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李光耀对爱情忠贞家庭生活成衡量政治人物标准

字号+ 作者:lobtom 来源:未知 2018-11-13 22:48 我要评论( )

核心提示:李光耀与柯玉芝一生的忠贞爱情成为了新加坡的典范。李光耀先生对新加坡所有的政治人物,这个家庭生活是一个衡量标准。哪一个政治人物你有婚外情,你出轨,这李光耀知

  核心提示:李光耀与柯玉芝一生的忠贞爱情成为了新加坡的典范。李光耀先生对新加坡所有的政治人物,这个家庭生活是一个衡量标准。哪一个政治人物你有婚外情,你出轨,这李光耀知道了,你不可能再有政治生命,你就终结

  核心提示:李光耀与柯玉芝一生的忠贞爱情成为了新加坡的典范。李光耀先生对新加坡所有的政治人物,这个家庭生活是一个衡量标准。哪一个政治人物你有婚外情,你出轨,这李光耀知道了,你不可能再有政治生命,你就终结了。

  王赓武:大概一般的人现在都可能忘了,新加坡建国的时候是非常的穷苦的,根本没有什么资源。

  杜平(主持人):2015年3月23日,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先生与世长辞。当时我也在新加坡,亲身感受到了新加坡人民对李光耀先生的爱戴、敬佩和不舍。一年之后,我们再次来到新加坡,眼前所见依然如故,没有任何的变化。包括比如说新加坡河,依然是静静地流淌。身后的大厦依然在表明新加坡还是具有活力的国际金融中心。但是在这所有的不变的表象之下,新加坡是否也在发生一些外人所不能够察觉的一些变化呢?特别是李光耀先生所留下来的政治遗产,对今天和明天的新加坡到底还会有多大的影响力。在未来5天时间里面,我们会逐步地向您介绍李光耀先生以及李光耀身后的新加坡。

  解说:2015年3月29日,新加坡下起了大雨,搭乘李光耀的灵柩炮车缓缓驶离国会大楼,前往国立大学葬礼现场。全长15.4公里的巡礼路线上,沿街站满冒雨送行的民众。

  郑永年(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李光耀先生去世,对新加坡整个国家是一个很大的,一个很大的事件。天下着大雨,50多万人,大家出来等在马路旁边,等着他的灵车经过。这个我想没有政府做任何的动员,大家一个自发的一个行动。

  民众:我想向李光耀先生致以最后的敬意,我也希望我的孩子们知道李光耀先生是谁。

  李显龙:由始至终,李先生最关心的就是新加坡的存亡。他把一生奉献给新加坡。

  解说:23名外国领袖和政府代表及15名李光耀多年好友,出席了国葬仪式。数百万新加坡民众,透过电视屏幕看到了一个时代的落幕。

  李慧玲(新加坡《联合早报》高级副总裁):大家就很仔细地自己去找他过去说过什么话,那些过去的那些录像,特别是在国葬的七天期间播出来,特别是他年轻的时候,无论是政治斗争的时候,或者是在争取新马独立,或者是跟马来西亚的关系闹僵的时候,或者是在整个建国的过程当中,讲的当时怎么激励新加坡人的那些话。很多画面突然间拼凑在一起,新加坡觉得,原来我们是这么走过来的。

  李光耀:每当我们回顾看我们签署协议,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的这一刻,那是痛苦的一刻。

  1965年,我们不被看好,说我们根本活不了,我们不能接受这一判决。我们决心要办到。

  我们只是一个小鸟,只有600平方公里大。如果松懈下来,我们不会跌在柔软的稻田里,而是掉落在钢筋水泥上。你将粉身碎骨就此完蛋。

  解说:1923年,李光耀出生在新加坡的一个普通民宅中,作为祖籍广东梅州的客家人后裔,父亲给他取了一个吉祥的名字,光耀。时年,积贫积弱的中国正处于军阀混战的高潮。而英国正在对包括新加坡在内的马来亚进行着殖民统治。因此祖父李云龙坚持让少年李光耀进入英校学习。6年,13岁的李光耀已优异成绩考入新加坡最好的中学莱佛士书院。

  王赓武(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董事会主席):从小的时候,他就对这个法政一些问题很感兴趣,从他这个教育背景跟他,我们所知道的他所看的书,他所关心的这些问题,可见他对这些问题老早就感兴趣。

