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开局起步,北京冬奥会如约走来。未来一年内,世界的目光将再次聚焦北京。锚定“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建设目标,北京在城市规划建设、招商引资、产业定位升级、楼宇经济升值保障、营商环境优化等方面正在打造中国城市发展样本。
一场由仲量联行主办、多位业内“大咖”参加的在线谈话节目日前上线,畅谈重塑城市格局的未来机遇,并围绕北京作为“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定位及未来商业地产发展展开了四场讨论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吴晨、WeWork中国北方区总经理全斌、清华大学文创院副院长张铮、北京新航城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廖自涵、CallisonRTKL北京办公室总经理刘严、36氪基金创始合伙人赵甜、融科物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海峰。
仲量联行华北区董事总经理张莹表示:“作为地产行业从业者,我亲历北京城市面貌的巨大变化,而未来随着‘四个中心’的功能的不断提升,北京这座老城还将带给我们更多惊喜。”
“作为首都,我们当然要以首善之区的视角和标准来看待北京的城市建设与发展。”仲量联行华北区研究部总监米阳表示:“无论是政治、文化、对外交往还是科技领域,北京都在历史传承与吸纳创新中不断提升自己这张‘名片’,通过功能的转变为百姓谋福祉、为企业营造更好的环境,也推动着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引领更多创新。”
2017年9月发布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在第一章第一节就明确指出了北京的战略定位,首当其冲的就是“政治中心”。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吴晨认为,作为城市更新的高级阶段,首都北京理应率先推动城市复兴计划,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树立城市格局建设的更高标准,这不仅是首都实现“四个中心”功能的必由之路,也是北京掌握更多国际话语权,在医药、公共卫生、科创等更多领域承担大国责任的得益之举。
作为全国文化中心,打造当世的中华文化高地是北京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清华大学文创院副院长张铮看来,除了厚重、恢弘、绵延三千年的历史,北京的文化中心定位更体现在文化产业从业人口数量大,文化产业增加值GDP占比高,文化消费潜力旺盛、样式多元等方面。同时,北京作为移民城市的本质,也使得其能够让全国、乃至全球文化实现跨界混搭,从而产生新的文化形态。
WeWork中国北方区总经理全斌作为北京文化中心建设的深度参与者之一。他认为,在当今社会,人们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工作场景中,因此很大一部分文化传承的载体是企业,在某种程度上企业文化也参与了北京城市文化的构成。如何在不破坏历史风貌的基础上融入现代企业特色,是老城改造的重要议题。而作为企业,也应关注如何在实体空间里融入社群概念,并助力多元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在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爆发前,北京各种外事交流活动和大型国际会议、展览频密,而“交往”与“交流”一字之差,折射出国家对北京在国际舞台发挥更大作用的厚望。与“交流”相比,“交往”显然在时间跨度和沟通深度上更胜一筹。北京新航城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廖自涵认为,直观来看,国际化城市的特点是宗教场所和各地餐饮的荟萃和杂糅。而更深一层,则是法律、翻译、信息、医疗、教育等服务业的对外开放和品质提升。目前北京正在致力于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的建设,正是为了夯实国际交往中心的定位。
“单向的沟通不叫交往,有来有往才是交往。”CallisonRTKL北京办公室总经理刘严对李从越的讲述感同身受:“随着国内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北京的国际交往职能确实体现在中国人看国外的视角已经逐渐从仰视转为平视了。我们也在不断摸索中国市场的特色经验,尤其是在商业综合体设计方面,我们甚至已经开始反哺国外同行。”
“我做投资20年了,这20年我往哪里飞的多,基本上就是表示哪里的资本和产业交融的势头最好。”现居上海张江的36氪基金创始合伙人赵甜表示,北京科研文化和技术产业转化使其深埋创业和创新的基因,也是创投机构发展和培养独角兽企业的沃土。
“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就是产业化,而北京是最适合产学研联动的区域。随着北京在建设为世界创新枢纽城市的道路上不断发展,科技也将为房地产行业带来更大的变革。”融科物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海峰说:“作为楼宇运营服务商,我相信物联网、AI技术将有着长足的发展,不仅通过精细化数据利好楼宇经济,还将充分助力全球节能降碳,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从商业地产的角度来讲,从最初微软、思科、 EMC等外国IT企业进驻中关村,到最近几年以字节跳动、华为为代表的中国科技企业不断承租、扩张,去化办公楼宇的面积,在全国范围内,北京都是首屈一指的科创公司汇聚之地。”仲量联行华北区董事总经理张莹表示,创新科技也在影响和重塑传统的房地产行业。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北京也有望成功中国乃至全球房地产科技的中心城市,而作为房地产科技领域的先行者。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