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明星后援会宣传组成员谈应援集资:信任随时可能崩塌

字号+ 作者:史建磊 来源: 2018-07-19 09:16 我要评论( )

粉丝们因为对共同偶像的热爱组成“饭圈”,虽然是因为爱而自由松散地走到一起,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比如说现在有个投票活动,经纪公司一般会联系后援会或者“大粉”,告诉他们现在有一个活动需要粉丝给偶像投票。

  信任随时可能崩塌

  讲述人:某明星后援会宣传组成员程晓旭

  粉丝们因为对共同偶像的热爱组成“饭圈”,虽然是因为爱而自由松散地走到一起,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特别是随着追星应援日益复杂化,圈中粉丝等级森严,根据其投入的时间、金钱、贡献值可划分为“普通饭”“前线饭”“文案饭”等。

  而“饭圈”高层,通常是指明星后援站站长、贴吧吧主、粉丝团“粉头”等。他们拥有粉丝组织的一定决策权、经济权,通过各类应援活动稳固散粉、制造热点,维系粉丝团队高效有序运营。明星团队也经常和“饭圈”高层建立联系,使其为己所用。

  大粉丝和小粉丝之间并没有见过面、也不知道彼此的真实姓名。大家应援集资完全就是出于信任。有粉丝给某“大粉”打了1500元用于现场活动及见面会门票,对方承诺带签名照及其他福利,但打钱过去之后微博账号注销,“大粉”人间蒸发。因为只是在社交媒体上联系,没有真实姓名、没有认证信息,所以只能吃哑巴亏。

  但是,信任随时会崩塌。不少粉丝曾向我吐槽,对于“大粉”,眼熟的只是微博账号名,如果卷钱跑了,也只能自认倒霉。曾经追过某韩国组合的粉丝对我说,为了给自己偶像刷专辑销量,专门打钱给“大粉”,让他们去韩国买专辑,但专辑并不带回来,只是为了刷销量。

  正是由于经常有大规模的集资应援活动,“粉头”横空出世,成了粉丝圈中的重要角色,他们可以通过群、官方论坛、贴吧等发布信息,号召甚至煽动粉丝集资。

  “粉头”一般是后援会或偶像应援网站的负责人,也是日常集资款项的主要负责人。要组织一个完整的职业粉丝团,一个经验丰富、能力强的“粉头”起到关键作用。目前比较受争议的“粉头”,其实就是资质较老的粉丝。比如,在某个明星还没有大火或者还没有很多人认识他的时候,就有几百个粉丝喜欢他。这几百个人就可以成立后援会,等以后加入的粉丝越来越多时,最初的几百个人就会成为管理者,处理应援集资等工作。

  所以,近年来不少“粉头”开始利用偶像“反向圈钱”,形成自己的利益链条。早期的“粉头”会利用自己的明星资源,贩卖明星的航班信息,满足粉丝的接机愿望。还有一些“前线粉头”拍到明星照片后,拿到“饭圈”售卖,这种“代拍”市场很大,粉丝愿意为这种照片买单。也有“粉头”在集资售卖偶像周边、应援物资时从中赚取差价。

  粉丝集资来的钱交给后援由谁管理?我也曾经寻找过答案。

  对于这个问题,经纪公司内部的人给的回答是,如果经纪公司运营的好,后援会里会有明星公司自己的人。比如明星签的经纪公司,会派自己的工作人员进入后援会主持相关工作。

  那么,可能也有人会问刷票、刷榜行为是后援会自发的还是公司授权粉丝做的?

  比如说现在有个投票活动,经纪公司一般会联系后援会或者“大粉”,告诉他们现在有一个活动需要粉丝给偶像投票。“大粉”再把任务分给各个组,比如控评组、打投组,让各个组里的人去投票。

  我曾经和某选秀明星所在的经纪公司的工作人员聊过,他是在艺人宣传岗位工作。据他说,如果是流量艺人,经纪公司就不需要组织集资,粉丝后援会自己组织应援。粉丝自己会发到相应网站里,有些粉丝也会自己买营销号,并不会特意对公司说,但艺人的宣传经纪会每天在网上看,大家都心知肚明。

  对于新出来的艺人,公司或者艺人自己会跟粉丝私下联系,告诉粉丝“我们需要一个怎样的活动、怎样的应援”,话不会说的那么明白,但是粉丝都会懂。对于生日应援、集资这种活动,艺人或者公司是知情的。粉丝对经济公司也会提要求,要求自家艺人的影视资源、时尚资源、商务资源、数据排行等。

  此外,《偶像练习生》和《创造101》这两档节目走红,带火了一批粉丝平台,比如Owhat、摩点、好愿网等。粉丝集资平台分为主打“应援”的和主打“众筹”两种。

  主打“应援”的粉丝集资平台,提供各种应援商品,小到周边制作,大到地铁、大巴、机场的广告投放等,每种应援形式都被视为一件商品,此类平台盈利主要来源于差价。

  而主打“众筹”的粉丝集资平台,则以各种主题活动帮助粉丝筹集资金,此类平台则好比资金托管方,盈利模式主要靠众筹抽成。有粉丝称,每个众筹平台的抽成点不一样,有的是3%,有的低于3%。

  “粉头”“站姐”“黑粉”“职粉”“职黑”,成为粉丝产业链里最平常的存在。反黑站、应援站、官方站甚至艺人的非官方无授权的援助站也是微博上常见的粉丝组织。谁都想做“站姐”,因为可以垄断资源,还能与偶像经纪公司取得联系,甚至还可以开淘宝代卖偶像周边,这个产业兴旺发达得你都不敢想象。

  但当集资金额越来越庞大的时候,如何监管资金的使用就成为一个需要严肃注意的问题。长期以来,因为缺乏专门的监管渠道,这类集资行为一直处于灰色地带。

  本报记者 赵丽 整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为友筹创始人施亮讲述运用众筹的方式助力尼克.胡哲举办万人演讲

    为友筹创始人施亮讲述运用众筹的方式助力尼克.胡哲举办万人演讲

    2018-08-29 13:14

  • “粉丝集资”别成糊涂账

    “粉丝集资”别成糊涂账

    2018-08-12 10:52

  • 广西“侠义夫妇”为养女治病花光积蓄 爱心人士众筹40万

    广西“侠义夫妇”为养女治病花光积蓄 爱心人士众筹40万

    2018-07-31 08:57

  • 湖南搭建公益众筹平台关爱留守儿童暑期安全

    湖南搭建公益众筹平台关爱留守儿童暑期安全

    2018-07-20 10:22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