  解说:莱佛士书院以英国殖民时期重要政治家新加坡首任总督斯坦福莱佛士命名,学校以英文授课,是新加坡最顶尖的中学之一。

  杜平:新加坡的教育是精英教育,那么莱佛士书院就是这个精英教育的代表之一。莱佛士书院是成立于一百多年之前,是当时的第一任总督英国人莱佛士所创建的,就像英国的英国公学那样。所以在过去几十年时间里面,它为新加坡培养了大批的人才,包括两位总理,一位是李光耀,另外一个就是吴作栋。而就在这个书院里面,李光耀认识了他的一身的挚爱柯玉芝。

  解说:在莱佛士书院李光耀结识了几位重要人物,还在念中学的李光耀并不知道这几位同学在他一生中扮演重要角色。莱佛士书院的应试教育让少年李光耀对西方法政产生了浓厚兴趣。中学时期的李光耀立下了当一名律师的志愿。

  王赓武:他主要是想做一个很好的律师,并没有说准备去参政的。参政这件事情是很特殊的。大概大家都知道新加坡当时殖民地根本没有参政的机会,大家也没有这个考虑。

  解说:1939年,16岁的李光耀以优异成绩从莱佛士书院毕业,为了更好地学习西方法律,李光耀参加了英国剑桥大学的入学考试,并以高分获得录取。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让李光耀的求学计划戛然而止。1941年,日军入侵马来半岛,一年后,英国殖民当局宣布投降,新加坡沦陷。

  王赓武:李光耀自己讲了,他这一生最重要的一个经验就是日本占领新加坡。所以虽然年轻,但是已经相当懂政治问题。那么那个过渡期我觉得对他的影响实在很大的。

  解说:1942年2月21日,日本开始在新加坡肃清抗日分子,并且把清查重点放在华人身上。数以万计的新加坡人被日军屠杀。在日军的清查之下,李光耀被一名叫高长古的人力车夫收留,躲避风头。在寄居的日子里,李光耀亲眼目睹了日军的残暴。

  李光耀:突然日本人就来了,他们非常残暴。我只是悄悄地从他日本兵身边经过。他叫做我回来,要我跪下,我就跪下了。然后他就抬起穿靴子的脚踹我。在华人中间,那时候我算是个子大的,所以他们说到那边去,我说,我忘记拿我的衣服了,我感觉不太好。那他让我回去拿,我在里面躲了两天,我是幸运的,我是幸运的。那些上了卡车的人被带到海边,射杀了。我本该是其中一个。

  解说:占领新加坡之后,日本将新加坡改名昭南特别市,在当地推动殖民化教育,英语出色的李光耀知道,自己熟练的英语已经没有价值。被迫进入日校学习日语。

  陈加昌(新加坡资深媒体人):当时因为日本战略不久就开课了,开课那么日本是很注重教育,所谓教育是殖民化教育,派了很多好的教师过来,师范什么都来。新加坡去念书的人,个个都想去念。

  解说:经过三个多月日语的速成班的学习,李光耀掌握了基本的日语会话。为了谋生李光耀放弃了学业,他看到日本《昭南新闻》上刊登了一则招聘广告,于是便主动前往应聘。

  陈加昌:因为他英文好,比他整个组织里面,广播组织里面好,他就请他去做什么,去做填写员,好像填充这样的,那个时候听那个摩斯密码,滴滴滴滴那种,有些跳字不清的时候,他就从字里面猜出来,bak就是back还是什么东西,他就填那个c,把整个句字看通不通,通就是这样。所以日本人就请他来做这个通讯社的工作。

  解说:日本占领的这段经历对李光耀影响深远,这段艰苦的时光也逐步坚定了李光耀加入政坛的信念。

  杜平:我身后的这座纪念碑是位于新加坡市中心的二战胜利纪念碑。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新加坡也带来了很大的创伤,同时在青年李光耀的心目当中,留下了非常深刻的记忆。是也为他后来的从政,包括他的政治信念,政治理想,政治意志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解说:1945年8月15日,随着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新加坡随之得到了解放。虽然英军的到来受到了人民的欢迎。但时年23岁的李光耀敏锐地观察到在新加坡人民的眼里英国人的威信已大不如前。

