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晨报山西11月11讯(张晓龙 记者 关晓云)金秋的十月,谈起振东集团的扶贫路,得从2003年开始讲起。振东集团董事长李安平出于对家乡的热爱,对祖国发展的热切期盼,就针对如何带动农民脱贫增收问题,专门成立了中药材开发公司。公司制定了振东中药材种植项目“只考虑质量不考虑利润”的脱贫政策,经过多年的不懈探索,公司找到了最适合当地老百姓实现脱贫的途径——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
振东集团董事长:李安平谈“精准扶贫的杠杆切入点应直接对准贫困群体”
精准帮扶1个县、78个贫困村、创造1000多个就业岗位、安排种植农户就业8000余人、帮助2万多贫困农户摘掉贫困帽。
以上数字是振东集团在开展产业扶贫工作以来取得的成绩。多年来,振东集团精密部署,认真安排,以中药材种植这一举措为切入点,通过“政府+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运行模式,在山西省内19个县及其他6个省大力开展产业扶贫工作,充分利用中药材产业,帮助贫困老百姓脱贫增收。
“三包”机制,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
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概念,提出扶贫工作不能“用手榴弹炸跳蚤”,要做到“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在国家精准扶贫的号召下,振东集团主动承担起国家级贫困县平顺的脱贫任务,实行“老总包片、中层包村、员工包户”的帮扶政策,包村到户,责任到人,对平顺县12个乡镇、78个贫困村、6490户贫困户、17868名贫困人口进行精准帮扶。
为了强化平顺县扶贫工作的组织领导,振东集团在平顺专门成立了“产业扶贫办公室”作为一线指挥部,成立扶贫领导小组,出台扶贫工作考核办法和制度,针对不同的群体制定科学帮扶计划,将所有贫困村与包保人信息建档立册,做到专项扶贫、精准扶贫。
在采访中,振东产业扶贫办公室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扶贫办公室还根据各级管理层职务的高低和贫困村的贫困程度,分别确定包村负责人,职务越高承包的贫困村贫困程度越深,承担的扶贫责任也就越大,扶贫难度也越高”。在振东帮扶的78个贫困村中,董事长李安平负责的秦光村是平顺县最偏远、最穷的贫困村。他多次爬山涉水,进村串户召开座谈会,访贫问寒,亲自给群众讲解中药材的经济效益,让农户明确种植中药材的好处,调动农户依靠自己实现增收的积极性。秦光村共有76贫困户,目前,全村共计种植柴胡、黄芩、党参等中药材500余亩,人均达到3亩,仅2018年就新增柴胡120亩、党参50亩。2018年底,秦光村出售柴胡20吨,总收入达到88万元,人均收入达到5333元,成为全县知名的中药材专业村。
本报记者跟随振东集团计财部的包村责任人,来到他们对接的东平村,包片负责人一声:“大爷,今天我们来帮您采收药材来了,咱们家今年种的药材生长情况怎么样?有什么问题可以告诉我,我们公司想办法帮您解决…。”亲切的问候,让老农大爷感到振东集团这不仅仅是扶贫,更让农民感受到了他们的关怀。10月末,正是党参采收的季节,在振东集团包村责任人对接的东平村,他们询问贫困农户的困难,讲解公司帮扶政策,帮助农户采收药材,并了解下一年的种植计划等。这是振东落实“包村到户”工作中的一个缩影。每年从开春到入冬期间,整个平顺县的山村里都能看到振东人忙碌的身影,春天种植、夏天除草、秋天采收,农闲时一到周末,大家又来到平顺给贫困户讲政策、培训技术、分享脱贫致富型案例,增强他们脱贫的信心,做“扶志”和“扶智”工作。
创新模式,让贫困户富“脑袋”富“口袋”
脱贫的标准(标志)是什么?是收入。帮助贫困户提高收入是扶贫工作的核心,不仅如此,还要帮助贫困户学会一技之长,让他们体会到通过自我劳动换来成果的乐趣,最终达到稳定脱贫。
振东集团刚在平顺开展产业扶贫工作时,难度非常大。难在推广,难在改变农户的传统观念。部分贫困户多年来受传统落后思想的影响,仅将目光放置于能够迅速带来直接收益的事务上,“等要靠”思想更是严重。而大部分中药材种植需要两三年才能采收,这让一些贫困户对种植中药材产生了抵触情绪,不愿意配合。
