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电子2017 年收入增长22.85%、2018 年上半年收入增长25.98%,自2008年以来的10 年间只有2015 年的时候增速更高,从收入上正在呈现强者恒强的趋势。近2 年市场交易量持续走低,监管上也没有太多产品创新,除了公司市占率提升和产品线扩充之外,监管科技正在成为公司增长的新动力。2017年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委员会成立,声明强化“监管科技”(RegTech),是科技金融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新产业诞生的开始。
监管政策、行业竞争、IT 服务升级等外部因素催生更多金融IT 的需求,五大动力将持续驱动公司的发展:1)金融产品的增加;2)金融政策及制度的变化;3)金融客户的增加或收购、兼并;4)IT 技术升级推动的产品更新;5)客户因差异化竞争带来的个性化需求。
公司在新业务新方向的成功的超前布局,随着科技和金融产业自身的改变,金融对科技的需求也在改变,恒生能够抓住这种改变,专门成立的“十三太保”(13 家子公司)就是专门布局不同方向的新业务方向。创新业务子公司正不断壮大,聚源已大规模盈利,鲸腾成立半年即实现1512 万收入。
国内金融云CAGR 为35%远超全球云计算行业CAGR16.5%,恒生鲸腾的GTN 提供开放平台,正在研发的混合云PaaS 平台将支持多种云平台,创新业务提供了全面的SaaS 应用,金融科技云生态公司正在成型。
预计公司未来收入将保持高速增长,业务范围逐步扩大,市场影响力和垄断地位逐渐加强。继续加强研发投入,确保公司在行业发展中的优势。
预计18/19/20 年每股盈利分别为1.03/1.34/1.81 元,目前股价(50.81 元)对应动态市盈率分别是49/38/28x。根据我们绝对估值和相对估值的结果,公司合理价值为75.1~86.6 元/股,我们给予“买入”评级。
公司的下游金融客户正处在监管趋严、亟待提升运营效率、金融IT 转型上云的过程中。在此过程中会催生更多对金融IT 的需求:
客户因差异化竞争带来的个性化需求。这些客户需求形成了公司的业务来源基础。
按照行业和公司的成长思路,我们预期公司在2018~2020 年收入复合增速超过27%,随着逐年累计的巨大研发投入差距,公司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市场优势地位正在逐渐增加,其他公司的差距正在越来越大。
市场认为公司的业务主要受交易量的影响,实际上公司从2017 年以来收入增速逐渐加速,来自于监管科技带动的需求正在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新动力。
市场认为公司是一个金融软件的公司,实际上公司的创新业务子公司已经逐渐成为科技金融领域的一个生态,涵盖数据、应用、开放平台,领先的技术包括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都已经在金融业实现技术和应用的全面领先。
业绩超预期将推动股价;创新业务子公司实现突破将推动股价;金融云监管政策放松也将推动股价。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精彩导读


热门资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