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球、停球、过人、接球……连日来,禅城区举办2018年中小学生校园足球联赛激烈上演中。10月26日上午,禅城区2018年中小学生校园足球联赛来到镇安小学,小球员们在足球场上开始了又一轮竞训。
本次赛事由区教育局、区文化体育局主办,区足球协会承办,共来自全区各中小学的34支代表队、552名运动员参加角逐。
本次联赛分为小学男、女子组及初中男、女子组四个组别。比赛采取单循环赛制,胜一场得3分,平局点球决胜负,点球胜得2分,点球负得1分,负一场得0分。
近两个月的时间,共进行97场比赛。参赛队均为2018年禅城区中小学生足球锦标赛的获奖队伍。相比往年,今年的联赛在参赛资格和计分方式上,有了很大的改革和突破。参赛资格由上半年区中小学生足球锦标赛的获奖队伍获得;总评比计分方式为上半年锦标赛名次和下半年联赛名次的综合积分排名。
这一改革大大带动了学校开展校园足球运动的积极性,令学校更意识到校园足球长期开展的重要性。
梁明朗和张鸿杰是同班同学,他们班43个人,起码有10人是校足球队的。“放学后,我们一般会在操场踢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球。”梁明朗说。
“压力承受力更强了,自信心更足了。”梁明朗表示“真心喜欢足球”,希望以后有机会当专业的足球运动员。张鸿杰则说,会把足球当成一种爱好,他从六七岁开始,就不爱看动画片了,但电视里的足球赛事,基本都不会放过。
很多家长担心,孩子把心思放在足球上,会对学习拖后腿。梁明朗并不以为然,“教练常常跟我们说,踢足球就是用脑子。”梁明朗和张鸿杰的学习成绩在班上都是中上水平,而此前加盟葡萄牙科特迪瓦足球俱乐部的梁锦辉,则是个学霸。
禅城区教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禅城区从2012年起,率先在佛山市推行以“快乐足球”为主题的大课间活动。目前,全区100所中小学中,已有71所被认定为各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其中,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校22所,省、市级校园足球特色校30所,区级校园足球传统项目学校19所。各特色学校相继成立了校园足球队,从时间保障、课程保障、教材保障、安全保障、制度保障入手,围绕环境文化、球队文化、课程文化、活动文化等方面,积极打造特色足球文化,营造全员参与、全面育人的足球文化。“我们要求学校每班每周至少保证有一节足球课。”该负责人说。
在刚结束的佛山市中小学生校园足球联赛中,华材职业技术学校荣获中职组男子冠军,镇安小学、上元小学分别荣获小学组男、女子冠军,佛山二中、佛山三中分别荣获高中组男、女子亚军,惠景中学荣获初中组男子亚军,佛山市第十三小学荣获小学组男子季军。佛山市第十三小学廖九州同学入选2018年广东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最佳阵容,华材职业技术学校、佛山二中男子足球队代表佛山市参加2018年广东省“省长杯”足球联赛全省总决赛。
近年来,禅城坚持把校园足球工作作为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板块。各中小学将足球文化、足球技能、足球训练纳入常规教学,让学生在足球运动中强身健体,磨炼意志,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顽强拼搏的精神。
校园足球联赛的举办,旨在充分发挥足球育人功能,培育健康足球文化,弘扬阳光向上的体育精神,集中展示校园足球运动成果,展现青少年足球运动员风采,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全面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在足球经费的投入上,禅城区仅2015~2016年用于新建和改造学校足球及其他体育场地设施就投入了近4000万元;每年用于省、市、区级足球比赛经费达40万元以上;用于网点校购买体育器材及教师补贴60万元以上。
禅城区足协秘书长杨志文认为,禅城区的校园足球开展了很多年,水平处于佛山市领先状态,各类竞赛的参赛学校数量不断增长,校园里有了相对浓厚的足球氛围。
据了解,近几年来,禅城区共向广东省足球一队、二队和俱乐部输送14名队员。其中刘子恒、蔡泳淇、庞嘉俊、梁伟棚、黄冠斌、梁锦辉和梁宪同学现已上送国少队和国青队,饶斌同学现留学西班牙,张溢聪同学留学英国,梁锦辉加盟葡萄牙科瓦彼达迪足球俱乐部。
禅城区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长期坚持“教体结合”,致力抓好足球业余训练队伍工作,大力探索和组织镇、区级竞赛形式,积极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类足球竞赛,人才辈出,硕果累累。
转载请注明出处。