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七月份辞职准备考研,到今天下午复试结束,考研之路算是暂时告一段落了。结果虽然还没出,不过应该八九不离十了。一路走来,选择的学校不是最好的,也不敢说尽了最大的努力,好在结果是有学可以继续上了。
我特别感谢我的麻麻,要不是她一直在后面推着我前进,恐怕我不会有今天的成绩。从开始催我辞职全心备考,到后来每天监督我学习为我做好吃的,身边所有的人都说你妈妈对你太好了。麻麻总是给我讲很多道理分析很多事例总之就是叫我要继续努力。
也特别感谢简大壮,在北大自习时候的每一个晚上,都是他下班后骑车回家再带着麻麻做好的晚饭再骑车回北大,让我每天都有热乎乎的晚饭和感受到他俩对我满满的爱。复习的时候经常遇到困难,就跟他撒火或者跟他哭诉,他都淡定的全盘接收,包括以前工作上的事情都喜欢跟他说,他总是用一个大哥哥的身份听我抱怨提出建议,给我肩膀和怀抱,那时候让我觉得平常在生活上像照顾小孩子一样去照顾他也是值得的。记得有一次跟他一起下班,走在北大校园里,他提起他大学时总是担心考试不过怕挂科。我开玩笑的说,哼,王姐大学时都是担心考不了第一。当时随口一句玩笑话到后来有时想起来还觉得着实大言不惭,没想到就是这样随口一说,最后真的考了个第一。也许是某种心理暗示咩?!
今年的运气真的很好,认识了旅思学姐,买了真题还给我很多建议,给我打劲。认识了一起复习的晓梦同学和诗雅同学,那个优雅的何夫人,那个喜欢喂喵的仓鼠系小女生,在备考时互相鼓励打气。还记得临考前每天狂做模拟题的日子,一起刷肖秀荣老师的微博,一起听勤思的冲刺视频,一起讨论语言教学的流派,种种种种,就像在昨天。
记得简大壮玩儿游戏时有时候有答题的环节,关于教育学的知识他都问我,有一次问到了京师大学堂是哪年建立的,我没学扎实就特地查书看了。结果考试时竟然考到了这个名词解释,平时看似毫不相关的举动竟然帮我多得了好几分。就觉得人生很多经历当下看似没意义或甚至觉得是浪费时间,但不知道哪天就蹦出来帮到你。
还要感谢原来的同事,我每次回天津的时候都去打扰她们,考试的那两天coco还特地腾出自己的卧室让我安心复习和休息。其实考研第一天晚上我考完了政治和英语之后就觉得应该会考的不错,还特地用手机上网对了答案,最后政治65英语二85,那一晚觉得是自己离考研成功最近的一次,所以异常的渴望成功,这应该就是自我效能感吧。可是对于第二天的内容并没有特别大的把握,尤其是专业课二。于是我没有跟任何人商量,毅然决定要开夜车(效仿旅思学姐),因为我知道我要是跟别人说我要熬夜背书肯定会被制止。我十一点多开始睡觉,定了闹铃两个小时后起床,冲了不知道几包速溶咖啡,一直背到天亮,简大壮开车来接我我才收拾东西下楼。上午又喝了一瓶不知道嘛牌子的功能饮料,中午喝了速溶咖啡和瓶装咖啡就这么一直撑到考完试回北京,在车站等车还发了333回忆版真题到群里,那时候看似精神头大到爆表其实是头疼都睡不着觉。不过我觉得是值得的,不是那一晚上临阵磨枪专业课不可能考那么多分。
有时候觉得很多事情就像命中注定的,如果不是第一年考研考天大没考上,也许就不会认识简大壮,也许就不会选择先工作一年,到后来也许就不会选择考天师,也许就不会有这么好的运气考这么好的成绩。也许也许,每一个阴差阳错就造就了今天的我们。
咱们教育专硕一般考的是英语二,因为英语二线),所以一定要保质,做透,要注意总结。什么叫“做透”呢?大家做过去一遍以后应该回过头分析完型和阅读中的长难句,尝试进行翻译,巩固自己对于文章的理解,同时也练习了自己的翻译能力。整理出里面的词汇加以记忆。它的前身是MBA考试的英语,所以MBA英语题中有相同题型的也可以拿来借鉴,因为它整个风格变化并不是特别大,词汇也常有反复出现的。总的来说英语二难度相对较低,阅读的篇幅也比英语一的略短,整体风格偏向应用。作文也有比较固定的模板,自己要注意总结。这方面我建议同学能够分类背诵,例如书信常用句型、表格或者图表数据常用描述句型等等,这个又可以细分,感谢信句型、投诉信句型、建议信句型、或者首段常用句型、末段常用句型、陈述理由的常用句型等等,平时注意总结,考前反复记忆,英语二的作文比较容易拿高分的。
