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科技日报:4000米深海自持式剖面浮标海试成功

字号+ 作者:lobtom 来源:未知 2018-08-27 15:19 我要评论( )

科技日报天津8月19日电 (记者孙玉松 通讯员刘晓艳 杨少波)记者19日从天津大学获悉,天津大学青岛海洋工程研究院海洋浮标团队自主研制的大洋4000米深海自持式剖面浮标浮星海试成功。自7月28日在南海北部近4000米水域投放,截至8月8日收回,浮星连续工作十天

  科技日报天津8月19日电 (记者孙玉松 通讯员刘晓艳 杨少波)记者19日从天津大学获悉,天津大学青岛海洋工程研究院海洋浮标团队自主研制的大洋4000米深海自持式剖面浮标“浮星”海试成功。自7月28日在南海北部近4000米水域投放,截至8月8日收回,“浮星”连续工作十天以上,稳定运行26个剖面,最大下潜深度3550.3米,数据传输成功率达到99.9%,标志着我国在4000米深海自持式剖面浮标的实用化道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

  据介绍,深海自持式剖面浮标随海流漂移,是一种易投弃、小型化、低成本的水下移动观测平台,可在任意海域内实现自适应配平、自动下潜、定深悬停和上浮等功能,根据搭载的传感器类型如CTD(温盐深)、溶解氧、ADCP(海流剖面仪)等,快速、准确、大范围收集全球海洋的海水剖面数据,它可带领我们进一步认识海洋并经略海洋,是海洋观测与探测的重要工具。

  “浮星”由天津大学青岛海洋工程研究院李醒飞教授牵头负责实施,获得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问海计划”专项的支持。近年来,多个国家启动了新一轮深海大洋观测计划,向2000米以下的深海延拓,以占领新一轮深海竞争的制高点,但我国直至21世纪初才正式加入全球海洋观测网。本次海试的成功进一步验证了“浮星”在大洋4000米深海的浮力驱动、耐压设计、采集通讯等关键技术的可行性和设备的可靠性,也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在4000米深海自持式剖面浮标的实用化进程。(编辑 焦德芳)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科技日报评红芯造假:不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蹬鼻子上脸

    科技日报评红芯造假:不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蹬鼻子上脸

    2018-09-29 10:30

  • 智优生物科技的发展之路

    智优生物科技的发展之路

    2018-09-01 17:17

  • 130元成交!太空中有了一颗“科技日报星

    130元成交!太空中有了一颗“科技日报星

    2018-09-01 17:16

  • 2017科技日报社招聘1名公告

    2017科技日报社招聘1名公告

    2018-09-01 17:16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