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

货车拉客不能成监管盲区

字号+ 作者:史建磊 来源: 2018-07-19 09:16 我要评论( )

有关部门在对“货拉拉”出台措施强化监管,严肃严厉打击违法运营时,也要直面网约车减少而造成的运力紧张问题 总之,“货拉拉”司机因“载客比拉货划算”“不用装货卸货,跑起来也快”而喜欢载客,乘客却不能追赶打“货车”的另类时髦。

  货车拉客不能成监管盲区

  有关部门在对“货拉拉”出台措施强化监管,严肃严厉打击违法运营时,也要直面网约车减少而造成的运力紧张问题

  □ 何勇海

  连日来北京大雨,不少市民反映早晚高峰出行时,打出租车或网约车等待时间较长。其间有网友另辟蹊径,在一款提供运送货物名为“货拉拉”的APP上打货车。记者探访发现,确有一些“货拉拉”司机在载客接单。“货拉拉”载客的消息在网上引发争议(7月18日《北京青年报》)。

  “货拉拉”载客不只发生在北京。前一阵全国多地暴雨,不少网友在社交群、朋友圈吐槽打车难,并晒出预约“货拉拉”乘坐上班的截图,还附带了与司机的对话:“货呢?”“没货,我和女友就是货。”让人啼笑皆非。据说这一“神操作”还引发网友争相模仿,这一现象在受到关注的同时,有必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客车拉货、货车拉客,早就是法律明令禁止的违法行为。“货拉拉”载客无疑涉嫌违法运营。因为它们已变身为网约车性质,根据北京市对网约车的管理规定,开网约车的条件为“京人京车”——驾驶员须为北京户籍,取得北京核发的驾驶证;车辆应符合提供载客运输服务基本条件,经北京市公安部门年检合格,已购买营业性车辆的交强险、第三者责任险和乘客意外伤害险,具备北京市车辆号牌。而“货拉拉”的构成人员与车辆相对复杂。

  对“货拉拉”的监管,目前许多地方都比较滞后或者监管存在盲区。前不久,一家上海媒体的记者经过调查披露,在上海,“货拉拉”等网络货运平台对加入平台的司机资质审核形同虚设,记者使用他人行驶证居然能顺利过关;还有唆使非营运客车改成全拆座营运货车,大量社会车辆汇入平台……这种情况在其他地方应该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如此混乱的“货拉拉”再变成“人拉拉”,只会给监管造成更多不便。

  “货拉拉”载客也存在安全隐患,给乘客造成不必要的麻烦甚至伤害。车辆安全性能是根据不同车型、不同用途来设计生产的,在安全性能上,载人交通工具与拉货交通工具有着极大差异。比如货车除副驾驶座位可乘坐之外,其车厢内并未安装座椅,且缺少安全措施,载客的安全系数要小很多,若在货厢内拉人,很容易发生碰撞、摔伤。即使是面包车改装的货车,也往往把中间及后排座位拆掉,改造货厢,同样存在安全隐患。

  总之,“货拉拉”司机因“载客比拉货划算”“不用装货卸货,跑起来也快”而喜欢载客,乘客却不能追赶打“货车”的另类时髦。由于“货拉拉”运营混乱,平台管理相对不规范,监管存在盲区,乘客将“货拉拉”车辆当作网约车使用,一旦遭遇交通事故,或将陷入维权困境。

  将“货拉拉”车辆当网约车使用,乘客也有无奈,相同价格,谁愿意坐条件差的货车?“货拉拉”变“人拉拉”从一个侧面反映网约车更紧俏。有关部门在对“货拉拉”出台措施强化监管,严肃严厉打击违法运营时,也要直面网约车减少而造成的运力紧张问题。比如放宽网约车准入标准,增加网约车市场供应量,以缓解日益紧张的出行需求矛盾。当市民的出行刚需得不到有效满足,“货拉拉”也就有了载客的市场。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加强拆迁工作监管力度,确保依法推进良性发展

    加强拆迁工作监管力度,确保依法推进良性发展

    2024-03-27 21:47

  • 山东聊城:货车行驶不到一年左边驾驶室下沉

    山东聊城:货车行驶不到一年左边驾驶室下沉

    2021-06-05 21:01

  • 青岛一公司销售不合格医疗器械 监管部门执法遭质疑

    青岛一公司销售不合格医疗器械 监管部门执法遭质疑

    2021-04-12 16:55

  • 四川省国资委调研组高度肯定泸州市国资国企在线监管平台建设工作

    四川省国资委调研组高度肯定泸州市国资国企在线监管平台建设工作

    2021-01-19 15:32

网友点评
精彩导读
热门资讯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