政治目前可以先放一放,建议大家暑期前后再开始也是来得及的。后期会有很多资料放在网上,不想报辅导班的在暑假过后网上也会有免费的视频分享出来,可以自己有选择的看。要关注国内外比较重要的时事,比较容易结合知识点出综合的题目。考前关注各大考研论坛,很轻松就能获得会很多电子版资料,例如八套卷四套卷五套卷什么的,打印出来临考试前半个月每天做上一到两套模拟题的选择题,临考前一周再背一些大题。政治总的来说不用花费特别多的时间,还能拿一个比较不错的分数,可以说是投入产出比是很高的。
接下来说的是比较重头的333教育综合。咱们333不同于学术型教育硕士的311,333大部分院校不考客观题,主观题的题型包括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分数比较集中。厚厚的几本书复习到最后就十几道题目决定你的命运。那你敢掉以轻心吗?一定不能。假如你上考场一看,所有的题目都会都背过,也免不了考场上一紧张写不全面或者某些写的不准确,还会被扣大概10分左右,最后拿到一个130-140的分数,就已经很好了;但是如果你上考场看到14道题目里有两题不会,如果是名词解释还好了,也就再扣10分,但如果恰好是两个论述没记住呢?分数马上降到一百以下,跟复习很全面很到位的同学分数一下子拉开了四五十分,所以咱们专业课复习的时候一定要下大工夫。
开始我自己也觉得没太大必要报班的,不过虽然我当时没报班,我在网上咨询勤思的老师的时候她还是很负责的给我分享了333的参考书目,我决定自己先看书。当时我先看的教原,看的还挺快,感觉不是太难,不过看完之后感觉没记住什么,我就有点担心了。接着我又看了外教史,这一回对着那些长短不一的人名我彻底崩溃了,什么裴斯泰洛奇,什么夸美纽斯,什么杜威和苏霍姆林斯基等等太多了,觉得自己学真是有点来不及了。只好灰溜溜的去找了勤思老师报名,买了网络课程。然后跟着课程学习,老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反复提到重要的人物和概念,自己慢慢也对这些教育家和他们的思想越来越熟悉,才慢慢找回来一点自信。
我听课时先听的是教育学原理的石老师,她一上来先给我们分析了教育学原理整个的框架,让我心中对教育学原理有了大致的了解。石老师的讲解很灵活,她也很有经验,举很多的例子来讲解抽象的知识点,还告诉我们如何安排卷面会比较不容易被扣分等等的小技巧。教育心理学的蔡老师讲课非常幽默,学习理论那块硬骨头要不是他带着我复习的话肯定自己啃不动。中外教史这块咱们勤思的讲义编写的比较有逻辑性,版块清晰,老师的讲解也重点分明,老师讲的时候也会提到同一个知识点如果出了名词解释该怎么答,如果出了简答该怎么答,这个部分还是比较应试的。
基础班和强化班视频都跟完之后,要自己开始背诵了,面对着密密麻麻的讲义,我还是有点头大的。好在后来勤思的老师分享给我几个文件,是教原教史教心这几科的知识点结构图,我拿到那个之后我觉得我缺的就是这个。在跟课程的时候心里已经有了大致的学科框架,但是在背诵的时候我觉得还是把框架落在纸上更清晰。于是我就开始了整理学科逻辑图。拿着学科逻辑图我又听了一遍课程,这次重点听得是老师分析每一个知识点下各个小点之间的逻辑关系,看看这些关键点是如何构成一个大知识点的,再把老师分析的每个知识点的重点词汇摘录在我的逻辑图上,这样就相当于自己把勤思讲义变得更加精炼,背诵起来就轻松了很多。这个方法同学们如果觉得有用的话可以借鉴,事实上在考前我都是对着勤思的讲义和自己整理的逻辑图一直在复习和背诵。
我记得当时听勤思的课程,教育心理学的蔡老师在讲到策略那一章节时提到过,咱们每个人所要做的事情都可以根据紧急程度和重要程度进行划分,如果把紧急程度作为纵坐标,把重要程度作为横坐标,那么我们就能根据这两个条件把所有事情安排在四个象限中,第一象限既紧急又重要,第二象限紧急但不重要,第三象限既不紧急又不重要,第四象限重要但不紧急。考研过程中大家应该争取处理好第一、四象限的事情,极力压缩在第二三象限停留的时间。
