改造。

  2013年年初,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接受记者采访时,勾画了自己心中理想的中国教育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对因材施教,袁部长的解释是,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兴趣特长,可以选择不同的学校,接受不同的教育,学校要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他的教育。如今,这幅图景在北京十一中已经出现。实际上,“因材施教”的本质是对学生个性特长最大的尊重和保护。

  一次,电视节目主持人柴静问剑桥大学校长乐思哲爵士:“你们希望剑桥培养出怎样的学生?”乐思哲爵士回答说:“理想的学生,应该拥有相当的学术天分和刻苦学习的潜质,同时他必须有独立的人格,并在学术上有自由思考的能力,他要有志向去不遗余力地驱动自己,同时拥有改变世界的雄心壮志。”乐思哲爵士这里所说的“有志向去不遗余力地驱动自己”,实际上就是指一个人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于这一点,学者周国平曾经说过,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他们学会自己安排自己的学习,知道自己要朝哪个方向钻研,应该看些什么书。事实上,人身上最宝贵的品质,包括智力品质和心灵品质,在一定意义上都是人性中固有的。每一个人,从他出生以后,这些东西都已经以萌芽状态存在于他的身上了,有了合适的环境,它们就会生长。所以卢梭提出一个观点:教育即生长。教育不是强行把一些能力从外面放到人这个容器里面去,这些能力在人性中本来就已经存在了,教育只是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它们正常地生长。对于卢梭提出的观点,杜威作了进一步的阐发,他说,生长本身就是目的,并不是在生长的前头另外还有一个目的。从教育即生长的观点看,教育者的使命是什么呢?就是为生长提供最好的环境。懂得了教育即生长,我们也就清楚了教育应该做什么:应给于学生天性自由自在发展的肥沃土壤。

  基于这种对教育本质的深刻认识,在十一学校改革的总体方案中,有一项重要的举措是设置“小学段”。学校把每学期20周划分为三个学段,包括两个大学段和一个小学段。大学段为9周,小学段为2周,两个大学段之间为小学段。学校明确提出,在小学段里,时间全部由学生自己安排,老师不给学生留任何作业,更不得在小学段后安排考试。谈到设置小学段的初衷,十一中课程研究院院长秦建云介绍说:“这是对新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尝试。过去的教学组织形式过于单一,从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周期来看,期中考试后是学生最紧张的时候,他们容易产生焦虑、倦怠的情绪,应当给予适当的放松。另外,从开学到放假20周,持续时间太长,问题很难得到及时解决,因此师生都需要停下来一段时间,反思、总结前一时段的工作,对问题进行补救和调整,尤其是学习特别优秀的孩子,已经有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及向往的研究领域,非常需要一段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当然,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小学段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让他们学会科学合理安排学习,学会自律,对自己的学习负起责任。”对于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觉得挺新鲜的,始终有一种好奇和热情。一名同学激动地说:“看看周围学校的同学都在按部就班地上课,而我们却可以自主安排学习,多么宝贵呀!而且有两个星期呢,学校真够慷慨的!”一位名叫曲铮的同学激动地表示:“小学段这样集中学习,效率非常高,太适合我了,这五天学习的内容相当于平时一个月学习的,我很喜欢这种方法。”

  “小学段”的价值究竟在哪里?很显然,培养学生的目标意识、规划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学会自我控制、自我反思、自我调整,这是小学段的基本价值取向。为此,帮助学生制定规划,是实施小学段前最重要的一项准备工作,一般提前两个月就开始了。为了使每个学生在小学段都有收获,规划每人一份,完全是“私人订制”。在制定规划的过程中,每一位学科教师都要与学生深入沟通,逐一提出具体建议,这个过程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规划制定好之后,学生要在自己的规划上面签字,每一位学科教师也要在上面签字。从学生的规划中不难看出,他们对自己的学习状况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对今后的发展也有清晰的目标,对每一天甚至每一个时间段做什么都有详尽的安排。这样周密的规划,保证了每一位学生小学段的实际学习效果。对于学生来说,制定规划的过程也是一种学习、一种体验,更是一种收获。经过一次次的修改,他们对规划有了初步认识,对安排好自己的学习、管理好自己的学习有了初步体验,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属于他们自己的成长。

  在基础教育阶段设置小学段,无疑是一次大胆创新,此举意义重大而深远。这一次试练,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了质的飞跃,他们的学习地位发生了改变,角色开始发生转移,不再被安排、被支配、被学习,他们变成了学习的主体,主动获取知识,他们开始尝试着自我规划,自我调控、自我反思、自我完善,对自己的学习负起责任。这一收获正在转变为一种比分说更加有价值的东西。一种全新的学习、一种人们期盼已久的中学生学习状态、一种令学生和家长羡慕的学习生活,被老师们永远定格在十一学校。