  王赓武:他一方面他到这个西方这个势力已经受了很大的打击,这种帝国主义的那种威权基本上失去了。大家完全否定帝国主义,那么但是帝国主义过了之后是怎么回事,从殖民地改成为新建的民主国家,是怎么回事?这个过渡期到底怎么样去应付去?是很值得考虑的。

  解说:二战中新加坡的沦陷,让李光耀开始相信,要靠自己的力量保卫这片土地,他决心继续战前的愿望,重新前往英国深造法律,但战争让李光耀耽误了六年的时间,也给他的留学之路增加了巨大的困难。赴英的学费和生活费成为横贯在他和家人面前的一道难题。

  陈加昌:有一天李光耀的爸爸垂头丧气的,他们很老朋友,经常替他买油的,也不是买一两部车的,整个车队就问他,何事这样忧愁。他说我孩子现在要上大学了,负担是相当重了。因为有几个孩子,那么做这个油公司也不是说可以赚到很多薪水。这位先生就义不容辞、见义勇为,没有问题。

  解说:解决了学费问题,李光耀得以前往英国留学,然后李光耀母亲担心儿子会娶一个英国妻子回来。于是在他动身之前,母亲先后给他介绍了多位门当户对的女性。但始终无法引起李光耀的兴趣。最终李光耀将自己对柯玉芝的好感告诉了母亲,并得到了母亲的祝福。

  郑永年:你看中国人所说的伟大的男人背后是吧?必须有一个伟大的女人。我想,他们李光耀夫妇就是这样一个典范。

  解说:1946年9月16日,在李光耀23岁生日那天他登上了去英国留学的客轮。虽然手握十多年前剑桥高级文凭考试的优秀成绩单,但在初早伦敦时,他并没有找到机会直接入读剑桥。直到1947年,在一位剑桥大学学监的极力推荐下,李光耀如愿以偿转入剑桥大学学习。在剑桥大学学习期间李光耀对自己华人的身份产生了重新认识。

  王赓武:因为他自己就考虑到他自己是新加坡人,在东南亚已经好几代了,他家里好几代的,对中国是没有什么了解。但是从这个身份来讲,一般都认为是华侨还是中国人,另外又是殖民地的一个属民,这个地位根本没有什么意思了。

  解说:为了重获身份认同,李光耀废止了自己的英文名Harry,并将自己的英文名改成华语拼音。而在课余时间,李光耀结识了一批思想活跃的马来亚留学生。并成为了当时风极一时的“马来亚论坛”成员。他逐渐怀疑英国人能否以新马人民的利益来治理这两个地区,英国人更关心的只是如何输出马来亚的树胶和锡。在论坛上李光耀第一次萌发了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的思想。

  王赓武:他到英国去念书的时候,就注意到他所参与的这些,参加的这些活动,特别对这个马来亚独立的问题,新加坡的前途的问题特别关心。

  解说:1947年,柯玉芝获英国格顿学院录取,8月底,她从新加坡登上了一艘运兵船前往英国与李光耀会合。10月初,这艘船终于抵达利物浦。这是李光耀两人分别一整年后的再次相见。

  柯玉芝:爱情这回事,不能解释。他充满自信,很开朗。他以前是个英俊的小伙子。

  柯玉芝:我发现李光耀跟之前不一样了,以前他是一个开朗乐观的人,而且能尽情享受人生的乐趣,可到英国求学后,他似乎变成了一个强烈的反英分子。心中萌生了要铲除英国对新马殖民统治的观念。

  解说:1947年12月的圣诞假期,李光耀和柯玉芝决定在英国悄悄结婚。他们来到伦敦,李光耀在摄政街买了一枚白金戒指送给了柯玉芝。接着两人在特拉特福注册结婚。由此,他们开始了一生的陪伴。婚后,柯玉芝承担起了家庭的几乎全部责任。

  郑永年:她不干预政治,但并不是她没有政治想法。她也是非常,受过高等教育的,很聪明的一个人。甚至他们说,他们的语言,她的文笔功能要比李光耀好,所以一般李光耀的好多讲稿她都要修改。另外她还有想法,她有些想法通过什么样的一个途径传达给李光耀。但是呢又不是去直接地干预这个一些政治。