还有精细加工策略,现在随便举几个小例子。在教育学原理 教学一章中有一个小的知识点,教学方法的选择,在王道俊老师的《教育学》一书中,因为咱们专业硕士本身就是面向一线教学的,跟教学相关的肯定是非常重要的。那书上写的选择教学方法主要依据十个方面,大家乍一看可能觉得很复杂,十条这么多怎么背呢。大家在复习中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多琢磨,不能死记硬背。关于这个知识点我有一个小技巧,大家从小学开始写记叙文的时候就会说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时间的起因经过结果。这样一来就穿起来了:
4事件的起因-达成教学目标(1.课程(或单元)与课时的教学目的和任务,该学科内容的教学法特点。
3人物-学生(3.学生的情趣、可接受水平,智能的发展状况,学习态度、学风与习惯。
3人物-教师(4.教师本身的条件,包括思想与业务水平,实际经验与能力,个性与特长。
3人物-师生(5.教师与学生活动的配合、互动,教师主动性与学生主动性的动态平衡。
5事件的经过-教学活动(6.讲与练,学与用,班级、小组与个人活动,课堂教学与课外作业或课外活动等方面的结合。
2地点(8.学校与地方可能提供的条件,包括社会条件、自然环境、物质设备等。
1时间(9.教学的时限,包括规定的课时以及其它可利用的时间,如早晚自习等。
另外在中教史中诸子的生平以及教育思想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孔子、孟子、荀子、墨家、法家的思想各异,但也有相同的地方,大家可以列一张大表,关于教育作用、教育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等的方面基本上各家都有涉及和论述,把它们相同或不同的地方都在一张表里列出来,方便对比和背诵。孔子的教育思想中涉及到的方面是最广泛的,包括十点:生平、教育对社会的作用、教育对个人的作用、教育对象、教育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道德教育、论教师、历史影响。那大家就可以按照这十点来列表,其余几位教育家的思想往表格中对应着填进去,书上很多页的内容就被自己整理到一张纸上了是不是很有成就感呢!
类似这样的策略咱们在复习过程中能够学到很多,还有过度学习、自问自答以及尝试背诵等等,都是教心里学到的,希望大家能够学以致用,这样不仅能提高大家的复习效率,同时对于教心这些比较抽象的知识也能够理解的更为深刻。
此外对于各校333的真题大家一定要重视,前期打基础一定要扎实,不能有遗漏,但复习到后期要提高针对性了。大家要通过各种你能想到的办法买到真题,通过研究生院买,这是最简单直接的方法,买不到就找学长学姐,学长学姐找不到就找网上回忆版的,拿到真题之后要准备一只特殊颜色的笔,在讲义中对应的知识点的地方写下题目以及出现的年份,后期冲刺的时候要对目标院校的出题偏好有所考虑,分析院校的出题习惯:例如,你所报考的院校喜欢重复出题吗?哪几个章节是出题最频繁的?而哪几个章节从来没出过题?这些到最后冲刺的时候都是大家需要注意的问题。当然这些猜题的技巧是需要建立在前期基础打好的前提上的。基础打好让你每道题都有的说,如果能猜中题目就能让你这道题拿到一个比较好的分数。
跟大家分享了这么多,最后想跟大家说,iphone上有一款应用叫做学霸拯救地球,安卓版本的手机有一款应用叫做我要当学霸,这款应用还是晓梦同学推荐给我的,她今年也考上了首师的学科英语哦。这两款应用都可以帮助大家克服在自习的时候喜欢玩手机的毛病,同时可以帮助你统计你一天的学习时间,也方便自己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去下载使用哈。那我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咱们的辅导班很好,选择勤思能帮你少走很多弯路,但是谁都替代不了你自己的努力,所以每一位立志考研的同学都要好好加油哦。付出一定会有回报的,加油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