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在苏州、杭州、宁波等地买房的人,他们有的将一分钱变成了二分钱,有的将一分钱变成了四分钱,更甚者有的将一分钱变成了8分钱。
顺着这样的时间线看,买房好像是稳赚不赔的买卖?不可否认,在过去需求旺盛的阶段,确实是这样的,买房让自己的资产得到了升值,但是“弹簧”的拉伸是有限度的,随着时间向后推移,买房带来的回报率发生了变化,人们此前形成的买房“稳赚不赔”的这种信念也逐渐地动摇了。而这些变化,都是楼市现实情况反馈的结果。
在2019年之时,中泰宏观首席分析师梁中华,在其房地产研究团队大量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就指出:国内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城市,持有房产已经开始亏钱。特别是2016年与2017年入市的购房者。
近日,《中国证券网》发文指出,北京部分商住二手房成“负资产”,卖房款不够偿还银行贷款。
消息显示,除了特别好的地段,北京二手商住房八成以上成交价跌了50%左右。目前多数二手商住房成交价格和2012年前后价格差不多。
如果算一笔账,结果可能更加直观。2017年3月之前,个人买卖商住房可以正常贷款,很多买房者当时贷款比例超过六成。可是随着房价腰斩过半,现在即便把房子卖掉,也不够还银行贷款的钱。也就是说,这类房子此刻的价值已经达不到银行贷款总额。
有人可能会说,这是商住房,又不是“纯住宅房”,但是商住房离纯住宅房又有多远呢?
全国房价行情数据显示,2020年3月份,有121个城市二手房价环比下跌。具有楼市风向标作用的北、上、广、深,全部名列榜中。尤其是上海下跌5.85百分点,换成具体数字是每平跌3401元,位居全国首位。
其实远不止于此,与2017年相比,上海的不少房子,已经跌去了20%左右。换句线万左右,特别是郊区,这种情况更加的普遍。
同时,随着价格的下落,房子反而变得难卖了。曾看到一个视频,一个挂牌超过7个月,但是依然没有成交的房东,对着镜头问出了心中的疑惑:为什么下调了五分之一的价格,怎么还是无人问津?
第一类是前两年高价拿地的开发商。近日,孙宏斌在融创业绩会上表示,今年将产生一些困难的开发商,而其中占很大比例的一类,是因为这几年存量时候拿的地太贵了。
高价拿地,又不得不亏本卖房,这样做买卖,不产生困难才怪。可是一切的“苦果”又是他们自己造成的,无脑拿地终将拖累自己。
第二类是把房子当作投资品的炒房者。炒房者买房子,一不是为了自主;二不是为了出租获取回报。他们是靠价格差来赚钱——低价买进,高价卖出,但是现在因为降价,顺序变掉了,卖出价要低于买进价。炒房客赖以生存的空间,正逐渐地在消失。
在一定的阶段后,房子的居住功能是大于金融属性的,要正确地认清这种变化。脚踩“风火轮”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