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之家成功竞购PC端阿拉丁之时,易车也获得了阿拉丁移动端的独家合作。阿拉丁事件或许会成为两种媒体形态的关键战略转折点。
6月5日晚,汽车之家正式宣布已经与百度就阿拉丁项目达成合作意向,自7月1日起,汽车之家将为阿拉丁PC端独家提供汽车相关内容,当百度用户搜索汽车信息时,百度将在搜索页面上显示汽车之家独家提供的车型、图片、评论和经销商信息等。
从2011年6月开始,易车就是百度阿拉丁汽车内容的独家合作伙伴,这项合作为易车服务经销商的易湃平台带来了大量的销售线财报,易湃在整个易车的营收构成中占39%,仅次于广告营收的47.5%。理解这一点,你或许就明白几天前消息传出之时,媒体圈、汽车圈、资本市场的接连震动。
但所有人或许忽略了另一个很有意思的信息,就在5日下午,车云网获悉:在汽车之家成功竞购PC端阿拉丁之时,易车也获得了阿拉丁移动端的独家合作。消息人士称汽车之家为此付出了约2亿元的代价(全年),相当于其2013年全年营业收入的16.4%。而在阿拉丁移动端百度以1.036亿起价(半年),易车最终以1.3亿元中标,也占到了2013年营收的10%。
这是一个什么数字?知情人士告诉车云网,易车2011年购买百度阿拉丁PC端花费6000万,2012年9000万,2013年为1.1亿,基本上呈20%的幅度递增,但汽车之家今年的出价较2013年增长了近一倍。而在移动端,由于流量增速快,百度最长以半年为一个合作期,易车从2013年9月开始购买百度移动阿拉丁,今年上半年花费近5000万,下半年的最终成交价也增长一倍以上。
问题来了, 汽车之家入场、易车在PC端退场,什么是幕后主因?花费1-2亿元去购买百度流量,如何评判价值?
汽车之家成立以来,内容版块逐渐做到一家独大,但在与易车短兵相接中,也没有放弃过平台业务的追求。从开展经销商业务,到建立商城尝试用品电商,再到双十一开展整车电商,都是为了打通基于厂商-经销商-消费者的上下游衍生业务,从一个媒体内容平台向产品服务平台转型。
在这些标的当中,用品电商双方均无起色,尚处于前期部署阶段的整车电商目前还难见高下,差距最大的就是经销商业务,这也是汽车之家竞购百度阿拉丁的战略意义。目前,汽车之家的经销商服务只能通过自家平台实现,而易车则通过和包括百度,网易,360在内的超过600家网站合作,可以汇集来自全网的销售线年,汽车之家付费经销商数量为10617家,而易车达到了13612家。
虽然总体仍落后于易车,但汽车之家的经销商业务增长势头迅猛。竞购阿拉丁,一方面让易车断流;另一方面又可以引流入室,增加经销商业务的砝码。这是表面上都能看到的理由。但还有另一个隐性因素在于,自从今年易车购买了360 oneBox之后,PC站流量有史以来第一次超越汽车之家。这种变化从以下两张艾瑞不同时期的监测数据就可以看到。