  十一学校的改革不仅给予了学生学习资源、学习方式、学习内容、个性特长、思想理念等方面的选择自由,还给予了老师更多人性上的自由和尊重。作为这个时代的老师,无奈和悲哀始终都压抑在大部分老师的心头。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在大部分学校领导、学生家长虎视眈眈地只要高分的态势下,很多老师明明知道死扣教材、狂刷习题、满堂填鸭的教学方式是对学生有百害而无一益的,但这样的确能在短时间内取得高分,,能让自己的学生到更好的学校去深造,能让自己在这个浮华喧嚣的社会里得以暂时的安宁。所以大多数老师在这个缺少自由选择、最混乱不堪的教育时代的教育梦想就像肥皂泡一样一个个破灭了。但是李希贵给了十一中老师们清新明媚的教育春天,纯净自由的学术气息,虽辛苦但心里甘之若饴的职业幸福感。

  十一中的老师有来自耶鲁大学的毕业生,有北大清华的天之骄子,有中国科学院毕业的博士等等。十一学校为什么能吸引这么多杰出的人才,共同的教育理想使然。李希贵说:“我们不仅在办一所学校,也不只是办好一所学校,我们需要杰出人物凝聚在一起,去完成一项使命,培养更多能改变这个世界的公民,以及把人类领向美好明天的众多领军人物。我们把它看得如此之重要,确实发自内心。”他又说:“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今天教室里教师脸上是否有笑容,将决定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明天是否有笑声。教师的脸上没有笑容,学生的心中怎么会有阳光?没有教师积极的情感投入,就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健康情感的学生,学校不仅要成为学生向往的地方,更要成为教师向往的地方。我们今天有责任来塑造幸福的教师,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我们得好好努力。”这段话估计会让每一个有教育情怀的老师潸然泪下的。

  李希贵校长不只是说,更多的是去做。他每次见到教师时,都会一丝不苟地对待他们,亲切地看着对方,耐心地倾听对方,使他们感知到自己的重要。他以自己特有的细腻与爱心诠释了一个真理:人与人之间的感动与贴近不是靠纪律,不是靠管理,而是靠一种最真实、最自然的人性释放。知识分子的心像敏感的琴弦,只要你倾注真情,就会得到期望的回响。教师如果感受到尊重,内心舒服,就会把温暖的情愫带到工作中。而他每天面对的是孩子,孩子一定可以从他的神态中感受到温暖。

  有一位去十一中参观学习的老师不解地问:“这所学校的老师怎么都跟打了鸡血似的?究竟是一种什么力量驱使他们这样投入,这样忘我?”是的,在十一学校,每个教师常常脚步匆匆,好像都有一件重要的事等待他们去做。尽管内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他们没有抱怨,义无反顾,一如既往。他们的压力来自内心的自我要求,内心有一种力量在驱动自己。不是后边有人推着你走,不是外在的制度与监督推着你走。学校从不检查教案,也不统计考勤,更没有打卡之类的要求,也很少开会。到底什么才能使人主动地做一件事情?一是热爱,二是觉得有价值。十一中的英语老师侯敏华尖锐地说道:“教师为什么会出现职业倦怠?中国教师到底在做什么?难道只是带着学生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为分数和高考,围着教科书、考试和标准答案打转吗?如果为了提高分数,十一中大可不必如此折腾,几十年的经验最为有效,而且已经达到了顶峰。说白了,是职业理想、职业良心使然,我们不想再这样做教育了。这是以育人为目的的改革,终极目标是为了更好地育人。每一步都有目标在那里支撑着我们,我们才能走到现在,否则,走不远。这个力量不得了,如果忘记了意义,没有这个根本的目的,那改什么改?”如果说十一学校的教师待遇与其他学校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教师的“自由度”与“被尊重”的程度。十一学校的教师有充分的教学自由度与课程自由度,他们可以自行决定教材与教学的内容与进度。“你看,有这样的工作环境和专业自主权,我还有什么不能满足的呢?”侯敏华老师万分骄傲地说,她的脸上充满了幸福感。

  十一学校的老师个性都非常强,在自己的专业里都各显神通,他们都拥有独立自由之精神,这正是李希贵校长所期待的。他说:“越有本事的人越有性格,这种人是了不起的人物,我感谢他们的存在,因为他们发出了充满理性的声音。正是因为这些人物的存在,学校才安全。在学术性组织里,这些人物特别重要。学校是人才聚集的地方,要欣赏、接纳各种人才,要包容不同性格、不同风格的教师。富有乐趣的教育人生,不能被无休止的会议、表格、检查破坏,成功的管理就是不给人找麻烦。所以,必须给教师松绑。”华东师范大学教科院教授张华深刻指出,教育家不是靠投入多少钱就能培养出来的,最重要的是要给教师创造一个自由宽松、能够进行独立思考和人格追求的环境。也就是说,要让教师能够自由地去探索,能够自由地去讨论问题。而当前,教师自由探索的氛围和条件,都极为欠缺。是的,教师肩负着塑造学生精神生命的神圣职责,从事着世间最复杂的高级劳动,这样的职业怎能靠几张试卷、几个数字去判断优劣呢?实现教育创新,要靠教师本身,而教师的创新,又依赖于对教师的松绑,只有有了自由的心灵,才会有无限的创造力。