我们在采访中了解到,振东集团董事长李安平非常坚定地告诉记者,全体振东人:“不考虑利润,不能想着赚钱,首先要保证贫困户的利益,增加大家种植中药材的信心。”这是一诺千金的承诺,更是带领贫困户脱贫的决心。在不断的反思摸索中,振东积极创新模式,坚持目标导向,将风险转移,全力帮扶贫困户脱贫,最终制定了四种特色扶贫模式:
一、流转模式。将当地农户土地流转过来,向租户支付租金,农忙时再雇佣他们种植、采收,并付给其劳务费;
二、预付模式。给农户预付购买种子和化肥的费用,解决了农户的资金困难问题;
三、订单模式。与专业合作社签订保护价收购协议,即当市价高于保护价时,以市价收购;当市价低于保护价时,以保护价收购,避免让农户吃亏,消除他们的心理负担;
四、反承包模式。与贫困户签订劳动合同,将药田承包到户,季节性用工,让贫困户不仅有了日常收入,还有一份额外的增收。
在解决了农户的后顾之忧后,大家开始信任振东有能力通过中药材种植带领他们脱离贫困,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越来越高,种药的农户也越来越多,平顺县摇身一变,成为名副其实的“中药材王国”。
在平顺县振东集团中药材种植基地,一位农户老人告诉记者“我58岁了,也没有劳动能力,但是咱们振东来了以后,不仅给我租金、教我种植技术,还支付劳务费,每年的收入要比种玉米的收入多,对我的家庭帮助太大了。”正在农田采收党参的路家口村农户郭秋琴高兴地告诉记者。像郭秋琴大娘这样的例子在平顺处处可见,在振东集团中药材产业扶贫的带动下,2018年,平顺县中药材产值达到3.38亿元,同比增长42.25%,农民人均中药材收入达到3700元,同比增长110.22%,全县又有25个村、2724户、8952人实现脱贫。
打靶对准靶心才能命中,脱贫攻坚更是如此,只有做到精准扶贫,思路明确,才能做到不让任何一个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掉队。扶到了点上,扶到了根上,自然而然便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扶贫中,振东集团对一些脱贫意愿强烈,但缺乏文化知识和技术的贫困户定期组织培训,做好“扶智”工作;对一些劳动能力强且愿意种植中药材的贫困户进行重点指导,将其培养成为脱贫致富带头人;通过与农民聊生产、生活,来探究致贫原因,进而优化脱贫工作;定期进村入户摸底调查,宣传种植中药材,帮农户解答疑虑。
截止目前,振东在平顺已建成了50.34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和6万平米的仓储基地,形成集抚育种植、技术服务、粗精加工、推广销售于一体的中药材全产业链,接纳贫困户就业300余人,年人均纯收入增加1.2万元,间接带动2.5万人稳定增收。
此外,振东还创建了5000平米的中药材深加工基地,主要生产连翘茶、党参脯、黄芪粉、精制饮片等多种产品,通过产业链带动30余家上游小微企业发展,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和种植农户收入增加的双赢。通过企业投资,利用企业管理、技术、资本的优势,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带动了当地农村产业的发展,从而推动乡村振兴。
如今,中药材产业已经成为平顺县的支柱产业和贫困群众脱贫增收的主要渠道。同时,振东的中药材产业扶贫以平顺县为中心向周围市、县辐射,在黎城、壶关、潞城、左权、和顺、中阳、浑源、阳城、广灵等地也都种植了中药材,年人均收入增长930余元,给当地16000户农民带来了稳定的收入。
经过多年努力,振东集团的中药材产业扶贫工作取得了实质成效。2017年,全国产业扶贫现场会在平顺召开;2018年,振东中药材产业扶贫模式还入选国家扶贫十大案例。
振东集团的产业扶贫案例,充分说明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是一句口号,它是一分分努力、一片片真心、一滴滴汗水汇聚而成的胜利。2020年,我国将实现全线脱贫。
李安平表示,振东人家国情怀之“初心”永远不会变,无论什么时候,都会持续把中药材产业做精做强,持续帮助百姓增收,在新时代的步伐进程中,为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做出更多的贡献,把精准扶贫的杠杆切入点直接对准贫困群体。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