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年后 中俄老笔友视频“见面”圆梦
段春秀(左)与“柳霞”视频通话
段春秀至今保存着“柳霞”当年送她的纪念章
世界杯期间,一位俄罗斯老奶奶寻找中国笔友的消息,得到广泛传播。昨日北京青年报记者获悉,两位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笔友,在7月21日以视频形式“见面”了。视频结束后,中国老人段春秀变得更开朗,她的家人也因她们的纯洁友谊为之动容。段春秀大儿子王剑告诉北青报记者,他会通过自身努力,将这份情谊延续下去。
56年来的第一次“见面”
“谢谢你还记得我,我很想念你。”71岁的湘潭老人段春秀对着手机屏幕说。在屏幕那一头,是此前寻找中国笔友的俄罗斯老奶奶柳德米拉·米特里切娃·伊万娜夫娜(简称“柳霞”)。两位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笔友,终于以视频形式“见面”了,这也是段春秀拨打的第一个视频电话。
段春秀一头银色的干净短发,身着紫衫,向屏幕那头挥手问候。“你好,柳霞!”段春秀用中文说。尽管相隔5小时的时差,两位笔友仍难掩欣喜之情。视频那头的柳霞也挥手回应,用中文说出“段春秀,您好。”随后右手摘掉眼镜,擦拭眼泪,并回以笑容。
“谢谢你送给我的礼物,我一直还珍藏着。”段春秀的手微抖,展示着柳霞当年寄来的尖三角形纪念章。由于段春秀只记得“你好”、“谢谢”等简单词汇,她的初中同学李健群在一旁担当起段春秀的俄语翻译。通过翻译,两人交流了各自的家庭状况及个人情况。21分钟后,视频通话结束,两位笔友依依不舍地告别。
“见面”对中国老人的改变
在这个跨国视频通话之前,段春秀有七八年没下过楼了。老伴去世后,段春秀独居在老伴单位的老房子里。段春秀的家在顶层三楼,这个老房子的楼梯很陡,接近90度,每一个台阶将近30厘米高。因段春秀有长达十年左右的类风湿关节炎,只能在平地上行走。在家里,段春秀平时话不多,没有特别的娱乐爱好,跟外界也没有太多接触。因为常年关节痛、睡不好觉,她并不在床铺上睡觉。平时,她斜躺在一个竹躺椅上、搭着一条被子睡觉。每天早晨8时,在酒店值班的大儿子王剑结束收银工作,给段春秀送早饭、送午饭,照顾她的饮食起居。
但在段春秀与柳霞视频后,她的睡眠变好了,人也更加开朗了。王剑能清晰地感受到母亲的变化,“多年没下楼了,思想有些封闭,视频后我母亲有了截然不同的变化,慢慢走出了这种封闭的情况。” 王剑对北青报记者说。
李健群也感受到段春秀的变化。在视频翻译后,李健群曾记下感想,称段春秀的表现令人惊喜。在视频“见面”的当天,李健群等四个老同学提前到达了段春秀家,他一进门就看见段春秀安详地坐在竹躺椅上,神态自然,好像在盘算着与柳霞进行视频对话的程序。李健群走近段春秀跟前,问道:“老同学,认识我吧!”段春秀面带微笑。立刻答道:“李健群。”说完,李健群与老同学高兴得眉开眼笑。其中一个老同学立刻伸出大拇指,表示赞扬。随后,李建群又问段春秀,“‘你好’、‘很好’、‘再见’用俄语怎么说?”段春秀没想多久就说出了,而且一字不差。李健群不由得发出了惊叹。
尘封56年的跨国友情
56年前,还扎着双麻花小辫的段春秀与俄罗斯中学生柳霞成为笔友。两人用俄语交流,分享着各自的学习生活,建立起一段异国友情。柳霞给段春秀写过三封信,段春秀给柳霞回过两封信。除了信件,段春秀还给柳霞附送了西湖的明信片、1959年的1分钱硬币及段春秀本人照片。后来,两人的联系中断。据王剑回忆,段春秀将两人的“信物”保留在老式相册中,但因年代久远,信件损坏,只留下了纪念章。
56年后,世界杯期间,居住在俄罗斯萨兰斯克的柳霞得知对门租住着来自中国的记者,便敲开了对面的门,委托他帮助寻找她的中国笔友。此时的柳霞还保留着段春秀的两封回信与小礼物,她想知道段春秀是否还健在、过得如何。
7月7日,泛黄的书信及照片将二人的故事传播到网络中,被迅速传播。几番辗转之后,柳霞终于找到了段春秀,她留下自己的电子邮箱,交给段春秀的家人。而王剑也将自己的邮箱留给了柳霞。
7月13日,王剑手写了一封书信,托人寄给柳霞。王剑在信中亲切地呼唤这位俄罗斯老人为“柳霞妈妈”,感谢她对段春秀的惦念。但还未收到回信,王剑就得知可以通过手机视频与柳霞进行通话。王剑将这个好消息第一时间告诉了段春秀,传递着喜悦。“很传奇,我母亲没有想过,还能把笔友找回来。”王剑对北青报记者说。
对话
段春秀儿子:会将跨国情谊延续下去
在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王剑说了他们与柳霞建立联系之后的打算。王剑说,他会通过自身努力将这份情谊延续下去。
北青报:视频前您母亲的心情是怎样的?
王剑:视频前她有一点担心,因为记不得俄语单词,她也不想麻烦别人翻译。然后我就告诉她不用担心,而且她的初中同学人都很好,很热心地来给她支持。
北青报:您母亲话不多,她平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王剑:尽管身上有疾病,但她对现状很满足。今年4月,母亲的12个初中同学结伴来家中看望。这么多年没见,她一眼就认出了其中的7、8个人,叫出了名字。那些同学还给她400元慰问金,她就觉得,不该收。当天晚上她了打3个电话跟班长说要把钱退回去。
北青报:为什么在信中称呼俄罗斯老奶奶“柳霞妈妈”?
王剑:通过两三封信建立的友谊,这么多年了,隔这么长时间她还惦记着我母亲。她经过几次搬家,还保留着信件,没有遗失。她把这些信件当成是很珍贵的东西,我很感动,很亲切。那封信也是我手写的,我自己也好久没手写信了,很感慨。我写完就给我母亲看了。称呼“柳霞妈妈”也是对她和母亲友情的一种尊重。
北青报:家人是怎么看待这次寻找异国笔友的过程的?
王剑:都很感动,觉得这是很纯洁的友谊,没有任何利益、金钱上的东西。双方就是想看看对方是否还健在、过得怎么样,像是一种精神寄托。
北青报:未来有什么打算?会经常视频吗?
王剑:我们想每隔一段时间跟柳霞妈妈联系一下,聊聊中国的情况,分享各自的生活,加深一下联系。我会通过自身努力将这份情谊延续下去,有机会想去俄罗斯看望一下柳霞妈妈。
文/本报记者 杨凡 实习生 张夕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