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

天天嚷着维权的人我劝你还是别买房了!

字号+ 作者:lobtom 来源:未知 2018-10-29 18:29 我要评论( )

小区还有一两个月交房,有不放心的业主偷偷溜进工地察看,果然发现了大问题:大门太小,绿化缩水,人车不分流,楼梯间大白墙,据说入户门还是丙级门总之就是各种不达预期。 这还了得,业主不发威,开发商都要上树了。于是,各楼栋迅速派出代表,组成维权委员

  小区还有一两个月交房,有不放心的业主偷偷溜进工地察看,果然发现了大问题:大门太小,绿化缩水,人车不分流,楼梯间大白墙,据说入户门还是丙级门……总之就是各种不达预期。

  这还了得,业主不发威,开发商都要上树了。于是,各楼栋迅速派出代表,组成维权委员会,决心把一切“扼杀在摇篮里”。

  “黑心开发商,之前精装卖一万八,现在精改毛才卖一万六,如果一次性付款只要一万三,我们又被割韭菜了。”于是,群情激奋,揭竿而起,纷纷表示要敢降价就维权,绝不叫“杨白劳”薅了羊毛。

  最近,各地售楼处一片“火热”,但这一次不是因为“金九银十”。从北京上海到杭州合肥,从一二线线到三四线,从顶级豪宅到普通小区,维权事件正在数十个城市密集发生。

  短短一个来月,“匹凸匹600696股吧)”维权潮就被埋进了历史的土堆里,新的维权潮又来了。

  楼盘被维权,虽然各有各的因,各有各的果,但真要细究起来,也无外乎这么三种。

  无锡的金盛华彩荟,开发商三度延迟交房。2016年房价首度破万、土拍激增68.42%的风光还历历在目,哪能想到今天就成了烂尾楼生产线。

  最近的例子是花园路三全路的康宁南洋风情,业主买房10年了,还没交房。业主们无奈守在小区门口,搭建帐篷,建起临时的灶台,期盼早一天住进新房。“十年前,我买这个房子是想着结婚用的,结果现在小孩都上小学了。”

  还有东方鼎盛花样城,买房800多天了,还是个坑。多少业主想回到过去,给自己扇两巴掌?

  一些开发商的资金链总是脆弱的不堪一击,一朝断裂,留下一堆欲哭无泪的接盘侠。

  碧桂园喝鸡血誓师,富力地产不让睡午觉、荣盛要求部分员工晚上11点后下班……谁还记得普通砂浆需要8-10个小时才能凝结的道理。

  一切就是为了快快快。最终结果是,购房者心中的房子和开发商建的房子之间的距离,就是买家秀和卖家秀差别。

  7月份,四川某地一些业主联合起来要求开发商“返还公摊部分精装费用”,因为——按套内算三千八一平,实际上装修花了不到一千,室内精装不合格。

  一向以品质著称的某一线房企也在一场大雨中现了形。其开发的项目曾经是一个网红楼盘,而7月份几场大雨之后,这个坐落长城脚下的项目出现了地面塌陷、外部楼梯断裂、墙体渗水等多种质量问题。

  9月11日,深圳湾大名鼎鼎的顶级豪宅恒裕滨城二期业主,在上个月刚刚收房,这个月就拉起了横幅:墙纸发霉标杆;严重漏水;栏杆摇晃;30万的嘉格纳冰箱被换成了3万的博世……

  通州一楼盘售价从去年8月份的40000降到今年的22000,房还没到手房价就跌去了一半,第一批购房的业主把售楼处围得水泄不通。

  上海浦东某项目备案价从35000元直接将至28000元至26000元,业主围攻售楼部。

  从年初开始,就不断有业内人士断言,这两年买到的房屋将会是史上质量最差的,就连房企大佬也开始劝人别买房。

  “这两年是中国房地产业最糟糕的两年。我们看到了市场的疯狂,但我一直劝我的同事们在这两年不要买房,很多同事想不明白,觉得会错过很多个可能增值的机会。但我想说的是,这两年买到的房子可能是最差的。”

