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迎接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的调研督导,推进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进课堂项目实施水平,10月17-18日,江苏省在宁举办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进课堂项目督导及现场观摩学习会,先后深入南京市秦淮区石鼓路小学、南京市江宁区上元中学、文靖东路小学进行督导调研,实地观摩课程、了解工作开展情况并进行指导。省妇联副主席、省政府妇儿工委办公室主任崔娟参加观摩督导。省教育厅及各设区市教育局部门负责人,各设区市政府妇儿工委办公室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各设区市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进课堂项目点学校负责人和授课老师,省政府妇儿工委办公室工作人员共100余人参加观摩和培训。
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调研组一行及全体与会同志赴石鼓路小学、上元中学、文靖东路小学参加了课程观摩,通过公开观摩课、教师说课、学校汇报、专家点评的方式互动交流。石鼓路小学《我能行》课程由老师通过体验活动引导孩子们突破性别刻板印象,树立自信并完善自我。上元中学《有别,也无别》课程以问卷调查发现的问题入手,从“想一想”到“做一做”,鼓励男孩女孩勇敢的做自己。文靖东路小学公开课《男生女生》通过趣味游戏,寓教于乐,让性别平等温润童心。期间三所学校的授课老师分别介绍了课程设计理念,学校负责人汇报了项目开展情况。别开生面、生动活泼的性别平等教育课,引起了调研组和与会代表的极大兴趣和热烈讨论。调研组认为这三堂公开课课程设计生动,选题用心认真、教学方式独特,内容完整节奏流畅,学生参与性强,是对性别平等教育进课堂一次有益的实践探索。与会领导和专家还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观摩课程进行了深度点评,提出了个性化的指导意见。期间冯继有围绕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的理念与实践进行了专题授课,他围绕课程与教育内容、教师观念与行为、学校文化与组织,结合丰富的教学研究经验和案例,讲解了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课程设计要求。
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负责同志充分肯定了江苏省开展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工作所取得的成效。特别肯定了南京市扎实有效的探索和实践。她指出,推进性别平等教育进课堂工作是各级妇儿工委、教育部门、试点学校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培育和践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生动实践。江苏省在开展项目以来的短短半年里,举措得力,成效明显,各项目试点学校深入研究课题、精心设计课程,勇于开展实践,通过生动的课程设计和浓厚的氛围营造,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让教师在性别平等教育中成长,学生在性别平等教育中受益,学校在性别平等教育中蜕变。她强调,性别平等教育进课堂理念的贯彻既要注重顶层设计也要进行地方探索,希望江苏因地制宜、探索实践,在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进课堂项目中创造出新经验、新模式。
18下午,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进课堂项目培训在宁举行,李慧英围绕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探索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深入浅出的讲授了性别平等的基本理念和在教育实践中贯彻男女平等国策的意义,并详细讲解了在探索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刘澄就现场学员提出的课程如何设计、如何防止理念偏差、在性别平等方面是否应该倡导主流价值观、项目如何推行等问题进行了互动交流和答疑。
“教育工作全面贯彻性别平等原则”是《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确定的重要目标任务。2017年12月,我省南京市江宁区文靖东路小学、秦淮区钟英中学被国务院妇儿工委确定为国家级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进课堂项目试点学校,后国务院妇儿工委又增加南京市秦淮区石鼓路小学等4所学校为国家级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进课堂项目试点学校。省政府妇儿工委办公室通过项目扶持带动全省55所学校和校外教育阵地开展性别平等教育进课堂项目,项目实施半年以来,各项目试点学校积极探索、深入研究,形成了初步的课程体系和教研成果,取得良好的教育实践和社会宣传效果。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