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较2015年增加了886万人,几乎不到4秒就有一位人士进入到60岁以上的阶段”。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保险学会会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副部长胡晓义近日在接受采访时做出这样的表述。
当前,全国和北京等大城市均进入急速老龄化阶段,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截止2016年底,中国60周岁及以上老龄人口达到2.3086亿,占总人口比例16.7%。有关部门预测,老龄人口到2020年将达到2.55亿,到2035年将跃升到4.18亿,届时老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将提升到29%。而到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将达到4.8亿,接近全球老年人口的四分之一,届时老年抚养比将由目前的2.8∶1达到1.3∶1。
北京也真的要成为“老北京”了。截至2016年底,北京全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313.3万,占总人口的23.4%,每5人中就有一位老年人,老龄化程度居全国第二位。官方预计,到2020年北京常驻老年人口将超过400万人,2030年北京将达到重度老龄化,户籍老年人口占比将超过30%。
人口快速老龄化,以及带来的一系列养老难题,成为中国和北京等大城市必须应对的艰巨挑战。而在快速老龄化进程中,如何引导社会各阶层,尤其是青少年群体传承孝亲敬老传统文化,也是一个重要的养老议题。
在全国老龄办统一布置下,北京市老龄办组织市属十六区县老龄办,向全国老龄办推荐“全国敬老文明号”,“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以及“老有所为先进典型人物”;经过严谨的事实调查和逐级审核,31名先进典型人物和机构于近期产生。北京市老龄办组织了平均年龄超过60岁的20位老摄影艺术家,历时三月,为每一位先进典型人物和机构精心拍摄制作了总计31组(450幅)图片故事。
用摄影艺术和图片故事的形式,讲好敬老爱老助老故事,讲好老有所为故事,讲好体现北京精神的故事,讲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故事,这在养老事业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传播方面是一次创新举动。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