对于基于传统内容报道的PC互联网而言,流量仍是衡量网站运营情况的重要指标,而流量购买几乎是所有汽车垂直网站必须要完成的一项功课,在早期,汽车之家也是靠着购买hao123等导航网址的推荐位成长起来,只要广告收入大于流量购买成本,这种商业模式就有持续下去的基础。即使是现在流量和用户都做到第一的汽车之家,外部入口的意义也是不可低估。
可以说,汽车之家在百度阿拉丁上花费重金,明为竞争进攻,实为流量自保。电商作为汽车之家2014年继续深化的战略重点,通过百度的流量入口接通电商的意图明显,也比往年更为紧迫。但汽车之家在百度的搜索结果排名已然相当靠前,从营销效果上与阿拉丁的差别为20%左右,再去花大价钱实现差不多的效果,性价比是否值得还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对于易车,失去阿拉丁会带来多大的影响?从开数据来看,易车33.2%的流量来自百度,汽车之家这一数据为19.2%,虽然这只能提供一种参考值,但可以预计,在未来一年,汽车之家将凭借与百度的合作重夺PC端流量第一的位置,就算易车与腾讯或阿里巴巴合作,也很难改变这个局面。
而对于被普通唱衰的易湃平台,结果反而不会那么糟糕。从易湃的线%来自于移动APP。在易车今年与360 oneBox合作之后,百度阿拉丁PC端的作用进一步减弱,目前的贡献率只有10%左右。在PC互联网时代,易车引入百度流量搭建易湃平台,阿拉丁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随着互联网从PC转移到移动端,阿拉丁的势能在逐渐减弱,也可以看成是易车对百度流量的依赖在减弱。
此外,我们还需要注意到一个“潜规则”,一旦投放阿拉丁,百度就会将自然排名去重,比如说以前易车的信息只能在阿拉丁上做展示,通过SEO所得到的自然排名得不到任何体现。这看起来是一种极大的浪费,但阿拉丁中止会导致自然排名重新释放,按照易车在百度的综合权重,位置仍然会比较靠前,因此10%的销售线索不会全部崭断。
放弃PC阿拉丁,直取移动阿拉丁,易车向移动端转型的战略非常明显。近两年,易车持续在移动端进行投入,与百度移动阿拉丁、360手机助手、UC手机浏览器、小米、猎豹移动等进行了深度合作,移动端用户持续增长。目前,移动端已成为易车重要的销售线年第一季度,易车移动端给经销商带去的销售线索已逼近PC端,占比为47%;5月这一数据已超过55%。根据艾瑞mUserTracker4月数据,易车移动站月度用户覆盖数位居第一。

2013年易车旗下的汽车报价大全累计下载量突破2300万,成为用户量最大的汽车工具类APP,并已实现赢利,所产生的日均商机数已经成为所有渠道的第一位,到目前为止,易车、汽车品牌之家、什么车、选车罗盘等APP形成一个横跨汽车消费各个阶段各种需求的APP矩阵,仅汽车品牌之家的构建就达到了75个细分车型,并推出了C2B的电商产品惠买车,率先完成了汽车垂直网站在移动端较为完整的产品布局。
汽车之家在移动端则是另一套打法,主打产品是资讯类的汽车之家APP,工具类应用很少。在推广上选择与UC、小米、欧朋等移动资源合作,仍然是占坑和流量思路。
总体来看,在易车体系中,易车网、易湃是投球主攻,大鸣大放,淘车则是类似于第六人的角色,等待上场爆发,再加上新意互动的数字营销解决方案构成了易车的完整四肢。以前他是通过外部输血式成长,现在则希望具备自主造血的能力,电商、用户、内容都是这个过程中必须修炼的筋骨皮,而移动端或许会成为最终贯通全身的那口气,所有的一切最终都指向全链条的汽车消费服务生态。
目前汽车报价大全已经初具造血能力,但要实现完整生态,易车还有不少未竟的任务,比如说现在各项业务进入最困难的运营整合期,自身的商业模式仍未稳定,提升用户粘性也是当务之急。在此,我们不妨预测,放弃PC端阿拉丁所节余的费用,或许会在品牌、内容、电商、移动等方面进行补足。
一直以来,汽车之家与易车作为汽车网媒,表面上打得热闹,但由于秉赋不同,痛点不同,打法各异,商业逻辑和遭遇的问题各有不同。汽车之家专注于媒体内容,广告是其庞大用户和流量变现的手段,商业模式简单成熟,利润率虽高但面临着广告收入萎缩的风险;易车强攻交易环节,为汽车厂家和经销商提供销售线索以及数字营销服务,所获得的收入甚至已超过了广告,但这种多元化的发展模式也带来品牌影响力、媒体内容和用户粘性方面的短板,这也是其率先购买百度阿拉丁的原因。
汽车之家和易车身上糅合的媒体/去媒体,内容/平台,一元/多元的特质曾经代表着中国汽车网媒的两种趋势,他们二者的对峙,构成了当下汽车媒体的竞争主旋律。现在,PC与移动的对峙也开始摆上桌面,两种不同路线也映射了汽车界对移动互联网的不同态度,窗口真的打开了吗?阿拉丁或许会成为一次关键的战略转折点,也是一个验证与探索的最佳理想国。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精彩导读


热门资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