  去杠杆没有错,但去杠杆引发的连锁反应却出乎多数人的意料。房企资金链紧张,没能继续借到钱的房企只能破产跑路,留下一摊子烂尾工程。

  而不甘缩小规模的开发商只能拼命加速拿地、建房、成交、回笼资金,结果导致工地频出事故、房屋质量堪忧。

  项目为了控制利润,采取了一定程度的减配,且在大批定位高端的项目,形成了一股潮流。

  像千人维权的成都,也是全国限价限得最厉害的城市,倒挂程度从4000元到10000元不等,会算数的都知道买到即赚到。

  “萝卜快了不洗泥”,很多开发商在项目整体的运营管理商出现了问题,导致最后的产品交付品质也大打折扣。

  维权潮的出现一方面确实是楼盘质量有问题,但另一方面也是市场参与者缺乏契约精神和风险承担意识的表现。

  从客户自身角度来说,房价开始走平了,心态自然发生变化。当自己的交付预期与实景出了偏差,容忍度也就变得很低。

  正如那句老话,“谁也别笑话谁,谁都逃不掉”,用在任何一个参与这两年楼市赌局的人,一点也不为过。

  有交易就有维权的可能,相信多数人是在真正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切实对房屋出现的各种问题提出抗议:比如品质、绿化、景观、教育等等。

  但也不能排除,一些人假借维权之名到达投机的目的,这在市场下行的当下,出现得越来越多。

  真维权者虽然来势汹汹,但通常在收获成效之后便偃旗息鼓了。抱着投机心理维权的,开发商赔点钱,自己赚点利是真的,但如果要退房,那是不愿干的。

  9月中旬,杭州未来海岸部分一期业主认为,二期房源与一期同房号有较大价差,最高达35万元,觉得开发商“降价”了,于是拉横幅,要求补差价、送车位,要么全款退房。

  开发商却没按常理出牌,不驱赶不回避也不妥协,竟然同意退房,而且不收违约金!

  简单说就是,你们不想要,那就退了吧。这回维权的业主蒙圈了,你这……你怎么不赔钱啊……

  本想闹点动静补偿差价,没想到开发商还真给退了。退了这钱能买哪里呢?万一又涨回去了怎么办?维权队伍松动了,大家都在暗自掂量。

  契约精神人人都懂,只是一旦涉及到自身利益就选择性遗忘了。权衡利弊之后,人们通常有美化的逻辑去维持内心价值观的平衡,对于日常贪小便宜如此,对于讨要降价补贴同样如法炮制。

  “为了买房,把六个钱包都榨干了,还没买几个月,房价降了几十万,开发商财大气粗给我一点补贴不行吗?”——弱者有理论

  “谁说我因为降价啊,他精装不合格,墙漏水开裂,绿化不符合,装修不达标,反正开发商就是坑”——无奸不商论

  “你们都觉得我没有契约精神,刚买的房子一下子缩水几十万,契约重要还是钱重要?”——舍轻取重论

  “那万科的都给退了凭什么不给我们退,所有人都在退房啊凭什么就怪我,给钱不要的人才傻呢”——法不责众论

  有些权是必须要维的,保障自身合法权益天经地义。但有些天天嚷着维权的人,到底占几分理,恐怕也只有自己心里清楚。

  坦诚点做回普通人吧,接受房子作为正常商品,价格会受政策、市场、产品等多重影响。

  更重要的是,与其买了以后再去找理由维权,不如买之前多擦亮眼睛,更疯狂地去看盘。

  当前最有价值的建议是,找到那些被低估的项目,好好地积攒平米,不声不响,埋头苦干供房贷,等待下一波行情到来……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太原新凯王攀峰获提名参选2018中国地产经理人100强评选

    太原新凯王攀峰获提名参选2018中国地产经理人100强评选

    2018-10-29 18:29

  • 爹爹突然病故留下遗产纷争老母起诉儿子要回两套房产

    爹爹突然病故留下遗产纷争老母起诉儿子要回两套房产

    2018-10-28 21:47

  • 【为了上海这套260万的房产】孤老作家为何留下两封截然相反的遗

    【为了上海这套260万的房产】孤老作家为何留下两封截然相反的遗

    2018-10-28 21:46

  • 母亲去世留下两套房产大儿子要多分闹上法庭

    母亲去世留下两套房产大儿子要多分闹上法庭

    2018-10-28 06:26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