  于是,在十一中的课程改革中,教师们的创造力得到了惊人的迸发,释放出了巨大的能量。身材瘦小的数学老师潘国双,是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博士。他负责数学Ⅴ的教材研发,针对学校里最有数学天赋和兴趣的学生,将初中、高中、大学的内容全部打通,重新进行组合。这位自己上学时几乎不听数学课,全靠自己推导、演绎的个性老师编写的这本教材,更像是带着学生在数学海洋里遨游的导游图,仅目录就有49页,融合了初中、高中和大学数学的内容。在课程研发的日子里,潘国双老师从来没有休息日,三个春节都是在枣林村书院度过的。三十多岁的他,头发都已经白了不少,从2011年至2014年,他一共参加编写了16本数学教材,其中12本都是他一个人完成的。李希贵说:“要真正变革教育,就非要找到、找准中国教育的真正主体不可。任何一项改革,最终都要落实到老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他们才是决定性的因素。任何变革,只能在老师身上发生,只能在课堂上发生,绝对不会在学校层面发生。既然这样,发挥每一位教师的创造性是最重要的。”

  这样一来,这场变革的推动者就变成了普通人——教书育人几十年的老教师,刚刚走向讲台的年轻教师、边学边干的学校管理者。教师以个人身份参与学校办学,参与学校发展,在这里,每一位教师都有着自由的空间,都有着明确的目标,都充满个性,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潜能,他们的能量与决心成为这场变革的决定性因素。从课程内容的研发到教学组织方式的设计,从排课表到学生选课调课,从诊断数据的研发到评价结果的反馈,从自习管理到小学段实施,涉及改革的方方面面工作全部由一线教师担任,每个人都参与其中,他们以一种不同于以往的方式工作,彼此信任,互补长短,为共同的大目标全力以赴。所以,在十一学校,推进这场改革的,不是长官意志,不是领袖级人物,而是来自教育内部的力量,是人性的觉醒、民主的觉醒。在改革推进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集思广益、民主协商。

  百度贴吧里有这样一段话:“当许多学校还是以升学率示人,仅仅以学生的成绩标榜学校如何成功的时候,十一学校已经全神贯注地关注每一名学生的未来,为他们的人生奠基!十一,依靠它独特、典范而成功的发展路径,在帮助和重塑着中国的学校。”这场被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称为“悄无声息”而又“惊心动魄”的改革,有人比喻为教育的一次浴火重生,也有人认为这是教育的一次华丽转身,更多的媒体人则认为这是教育的一次突围,使中国教育实现了向教育本质的回归,实现了从服务于分数到服务于学生成长、从追求分数到追求人的发展的历史性转变,为中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找到了一条新路。

  一群贴着地面飞行的教育理想主义者,一位锐意改革进取的校长,在这座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校园里碰撞到一起,迸发出思想和智慧的火花,追求着自由民主的精神,创造着解放人性的新教育。2010—2014年,相对于历史长河,四年的时间极为短暂,但对于正在走向复兴的中华民族,对于实现教育强国之梦。四年的时间却又如此关键。对十一学校来说,对中国基础教育来说,这有着特别深远的意义。鲁迅有一句名言:“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一个个你我他”便是这“民魂”的勾勒者。置身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区间,每一个人从我做起,从现在开始,保有美好的精神追求,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那一个个不畏艰险奋力跋涉的身姿,就会在中国的大地上,留下一个大时代寻变的印痕!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教育法是惩罚还是鼓励好?不说事例的不要好的重重有赏!

    教育法是惩罚还是鼓励好?不说事例的不要好的重重有赏!

    2019-11-25 11:11

  • 围绕“爱是最好的教育”为话题发表议论写出观点理由及结论80字以

    围绕“爱是最好的教育”为话题发表议论写出观点理由及结论80字以

    2019-11-25 11:11

  • 一切皆浮云何为人生的真谛何为生活的本质

    一切皆浮云何为人生的真谛何为生活的本质

    2019-11-25 11:10

  • 填写中国的农耕文明对那个中国传统农业的。发展有什么促进作用?

    填写中国的农耕文明对那个中国传统农业的。发展有什么促进作用?

    2019-11-13 13:03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