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昌冬奥结束后,还来不及喘息,俄就进入到100天倒计时了。最近,有不少品牌已经公布了签约的世界杯营销资源,还有不少正在寻找合适的资源签约,知名球员、世界杯夺冠热门,或者央视还没被签约的广告位置。
光我就收到了一些客户的采购需求。对了,各位如果有相关需求也可以反馈给我,一线资源方面基本都迅速触达。
媒体平台也秀起了肌肉。前阵子,网易新闻刚刚签下兵强马壮的德法两队。今天,腾讯公布了所其世界杯计划。
我注意到,其中一项是,腾讯体育会在世界杯前夕推出“超级企鹅足球名人赛”。目前公布的参赛阵容中,包括艺人鹿晗,退役球员普约尔、古蒂、内斯塔等,以及2002年曾出战世界杯的中国足球名宿等。
我觉得这并不值得大夸特夸。想想腾讯请了那么多少艺人明星来当球员,成本必然不低。
以腾讯的平台影响力,投入的资源和资金,再算上这些明星的号召力,一个两万人的篮球馆,填不满才是失败。
去年年底,不止一位朋友告诉我,2018年国际冠军杯中国赛被取消了。官方说法是今年是世界杯年,在欧洲豪门效力的球员们太过繁忙。
这太正常了,世界杯年肯定是足球商业赛的小年,品牌客户的注意力和预算都瞄准了世界杯。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商业赛的竞赛价值太低。比赛没有任何竞争可言。来华的球队,主力球员基本是例行公事,出工不出力,踢半小时就匆匆被换下。一是连续长途出差,舟车劳顿;二是赛季前需要储备体能,保持健康和状态。一旦受伤,损失惨重,谁来负责。
竞技体育终归还是要争胜的。竞赛价值决定观赏价值和商业价值。大量中国市场的足球商业赛,毫无竞赛价值,谈何商业价值。再加上中国体育文化本来就薄弱,付费习惯迟迟未广泛形成,最终就导致版权不仅卖不出去,还要花钱上央视;上座很大一部分靠赠票。
这么多年,最成功的就是在鸟巢举办的两届意大利超级杯,真正通过C端票房赚到了不少银子。可那是意甲冠军和意大利杯冠军真刀真枪竞争冠军荣誉的比赛,跟其他热身赛性质的商业赛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而且,当时的意大利职业足球正处在日落西山前的帝国余晖当中。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