  解说:1949年6月,李光耀和柯玉芝以一等成绩获取了学位。一年后,他们回到新加坡举办正式婚礼,共同决定为新加坡人民权利而奋斗。而在随后李光耀从政的日子里,柯玉芝一直在幕后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郑永年:所以我觉得她还是一种政治上的提供一种政治上的润滑剂了。有的时候,他也是要有情绪,有的时候也有判断问题,有些细节问题上,那么他的夫人也是扮演了很大的,很好的作用。

  解说:2010年10月2日,李光耀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先一步走了,在柯玉芝的葬礼上,李光耀走向爱妻的灵柩旁,在献上一朵玫瑰之后,李光耀轻抚陪伴他一生的挚爱柯玉芝脸颊之后,向她吻别。

  许振义(原新加坡驻上海领事馆商贸代表):一个老人家,那时候已经八十多岁老人家,对另外一个,比他好像年长一两岁的另外一个老妇人,做出这样一个举动。你就觉得是,可能是一个男人,作为丈夫能做到一个很高的境界。

  解说:李光耀与柯玉芝一生的忠贞爱情成为了新加坡的典范。而这一传统在李光耀长子现任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身上仍然得以体现。2016年情人节,李显龙在社交媒体上上传了一与夫人的合影,获得众多网友点赞。对爱情的忠贞,也成为了李光耀和李显龙甄选政治人物的标准。

  主持人:新加坡会议发言人迈克柏默宣布辞去在人民行动党的职务。

  主持人:武吉巴督单选区国会议员王金发因为个人理由,今天辞去了国会议员的职务。

  郑永年:李光耀先生对新加坡所有的政治人物,这个家庭生活是一个衡量标准。哪一个政治人物你有婚外情,你出轨,这李光耀知道了,你不可能再有政治生命,你就终结了。一旦有这样的事情,你自己乖乖地离开。这个呢,我是觉得跟李光耀先生,我想,我自己想可能他夫妻之间的这个感情有关系。

  解说:1950年,从英国回到新加坡的李光耀夫妇开始新的生活,李光耀凭借自己的优秀的英文,和出色的辩论能力,成为了新加坡一个颇有名气的律师。而为华人发声,成为了李光耀工作中的重点。1952年,一场轰轰烈烈的邮差罢工事件席卷了新加坡。

  陈加昌:是邮电工友联合会跟政府之间的有劳资纠纷,他刚刚从伦敦念书回来就受聘为工会里的这个法律顾问,他就替工会里出头跟政府交涉。

  解说: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李光耀所代表的底层民众与殖民当局的谈判取得了艰难的胜利。一时间,消息传遍了新加坡,人民为之而振奋,当时担任记者的陈加昌对此记忆深刻。

  陈加昌:那我们采访就是说,很多很长就跟着他,每天采访,开完会之后跟着他,追在他后头,他跑得很快,个子很大。走了差不多一英里半的路程,到他公司去。到他公司里面去不晓得他很大个,满身都要出汗。他就进去了以后,在他办公室里面左边的抽屉,第二个,我记得很清楚,打开来,就是一瓶汉尼根。

  陈加昌:啤酒,温的,他不喝冷的,他就在那喝,有跟你们讲,讲了以后那么念给你们听,讲了就完了,他声明就完了。这是他第一次出来,那个他做得很成功。

  解说:李光耀代表新加坡罢工邮差与政府的成功谈判而声名大噪。在工会中,李光耀建立了广泛的群众基础,也正因为这次谈判,李光耀第一次意识到了新加坡民众的力量,由此萌发了在新加坡建立政党的愿望。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知风:谈“空气”美国人不一定是强项

    知风:谈“空气”美国人不一定是强项

    2018-11-13 22:48

  • 蔡英文多几根白头发有什么大惊小怪?

    蔡英文多几根白头发有什么大惊小怪?

    2018-11-13 22:47

  • 性窒息游戏是什么意思图?有人误信被掐脖子有快感被杀

    性窒息游戏是什么意思图?有人误信被掐脖子有快感被杀

    2018-11-13 22:47

  • 亚洲足坛政治斗争风云又起——沙特人阴谋被扼杀萨尔曼扫清连任亚

    亚洲足坛政治斗争风云又起——沙特人阴谋被扼杀萨尔曼扫清连任亚

    2018-11-12 11:12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