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

中国知识产权审判体制机制建设进展显著(图)

字号+ 作者:左盛丹 来源: 2018-07-09 20:50 我要评论( )

2014年底,北京、上海、广州知识产权法院相继设立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初步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知识产权专门化审判道路。

  青岛7月9日电 (记者 胡耀杰)第四次全国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会议9日在青岛举行。五年来,人民法院立足国家战略,加强制度设计,不断改革和完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体制机制,知识产权审判体系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陶凯元在会上讲话。 吕佼 摄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陶凯元在会上讲话。 吕佼 摄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陶凯元介绍说,中国知识产权法院体系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2014年底,北京、上海、广州知识产权法院相继设立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初步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知识产权专门化审判道路。

  陶凯元表示,中国知识产权专门化审判体系建设正不断深入。2017年以来,最高人民法院先后批准在南京等16个中心城市设立知识产权法庭,集中优势审判资源,跨区域管辖专利等技术类案件,审判专业程度进一步提升。

  陶凯元称,自2016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在全国法院推进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审判“三合一”工作的意见》以来,知识产权审判“三合一”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

  此外,知识产权审判中技术事实查明机制日益完善。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技术调查官选人工作和参与诉讼活动的指导意见,构建以技术调查官、专家辅助人、专家陪审员、技术鉴定人为主体的多元化技术事实查明机制,技术事实认定的中立性、客观性和科学性不断增强。

  2013年至2017年,全国法院新收知识产权各类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81.3万件,审结78.1万件。其中,新收各类知识产权一审案件从2013年的10万件持续上升到2017年的21.3万件,案件总量翻了一番,年均增速超过20%。

  过去五年,全国法院共审结各类知识产权一审案件68.3万件,年均增长19.4%。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年均结案率达94.24%。审结案件数量大幅上升,始终保持较高结案率。(完)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身家百亿女副院长前夫被判14年半

    身家百亿女副院长前夫被判14年半

    2021-12-11 10:14

  • 安徽一护士在副院长家楼顶死亡 曾为他堕胎

    安徽一护士在副院长家楼顶死亡 曾为他堕胎

    2020-11-16 16:24

  • 书法家杜嘉融担任《笔尖上的中国》书画院常务副院长

    书法家杜嘉融担任《笔尖上的中国》书画院常务副院长

    2020-10-20 14:09

  • 金牧粮草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知识产权“重点保护

    金牧粮草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知识产权“重点保护

    2020-05-26 13:12

网友点评
精彩导读
热门资讯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